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著名戏曲家李开先一生引为荣耀的事颇不少,如藏书、弈棋、撰词度曲……就中非常突出的一件,便是他在居官生涯中的“两遇恩封”。其《中麓山人拙对》有这样一联:“浩敕之楼,十年登仕路,两次沐恩波。”开先居官十三载,两膺皇帝封赠。他对此感戴尤深,奉为殊荣,且至死不忘。考证清楚这两次封赠的细节,对研究李开先的生平思想,诚然是重要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的匾乏,我们无法进行这一探索。今天,授与李  相似文献   

2.
李开先(1502—1568年),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他10岁能文,27岁中进士,28岁进入仕途。先在户部试任,作为备员协理公务,赢得了“雅负经济”的声誉。这一时期他两次赴宁夏饷边,亲眼看到边防“军情苦乐,武备整废”的情况,使他“触于目而计于心”,立下了“鞭挞四夷,扫除天下”的雄心壮志。在去宁夏途中,又拜访了著名学者康海和王九思。康、王是“前七子”重要成员,是名重一时的学者和政界人物,当时因刘瑾案被牵连,罢官居家。李开先敬慕他们的为人和才华,因此一见如故,成为要好的朋友。这对李开先的居官仕途和词曲创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叶,统治文坛的是前后七子。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卑视当世,盲目崇古.对当时文坛产生了恶劣影响。到嘉靖年间,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人,对复古派“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李开先昆仑张诗人传》)的文风大加鄙薄,主张继承南宋以来推尊韩柳欧曾王苏古文的既成传统,提倡唐宋古文.因而被人称为“唐宋派”。这个文学派别实际是作为前后七子的反对派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4.
学界以往对李开先的曲作曲论等个案关注颇多,但对其戏曲交游尚无专门系统的研究。李开先一生交游广泛,词曲交游尤多,广泛的交游不仅扩大了李开先的文坛名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李开先广博的曲学成就,李开先戏曲及散曲的创作、曲学理论的形成与深化、元明曲选的整理辑录、相关作品的刊刻传播等都与其广泛的词曲交游活动密切相关。词曲交游不仅对李开先本人有重要影响,对整个明代戏曲文化史而言亦意义重大。嘉靖年间以李开先为代表的曲家彼此往来,互相切磋,活跃了曲坛氛围,在"创作—批评"的良性循环中,明中叶曲坛渐趋繁荣。  相似文献   

5.
读书杂记     
旅途有闲,翻阅明朝李开先的戏曲杂著,颇有助于启发智力者。录数条以供同好。一,有一个叫谷少岱者,写了一本“璇玑词韵”,因为他过于用心,费了许多转摺,还不如旧韵之简便。于是李开先举了一个很有风趣的例子,以说明他的对于著书立说的看法。大意是:有一个主人很欢喜人家拍他的马屁,到他的家里去的客人,只要把他家里的不管什么事情,不管什么东西,能贴上一个好事好物的标签,就毫不吝啬地请客吃饭吃酒。反之,老老实实,有好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说,从吴晓玲正式提出到其后卜键等人的充分证明,应该说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但学术界至今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是因为"李开先说"缺乏一项较为有力的证据。很多学者都认为"欣欣子"和"笑笑生"是解开其作者的关键,实际上这正是其作者李开先为我们设的一个诗禅,答案就是作者的名与字。作者著有《诗禅》一书,在书中多次提及解谜的方法与技巧,这是作者有意而为的。其他反证作者非李开先者,主要是未能顾及李开先的个人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开先七十五首咏雪诗,蕴涵了深刻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从李开先以雪寄志的情怀,心忧天下,关心着国家的安全、边防战士的温暖,彰显了其人生追求及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明代李开先在传奇《宝剑记》中,于林冲、高俅的斗争主线以外,又设计了高俅之子谋取林妻的辅线,这种结构曾引起众人的批评。但从文本结构、内在结构、表演体制看,李开先的这种安排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归有光是明代中叶“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在“唐宋派”中文学成就最高,他长于散文,曾被后人推为“明文第一”。其创作成就主要是那些描写日常生活琐事、抒发内心感情的抒情记事散文。这类文章感情真挚,朴实自然,不事雕琢,通俗畅达。《项脊轩志》就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散文。文章不仅写了书斋的营建过程,而且描述了家庭生活的变化。所写虽然是琐细的事情,却充满生活情趣,正如明代王锡爵所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以情动人,是《项脊轩志》的主要特点。作为一篇抒情散文,它不…  相似文献   

10.
“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900多年过去了,曾巩的道德与文章,一直为后人所景仰,亲切地称他为“南丰”先生。他以其光辉的散文成就深刻影响着后代文坛。在自南宋以迄明、清正统古文家们的心目中,他一直是“文道合一”散文大家的典范。其中对他最推崇的又是明代的唐宋派王慎中、  相似文献   

11.
李卓吾和小说理论中的发愤著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那些重视小说的人,他们抬高小说地位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将小说方之于史书。《水浒传》广泛流传之后,就有不少著名文人先后不约而同地拿它与《史记》相比并。较早的是见于李开先《词谑》中的记载:“崔后渠、熊南沙、唐荆川、王遵崖、陈后岡谓,《水浒传》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接着,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到,“近一名士,听人说《水浒》,作歌谓奄有丘明、太史之长。”清代平步青在所撰《霞外捃屑》里说,袁中郎谓案头不可少之书有十余种,其中包括《史记》和《水浒传》。李卓吾也有类似的说法。据周暉《金陵琐事》和梁维枢《玉剑尊闻》,李卓吾曾把《水浒传》和《史记》等书同列为宇宙內五大部文章。上述几种说法用词颇多雷同,显示出来的眼光却并不一致。唐顺之、王慎中等人作为唐宋派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中叶,统治文坛的是前后七子。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卑视当世,盲目崇古,对当时文坛产生了恶劣影响。到嘉靖年间,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人,对复古派“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李开先昆仑张诗人  相似文献   

13.
奇喻写贪官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明李开先《醉太平》)这支散曲其实只有两句话:“无中觅有”“亏老先生下手”。全词分  相似文献   

14.
明代散文流派众多,若论影响最大的,当属明代中叶的唐宋派。它反对拟古,更自觉地提倡唐宋古文,为明代正确继承唐宋散文的传统,创造新的文风树起一面旗帜。在散文史上,的确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在众多唐宋派作家中,如说成就最高的,首推昆山归有光。高中语文课本选入了他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项脊轩志》不仅让我们感悟了其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窥见唐宋派散文创作的思想及其风格。  项脊轩不过是一间小阁子,而容纳了人事沧桑之变迁;《项脊轩志》也不过是“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之恨事”下的几件家庭琐事,却带着感人的色彩。文…  相似文献   

15.
说起济南的文化,就不能不说文人墨客和他们留下的文章诗句。且不说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攀龙、李开先、马国翰这些地地道道的济南籍“本土”作家,即便是曾经旅居在此的文坛领袖也有不少:李白、杜甫、苏轼、苏辙、曾巩、黄庭坚、赵孟频、元好问、王象春、蒲松龄、刘鹗……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金瓶梅》写作动机问题,历来有“沉冤”之说。有谓王世贞为父复仇以毒死严世蕃说;以毒唐荆川说;有谓李开先以攻击夏言说等。明人屠本畯在《山林经济籍》中说:“相传嘉靖时,有人为陆都督炳诬奏,朝廷籍其家。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的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兰陵是山东峄县的古称,据此,郑振铎先生判断笑笑生是峄县人。但是,由于三百多年来人们搜遍古书,谁也没有为“兰陵”二字寻到一条旁证,致他歧见异说,层出不穷。比如。谢颐认为是王世贞或王的门人,王仲瞿认为是李卓吾,宫伟镠认为是薛方山或赵南星,孙楷第认为是冯维敏,吴晓铃认为是李开先,英国人维利认为是徐渭,满文译本认为是卢柟,“在兹堂本”认为是李笠翁,而朱星在《社会科学战线》上由断言:“兰陵笑笑生根本是捏造的。”即此可见,笑笑生究竟是何处人氏,仍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悬案。  相似文献   

18.
明代戏曲论著史上的李开先《词谑》,虽然是一部未竟之作,但全书四个部分之所录所载,实际上成为了李开先因"究心"而眷恋北曲的一种具体反映,一份有关戏曲学理论的重要记录。而"注重民间俗曲"、"推崇元人风味"、"重视音韵曲律"、"讲究舞台效果",则为《词谑》所反映出的戏曲学价值之所在,因而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徐渭在复古主义盛行的明代中期,大胆地替南戏张目,提倡本色,反对模拟因袭和以时文入戏,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本色论”。以自我表现与自我宣泄为核心的个性意识,也全面地展现在他本于自然之旨并以“真”为核心的“本色论”中,是唐宋派本色论到公安派本色论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是唐代诗坛的一员名将。他同李白、李贺一起,被称为“三李”,是一位具有尊法反儒倾向的进步诗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他脍炙人口,流传颇广的名句。他的诗歌词采优美,意境遥深,铿锵和鸣,很有独创特色,因而为历代人民所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