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悦 《江苏教育》2023,(38):47-48
<正>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国家层面强化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珍爱生命”列入其中。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既是解决其成长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命教育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中小学各项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应当强调生命安全的优先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生命安全教育往往被泛化为校园安全教育,只抓住了“安全”却没有突出“生命”,不能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和价值。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可以作为一个媒介,将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导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敬畏生命才能守护安全;加强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正确认识,可以强化初中生生命安全意识,提高他们自救自护能力,进而获得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理论基石、中国古代生命伦理的文化渊源和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实要求,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基本遵循,设置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学习主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侧重于从心理健康、健康行为及法治教育等方面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既要把握学段特点,又要放眼全程成长;既要坚持说理教育,又要强化具身体验;既要彰显学科本质,又要促进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4.
在任何时代,对于任何人群来说,健康成长和确保人身安全关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青年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从生命共同体视角对其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关乎国家进步和民族未来。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新时代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功能,然后针对教育瓶颈进行解读和分析,最后多层面给出可供选择的生命安全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秋萍 《宁夏教育》2014,(12):10-12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融入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生命,同时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能够有效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根本在于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确保生命安全,教会学生掌握防灾避险的知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是高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体验式生命教育旨在对生命进行感受和体验的同时唤醒大学生对生命的珍重与热爱,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告诉我们,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学要"一切为了学生"。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要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期,教师要借助学科教学力量推出生命教育内容,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帮助.教材内容发掘、生活认知对接、实践活动组织、读写训练延伸,都能够渗透一些生命教育内容,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人格思想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小学生自杀以及安全意识薄弱等导致不珍惜生命的现象在不断的增多,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采取科学的生命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我国生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肖川先生曾有言:"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可见,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生的幸福,而过程则是生命的幸福成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幸福成长,这应当成为现今小学德育工作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一、正确认识生命教育与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在江苏东台这座小城,有一所百年老校——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东台实小人始终秉承"让每朵生命之花悠然绽放"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东台市中小学率先设置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并结出丰硕的果实。一、全员参与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  相似文献   

12.
生命安全是中小学各项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实中的生命安全教育不是被泛化为生命教育就是被泛化为安全教育.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学校应将生命安全教育置于教育的首位,强调生命安全的优先性,明确告诉学生生命比财产、尊严等更重要.生命安全教育要强调次序性原则:一是无损他人的生命安全;二是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三是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应采取如下措施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贯彻"生命第一"的教育观;采用具体方法使生命安全观念深入学生内心;教给学生保护生命安全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成长通过教师对生命个体的关爱、引导、教育,才得以实现。在生命教育理念下探究初中语文作文点评的有效方式,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践行。  相似文献   

14.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学生头脑。文章以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为核心,聚焦家校协同视域下小学低段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究,以五线并进,立体架构内容;五位一体,健全联动机制;五彩争章,完善评估系统,合力推进家校协同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健康观、安全观,培养学生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杜甫诗歌是中学语文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杜甫诗歌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引发学生关于生命的认识和思考,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本文结合杜甫诗歌教学实际情况,对其中蕴含的生命教育进行了分析,探索生命教育的组织实施办法加以,旨在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促进杜甫诗歌教学的优化,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2011年年初,鹤壁市教育局在科学总结分析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依据课改理念,从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出发,提出了打造高效、生态化的生命课堂,致力构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体系。如今,这项改革已经走过两年多的时间,效果究竟如何呢?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生命课堂,改变了普通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什么是生命课堂?"生命课堂的  相似文献   

17.
杨洁 《西部素质教育》2019,(23):I0001-I000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在成长之中,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学校、政府和全社会的精心呵护。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任务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是教育战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本期阐述了安全教育实施必要性及安全教育开展举措,下一期将进行安全教育成果展示。  相似文献   

18.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根本需求是生命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校园里成长,在成长中发展素养,在发展中走向成才一一基础教育需要为高质量的生命成长保驾护航。动静相宜、开放多元的校园,为学生成长打下基础学生的成长扎根于高品质的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周而复始还是创意无限,是封闭空间还是向世界打开。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社会,各种安全事故频发,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本次生命教育专题课就是针对现在学生们生命安全意识淡漠、救生与求生技能不够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20.
幼儿是祖国刚刚萌芽的花朵,他们需要呵护才能茁壮成长。特别是在新课改后,教育局和幼儿园就格外重视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因此,怎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就成了幼儿教育中久居不下的热点。生命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相关教育部门要求幼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其他领域。就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建立做出探讨分析,以期为以后的幼儿生命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