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臧锣西 《职业圈》2005,(4):12-13
我想有钱,想让自己和亲人过上好日子,想把自己的能力证明给世人看……所以我一直在创业,也经历了很多人没有经历的事情.现在我在这里把它们写出来,让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创业与投资的真实情况. 我做项目很早就开始了,一开始是我和父亲一起做,然后是自己单独来做,最后是和朋友一起做.经历过一次次的失败后,我彻底改变了对项目的认识.我认为只有务实才是创业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2.
《职业圈》2004,(10):17
<职业圈·好财路>的编辑们: 你们好! 最近,有个朋友借给我一个门面,大小有20平方米,有一个小厨房.门面的位置在我们这里的一个河堤上,在这河堤上聚集了大大小小五六十家卡拉OK厅.一到晚上人气很旺.不过这个门面位置不是很好,虽然旁边和楼上都是卡拉OK厅,但是离最繁华的那一段还有大概300米左右距离.朋友在夏季的时候是卖冷淡杯的(冷淡杯是我们四川晚上喝夜啤酒的一种叫法),这两天他就不开了.我想接下来做点其他的,但是又不知道做什么好.首先我不想开歌厅(我没多少钱),还有位置决定也不好卖烧烤.秋天来了,我该干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众神在狂欢     
我的几个朋友是资深网民,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2小时的日子屈指也有七八年了。和他们聚会,常常听他们说,谁谁谁最近真红啊。我总是一头雾水,像我这样上网就只收发工作邮件的人从来不会瞎逛到误入藕花深处,听他们谈得那么兴起,我于是开始做事后功课,把他们嘴里的大红人名字记着,回家搜索。渐渐地,我开始流连于各大论坛。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凌晨时分,论坛上总是那么热闹,这情景有点像荷马史诗中的场面:众神狂欢。  相似文献   

4.
我是个差生     
春鸣 《文化博览》2005,(1):26-27
我是个差生.坐在最后一排,从初一到初三,老师一直对我说,马冬林你作业可以做,可以不做,只要遵守纪律,别和人打架. 我在班上没什么朋友.我爱踢足球,星期天东升他们到操场上踢球,我也会去.他们分成两队,没有哪一队想到把我编进去,除非人不够了.  相似文献   

5.
两份账单     
2001年我考上了淮南师范学院.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父母就早出晚归、东奔西跑地四处求亲戚告朋友为我筹借学费,最后把准备给姐姐置作嫁妆的树都卖了,才勉强凑够我一年的学费.开学报到那天,母亲把这些东拼西凑的钱缝进我的贴身内衣,一遍遍地叮嘱我路上千万当心.父亲则站在一边深有感触地说:"元子,你是咱这穷山沟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咱全村的希望啊,在学校里别跟同学比吃比穿,但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身子.要好好读书学习,多为咱庄户人家争口气!"父亲的声音有些嘶哑,目光深沉,窗外一缕阳光射进来,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注满了慈爱和深情.  相似文献   

6.
度媛 《职业圈》2004,(8):36
开小店,雇人管 我有个朋友,夫妻俩工作都挺忙,但又想干点副业增加收入,于是一合计,就找了个好地方开了家馄饨店,高薪聘请一名店长帮他打理店里的一切事务,他只每星期到店里走一趟,盘盘账.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个朋友是做投资的,所供职的老板是个德国人。这次,他很沮丧地找到我,与我诉苦说,他简直无法理解自己的这位老板,因为他的性格实在古怪得很。待我细问才知道,原来前些日子,这位老板回德国了,而朋友接到一桩颇具风险的投资业务,虽然没有什么把握,但朋友凭着直觉,果断出手,做成了这个业务。结果证明了朋友的直觉是正确的,为公司狠狠赚了一笔钱。但当老板回来,仔细询问之后,居然大发雷霆,指责他玩忽职守,冒险投资,被重重地罚了一次款,因此就有些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8.
大概六年前,我结识了一个专门为报刊写广告语的朋友.他时常把一些征广告语的信息塞给我,我不想写,他就急.后来,我果真写了并获了三个国外品牌的奖,奖品都是家电.  相似文献   

9.
2006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来到了中国衢州。在这个全新的国度里,我从事了一份以前未曾做过的工作,同时也交上新的朋友。对我来说,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来到衢州时一直有些紧张和担心,而即将独自去面对所有的一切让我尤其感到焦虑不安。此前,我曾经到过中国首都北京,但那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情况:那时我是学生,  相似文献   

10.
座山雕     
宗源 《生态文化》2013,(3):30-34
认识林宇生是因为一只秃鹫。林宇生是朋友王琦的朋友。王琦跟我说,他有一个朋友叫林宇生,住在大山里。前些天林宇生给他打电话说,有一天,他们一家人正坐在院子里乘凉,突然从天上"啪"地一声掉下个什么东西来,把全家人都吓了一跳。待细看之时,全家人又都被惊了一跳,那从天上掉下来的竟是一只大大的座山雕——王琦说林宇生他们那儿的人叫秃鹫为"座山雕"。王琦听了大笑,说人家《红楼梦》里是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来,你可倒好,掉不下个林妹妹,竟然掉  相似文献   

11.
余曼 《职业圈》2004,(5):41
调料利润可达50% 谈起创业经历,年仅37岁的卢先生说,自己做过许多其他生意,两年前本来也想开间像"优之良品"之类的零食店,觉得那样才够时髦、够新鲜,也符合白领阶层不爱做饭的生活习惯.但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决定在社区进行一个问卷调查,看一看社区居民到底缺少什么.备选项目还有早餐小吃店、面包店与调料干货店.  相似文献   

12.
易中天是个人物,我在一张报上读到了他妙谈文化的语录:文化就是方式。故事说,在咖啡杯里发现了一只苍蝇,英国绅士把钞票压在咖啡杯下走人。美国人把服务员叫过来,告诉他下次注意把咖啡和苍蝇分开放,调侃一番做罢。日本人会拍桌子大怒,并给服务员上一堂管理课。中国人则会说"把你们领导叫来"!读到这里我不禁拍案叫绝。这使我想起了我的一位朋友,他最近遇到了一桩麻烦。朋友一生爱书报,自从当上自由撰稿人之后,一年总要订几百元的报纸、杂志。最近一段时间,他订的报刊  相似文献   

13.
和他相识于温暖的阳春三月,在街头一家专门经营水晶玻璃器皿的小店里,我打算买一对土耳其出产的水晶玻璃花瓶,送给将要走入围城的朋友做礼物.一排排的货架,像迷宫一样,我一遍遍地逡巡,最后看中了一对紫色花瓶,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4.
老兵真乞     
逸名 《文化博览》2005,(3):63-64
一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吃.后来被他踅摸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相似文献   

15.
那是一档访谈类节目,被邀请的嘉宾姓钟,40岁,是个被错抱错养的孩子.他说:那一天,我和我妈去拿DNA鉴定结果,鉴定人员说,我和我爸我妈没有血缘关系.我听后差点晕倒.我妈耳朵有些背,问我,那人说什么了?我大声说,他说我不是你的儿子!我妈听后没有说话.我们一起往家走,一路谁都没有说话.到家了,我拿出钥匙开门,突然心里就十分十分不好受.我问自己,这是我的家吗?我怎么一下子在这里"全托"了40年?  相似文献   

16.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一定存在着无数美丽的约定,朋友之间, 情人之间,亲人之间,夫妻之间,有些约定不一定明文规定心知肚明,可预见可先知。 不经意才是真实而感人。比如朋友,玩玩闹闹吃吃喝喝并无特别,可朋友之间的真诚信任关心,是拿也拿不走望也望不到尽头的,这是一种约定。 不经意的缘如同静观万物皆自得的收获,不经意的闯入《创意世界》便成了生命中又一种约定。 记得夏天我正奔波于一份纷繁的工作中,偶然在一个热闹的聚会上,听朋友的朋友讲起了《创意世界》,可她的长相、样子、年龄、家  相似文献   

17.
接班问题     
我的忘年交关先生是某局局长,即将退休。他来征求我的意见:"上面想让我从局里推荐一个接班人,你说,我的三个副局长,哪个合适呢"我虽不喜欢官场,但官场的游戏还是略知一二。我反问道:"你是想退休以后,让人拿你当人待呢,还是拿你当狗屁"他把眼一瞪:"当然希望当人待了!"我说:"我明确地告诉你,你的三个副局长,一个也不行!""为什么"我说:"如果你选择副局长,第一,你就是给他出了力,让他坐在你的位置上,他也会认为这是自己熬出来的,不会感谢你;第二,副局长们窥视这个位置已  相似文献   

18.
砍错价了     
主任去外面开会,我和司机大刘陪同.会议结束后,兴致颇高的主任提议去临近的商业街逛一逛.随便逛了几家店,我和大刘就衣服、鞋子买了一大堆.见大刘砍起价来游刃有余,平日惜言如金的主任还夸了他两句,这让大刘有些受宠若惊.  相似文献   

19.
幻想与成才     
我做过小学教师,也做过中学教师,但是,我不是作为一个有中学教学经验的人来这里演讲的.我现在是大学里的文学教授,我来这里演讲,是因为我在大学里,接触很多大学生,在我看来,他们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在思想和感情上.根子在哪里呢?在中学、在小学.我想来看看中学里的朋友,和中学里的朋友说几句知心话.  相似文献   

20.
健生 《职业圈》2005,(10):33
我有一份令人羡慕的体面工作一一在一家大型合资企业的市场营销部作策划,日子过得挺滋润. 一天,郊区的表哥找到我,让我帮忙. 原来表哥一直做花卉生意,还专门盖了几个全钢结构的日光温室用来养花.最近花卉行业竞争激烈,他的日光温室空出了一个.他觉得温室闲放着实在浪费,就让我帮他把那个温室卖出去,或者租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