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是一个崇信佛教的民族,藏族佛教在历史的演变与进程中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教派,而这些教派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很大一方面会寻求一个政权的庇护。格鲁派在它的发展初期为了打击反对它的一些教派及政权时,选择了蒙古和硕特部为依靠,在藏族历史上奠定了它的地位。而同时和硕特部得到了它相应的权力,成为统治西藏的执行者,统治西藏长达75年之久,对藏族与蒙古族间的文化、宗教、经济间的关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蒙藏间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契丹作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都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人口数量不多,散居在偏僻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而能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统治中国北方200多年,确实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但契丹之所以能建立这么长久的统治,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契丹有着一套特殊的治安机构和制度。而治安机构与制度的建立,与其吸收历史经验教训和本朝的治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中原的汉族政权相比,辽统治阶级的治安思想特别突出的一点是:民族分治。本文也将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民族和国家都属历史范畴,“中国”主要是自秦汉以来多民族与国家间矛盾、融合、同化所形成的。“中国”的内含和外延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内部的民族与政权间的联系不仅有通婚、互市,也有征伐和劫掠。文明民族对落后民族的同化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历史疆域的理论界定有多种观点。代表性观点有三种:一是以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实际疆域为历代国土的范围;二是以现代中国疆域为基本出发点研究历史上中国疆域;三是以今天中国疆域所包括的民族为出发点,去上溯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本文认为中国历史疆域是中华各族在自古以来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建立的国家政权长期统辖的区域所达到的范围,而以中华多民族统一国家最终确立时期清代初年的国家疆域为标志。凡是生活在清初疆域内的民族以及历史上生活在这块土地之上而后来外迁或消失的民族,都是中国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立的政权所统辖的区域,都是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这一界定的基本内容包括历史疆域的主体、政权统辖区域所达到的范围和统一国家最终确立时期,这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这一时期大多数历史教科书编写者能以崭新理念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尤其是在看待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上做到一视同仁;积极肯定了少数民族人民和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积极贡献,强调在民族复兴中休戚相关以及所共同担负的伟大而光荣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在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上呈现出辽宋夏金等多民族政权割据的局面,这些地方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却皆以正统自居,承认自己是历史上某个朝代或某个政权的延朔,并多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文章主要以辽宋夏金割据一方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古代"中国"的含义和"夷夏"观念的演进进行分析,认为辽宋夏金政权皆属于历史时期的中国之范畴。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除元、清两朝为全国统一政权外,其余则是割据性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为维护本民族的特权,大多实行了民族统治,在官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下面仅就辽、元、清三个朝代官制中的民族歧视问题作一简述。一、实行“一国两制”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问题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在一些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依然存在着复杂的民族矛盾。人们长期以来总是认为是斯大林提出既反对民族沙文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正确原则,实际上这个思想是列宁在批判斯大林的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过程中提出来的。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长期实际斗争中,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过政权。这些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它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不仅是政权之间的关系,更反映了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些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尽管有不同类型,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封建主义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化由冲突到融合的过程中,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把反映民族情感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反对民族压迫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而逐步成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主义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和。在今天,民族主义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如何正确评价民族主义,如何处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利益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坚持理性的民族主义,从政治民族主义逐渐转向经济民族主义,充分利用世界明发展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作法。  相似文献   

11.
鲜卑是我国最早建立政权并且列为正统王朝的北方民族,继匈奴之后再一次统一蒙古高原;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中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以显赫的声名载入史册的部族;它的各部建立了诸多政权,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的制度、习俗被后起的北方民族所因袭。内蒙古是鲜卑民族发源、发展、壮大的主要历史舞台。把鲜卑的历史研究清楚,对于解决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上的许多问题无疑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战争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民族间战争形态的分类民族掠夺战争:这是掠夺其他民族的财富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掠夺。匈奴与秦汉之间,突厥与唐之间,契门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民族征服战争: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征服其他民族政权而进行的战争。如金灭辽、金灭北宋、元灭南宋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平定民族叛乱的战…  相似文献   

13.
今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伟大而神圣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中国抗战的胜利既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历史上建树的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是中国人民在维护人类和平与正义反对法西斯斗争中立下的历史丰碑。它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际志,它以光辉的业绩彪炳于人类争取自由斗争的史册。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西方化的引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无论其引导者是支持还是反对皇权。对于清政权,留学生是革命派还是支持派,取决于他们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即清政权是否能够强大或是无可救药。19世纪的最后20年,传统的士绅和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希望改革清政府,但到20世纪初,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坚信推翻清朝统治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手段。他们在留学期间,支持或是反对其留学国家只是他们个人经历的部分结果,而中国与东道主国家的全面关系则更具重要性。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和中美相对友好的关系是留美幼童支持美国而留日学生反对日本的更具决定性的原因。留学生没有盲目热爱或仇恨所留学国家,他们是客观公正的观察者和评论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疆土辽阔,各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本民族特质和风貌的“结构”,是本民族历史中各种思想、道德、观念形态的积淀.  相似文献   

16.
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是日本帝国主义继1932年炮制伪满洲国之后,在华北扶植的又一傀儡政权。当时被人们讽之为“第二满洲国”。它是华北最早出现的伪政权,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以后,从武力侵略暂时转变为“政治谋略”,策动“华北自治”阴谋的产物,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炮制日伪政权以维护其殖民统治的发端,为日寇全面进攻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重温这段历史,对维护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屈辱和分裂祖  相似文献   

17.
四、在大跃进的年代里 :杨献珍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经济辩证法 ,坚决反对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脱离中国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 ,盲目追求变革生产关系 ,一味强调国家政权对直接过渡的作用 ,严肃批判肆意横行、泛滥成灾的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风等左倾错误 ;而权奸康生之流却给他罗织了十大罪状 ,攻击诬蔑他反对大跃进 ,反对三面红旗 ,反对社会主义 ,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是阶级敌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由此而成为共和国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由…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民族数不胜数,建立过大大小小政权的也不在少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和谐包容的大家庭。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民族发展的历史,本文从少数民族的发展史,少数民族与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融合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联结我国各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凝聚力和推动力。要正确看待中国历史,看待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特别是在史学研究中---关键之一是要能正确认识民族文化认同在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与融合进程中的作用。本文以金朝这一少数民族政权为例,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分析了女真族认同中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探讨了从民族文化认同的视角研究金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联结我国各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凝聚力和推动力。要正确看待中国历史,看待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特别是在史学研究中——关键之一是要能正确认识民族文化认同在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与融合进程中的作用。本文以金朝这一少数民族政权为例,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分析了女真族认同中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探讨了从民族文化认同的视角研究金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