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健 《上海教育》2007,(5B):49-50
在办学实践中,校长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办出学校的特色。在学校特色创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哪所学校拥有某个方面的特色教师,这所学校就会在校长的重视下,在这一特色教师的作用下,逐步形成这方面的办学特色。我区的山阳中学,有了吴永祥这样一位痴心于艺术的特色教师,使学校成了全国知名的艺术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2.
卢起升 《上海教育》2007,(5B):54-55
每一所学校都应有体现其个性特征的办学特色,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形成是学校文化显性化的过程,需要校长与全体教师潜心研究、达成共识;持之以恒、累积规范;不断完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呼唤教育改革,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创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亲身经历素质教育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好学校都各具特点,而要办出特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特色反映着学校教育者超常的智慧、胆识和力量。洪都中学是一所现代化教育特色非常突出的学校,学校领导班子认为,一所合格的学校必须符合“规范 特色”的要求,因为在现代化教育的进程中必须抢占制高点,  相似文献   

4.
每一群体都有其独特性,不根据自己文化传统和资源状况去扬长补短,根本无法生存。一所学校如不根据自己的校情去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总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就会失去自己固有的优势,丢掉最宝贵的东西,也就谈不到超越发展。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重点校、示范校,但一定是一所成功的、有生命力的学校。社会需要多类型、多层次、多风格的学校,就像生活中从来不是单调的一种颜色,五颜六色才是常态。学校办有特色,才能在教育的整体布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理解“办学特色”?教育研究成果认为:办学特色是指…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很多时候所谈的特色,动不了主体。只是在旁枝上,画个脚,添个尾巴,这不是真正的个性和特色。真正的特色能够影响办学思想,并进而改变一所学校的气质。  相似文献   

6.
教育微博圈     
《教育》2012,(12):9
@李镇西:特色不是标签,特色不是口红,特色不是时装。所谓"特色立校",顾名思义,就是有特色学校才"立"得起来,没特色就没学校。真的吗?我看不然。一所学校办得好,特色是标志之一,但非唯一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正经常有人问我:"请问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是怎样一所学校?你们学校的文化理念是什么?"我总是做如下回答——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是一所不刻意追求特色也不着力打造品牌的学校。不是不要特色,而是不"刻意追求"特色;不是不要品牌,而是不"着力打造"品牌。我认为,特色也好,品牌也好,都是学校发展的水到渠成,教育实践的瓜熟蒂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任何急功近利的"刻意"与"着力",都可能导致"假特色"和"伪品牌"。我还认为,一所学校有特色、有品牌固然很好,但如果  相似文献   

8.
学校特色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特色化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欧美等国学校特色化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充分说明学校的特色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一、学校特色化的概念界定学校特色所谓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学校相对于其他部门本身固有的,区别于其他部门的特殊属性;从狭义上讲,“学校特色”或叫“有特色的学校”指的是学校内部某个层面、部分或要素中所具有的个性特点。本文所说的学校特色,强调的是其有价值的特色。特色学校所谓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  相似文献   

9.
刘丽双 《天津教育》2014,(23):18-19
一、对学校特色的思考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内在特质和个性标志,是一所学校的效益和品位所在。学校的使命是深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办学,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益。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的改革切入点,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学校的特色活动、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等都要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服务,并内化到每一位师生的气质中,外化到行为中,逐步深化为一种文化力,这才是一所学校真正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基础教育需要均衡发展,但是均衡绝不是平均化,而是在均衡的基础上,每所学校要办有特色。这样的教育才能生动活泼,这样的学校在发展中才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达到优质的均衡发展。那么,什么是学校的特色呢?我觉得一所学校的特色必须具有“五性”。  相似文献   

11.
免费的早餐     
张凯 《今日教育》2012,(5):43-43
李校长所在学校是一所半寄宿制学校,学生们是需要上早读的,因此,也就要求班主任老师们在6:00之前到学校盯早读。可是,一段时间下来,班主任老师们不是请假就是迟到,很少能主动按时到校看管学生,搞得整个早读不是一楼的某个教室里乱哄哄,就是三楼的某个班级静不下来。为了了解具体情况,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李校长决定亲自值班一周。每天早起6:00之前,他准时到校,开始巡查各班早读情况。在巡查的过程中,他发现盯早读的班  相似文献   

12.
陈香 《成才之路》2010,(35):I0017-I0017
“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是规模也不是层次.而是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只有质量高、特色强的学校才能取得持久的办学效益。”师范教育不仅是高师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学校自我宣传、自我标榜的冲动很强,弄了几个德育活动,就大肆宣传形成了所谓的德育特色。更有甚者,将自己开展的德育活动包装成所谓的"德育品牌",藉此扬名。"德育特色"能否成立?在我看来,你有而别人没有才能称为特色,也就是说特色应该是一件事物所独有的特性。以此标准来衡量,德育是无法称特色的,因为德育是所有学校都必须开展的工作,不存在你有而别人没有的可能。好像没听说某个学校自我标榜"智育特色",道理也在于智育是每所学校都要开展的工作。德育确有做得好、一般  相似文献   

14.
<正>理想的心育不是某个地区有几所心育特色学校,而是心育成为每所学校的特色,心育融合在学校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心育无痕,处处心育",对学校心育的考查有三个方面的考量指标。学生自信地学。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习是学生的使命,学习过程是群体互动的体验过程,是生命成长的历程。学校要有一套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学习信心,使学生体验学习快乐的评价体系。教师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特色的重要性,它是凝聚学校内涵的文化张力,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积淀形成的学校办学的内在倾向和个性特征。学校特色不可能横空出世,更不是应景之作,它是贯穿学校  相似文献   

16.
G过来人心经     
高三那一年,我们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一场试,但那场考试的结束却不是高三的结束。因为考试后,我们还要面对志愿的填报,依据成绩,我们要把自己安排到某个地方的某个学校攻读某个专业朝某个职业定位,要在人生路上迈出不同寻常的一步,要在生活的画卷上涂出与众不同的色彩,真的是很不容易!但是毕竟经历过了,而那种恐慌、焦急、忐忑、轻松、喜悦,时阴时晴,时起时伏的心情也就成了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17.
康丽 《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57-158
学校特色如何确定?特色的发展如何为学生的健康奠基?这是当前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面对的首要问题。我认为,一所学校特色的确定要经过研究与商榷,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是某一人的想法,也不是心血来潮。光明路小学就是立足学校实际,把学校特色与办学理念有机结合,教育教学都以"武魂"特色为出发点展开研究,相辅相成。经过了七年的探索与研究,光明路小学的"武魂"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始终在实践着一点,那就是:为学生的终生健康奠基。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精神底子.创建特色学校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没有文化的特色学校.等于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学校特色的确立和建设,要依据三个原则:一是学校特色要来自于学校历史的积淀.而不是领导者的头脑发热:二是学校特色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赶时髦贴标签三是学校特色要个性鲜明、表现集中,而不是泛特色、伪特色。  相似文献   

19.
卢起升 《上海教育》2008,(24):47-48
每一所学校都应有其个性化的办学特色,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学校文化显性化的过程。显性化过程包括提炼、持续和形成规范(形成课程)等环节,只有在学校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和提炼的办学特色,才能持续并形成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课程,成为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的源泉,不然,办学特色只能成为一句口号或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经过成年累月的摸爬滚打,关于数学科的高考备考复习的许多做法(如分几轮进行复习等)已不是某个学校的备考经验、某个教师秘密武器,而更多是一种共识.但并不是知道了怎样备考就能够把“考”备得好、学生就考得好.在备考的后阶段,“测试-评讲-内化”循环的备考模式是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做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