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所藏孙承泽《水利书》是目前所知《水利书》的唯一传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提要》因"此书未见著录",以致误其为伪书,且误认与孙承泽所作《九州山水考》为同一部书。经我们研究发现,此本为孙氏后人所抄,且与《九州山水考》并非一书。《水利书》是孙承泽在水利建设方面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宋初年晁公武撰著的《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解题式私家书目,它收书丰富,体例完备,具有极高的目录学价值,对后世目录著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郡斋读书志》是晁公武倾注了多年的心血所完成的一部不朽的目录学著作,也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但需要指出的是,井度和赵希弁二人也对《郡斋读书志》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没有他们,《郡斋读书志》就不可能成书和流传。  相似文献   

3.
现存于我市清代前以纸质为载体的历史档案文献并不多见,除少量巴国档案幸存下来外,几乎没留存下来。据1992年《石柱县志》记载:清乾隆、道光年间一部《石柱厅志》、《石柱直隶厅志》和一部宣统年间《石柱乡土志》分别犹存。此前于八十年代初在县档案局的努力下将《石柱直隶厅志》(共五册)征集进入石柱县综合档案馆,成为镇馆之宝。为确保这一珍贵历史档案文献完整与安全,进一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实现档案保管规范、科学的目标,阻止年代久远的历史档案文献载体老化、字迹材料褪变、洇化。按年初重庆市档案局的要求,石柱县档案局近期已将《石柱直隶厅志》填表申报重庆市重点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4.
明《泰山志》是泰山现存第一部山志,周郢《泰山志校证》即是对明《志》的全面整理。其书对原志进行疏解、补苴、考订,不仅辑录了众多的珍稀资料,还提出诸多视角独到的新见解。所作各条笺注力求首尾关联,内容完整,从而使全书开阖有致,先后照应,成为古籍整理中的一个新体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书院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教育机构,始于唐,兴于宋,元明时期延续,清代遍及全国。江西在书院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宋元明清时期赣南地区的书院较为兴盛,是江西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九《书院志》、清同治《赣州府志》之《经政志》《书院》、《赣县志》第二十四  相似文献   

6.
《郡斋读书志》全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以下简称《读书志》)是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晁公武撰写的一部反映其私人藏书概况的解题目录,该书的问世不仅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目录学著作,同时也正因为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附有提要的私人藏书目录而受到历代目录学家的重视。遗憾的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图书馆界对晁公武及《郡斋读书志》的研究开展的甚少。现适逢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郡斋读书志校证》一书,籍此良机本文拟对晁公武的图书分类理论和《读书志》的分类体系结构作些探讨,以求教于贤达和同好。一、晁公武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列仙传》是一部道教辅教之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早期志怪小说。考证其成书时代,对于认识神仙志怪小说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序列,理解魏晋游仙文学高潮的兴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文献学的角度,通过对《楚辞》王注、《汉书》古注和《文选》古注引用《仙传》情况的考辨,重新判断其成书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认为《文章志》与《文章流别志》不是同一书,而是西晋挚虞所撰的两部不同的目录著作。《文章流别志》是《文章流别集》一书的目录,而《文章志》则通录东汉、曹魏时期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宁灵厅志草》是流失日本的稀见宁夏地方志书。作者在考证了这部志书的作者、版本、纂修年代的基础之上,对这部志书的学术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其学术价值在于:(1)是清政府镇压回民起义的历史见证;(2)是研究中国回族史的重要历史资料;(3)是研究宁夏地方史的重要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0.
蒲霞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42-79
介绍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马蓉等学者点校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部《泰和志》,将其归属于安徽省方志,共辑出两条佚文。经过对两条佚文的分析和研究,这部《泰和志》实际包括两部《泰和志》,一部是今安徽省太和县的县志,一部是今江西省泰和县的县志。《永乐大典》本《泰和志》补充说明安徽省历史上太和县志的编修情况,体现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傣族书目》是一部收录傣族研究文献的专科目录。也是一部由中国傣族文化研究者编纂,被翻译成英文版本出版的重要参考工具书。本文通过对《傣族书目》一书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其不仅有专科目录的编纂特色,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目录学研究工作者和傣族研究学者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旧唐书·经籍志》历来被认为是《古今书录》的节本,这种认识也影响了对其的研究与利用。对《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之部、卷数作深入细致的统计,并参照《新唐书·艺文志》等目录学典籍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旧唐书·经籍志》的编撰者在《古今书录》原著录书的基础上,增补了二十九部开元以前的唐人著作。利用《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与“不著录”的区别,可以确切考出《大唐新礼》、《紫宸礼要》等十八部《旧唐书·经籍志》增补的著作及其卷数。  相似文献   

13.
《日本书目志》康有为在1896年(38岁)所编《日本书目志》又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译书目录,即它是介绍尚未译出的外国图书,鼓吹提倡汉译的书目。《日本书目志》重要之点还不在于它提倡译书,而在于它直接介入了政治斗争,它是近代少见的一部直接进呈给皇帝  相似文献   

14.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相似文献   

15.
读了由陆坚、王勇教授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一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层次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著作。 关于我国典籍在日本流传,自近代起就有人在做这一工作,例如清末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回国后曾辑刻《古逸丛书》。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为编纂《四部丛刊》亦曾去日本访书。傅读了由陆坚、王勇教授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一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层次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著作。 关于我国典籍在日本流传,自近代起就有人在做这一工作,例如清末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回国后曾辑刻《古逸丛书》。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为编纂《四部丛刊》亦曾去日本访书。傅  相似文献   

16.
漆子扬 《档案》2014,(5):37-41
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邢澍与张澍堪称陇右人伦领袖,也是清代甘肃书画界的双子星座。邢澍不仅学术成就卓著,而且是清代闻名江南的藏书家、书画家,他的书法作品已知流传下来的有行书《长兴县志序》和一幅篆书《宾谷中丞嘱李阳冰篆书》,手札《与吴思亭书》《与同年友人书》《与某某书》,其他大多散佚。这些书法作品对研究清代的学术、书法、文人交游,以及甘肃文化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车文明  李筠 《文化遗产》2023,(4):71-78+159
先秦以来,长邯古道成为沟通晋东南与冀南两地的官道、贸易路线和移民通道,加强了两地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沿线村镇的形成和演化。南垂村位于长邯古道沿线,是典型的商贸型古村镇,明清以来,商贸繁荣,商铺林立,村落规模渐渐扩大,发展成为南垂镇,成为上党地区为数不多的大镇、古镇。现存的清代建筑玉皇庙及其戏台,在上党地区别具一格,2021年8月被定为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此戏台未被《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等书收录。上述珍贵的文物遗存对我们进一步探析古道驿站、商贸活动与赛社演剧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探索戏曲传播与农村的演剧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据《史记·河渠书》记载":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利用溉浸,百姓飨其利。"都江堰建成后,为四川成都平原地区万顷农田灌溉取水提供保证,其直到今日仍在发挥效能,成为世界上最古老,仍在使用的古代水利项目[1]。  相似文献   

19.
《楚北水利堤防纪要》(以下简称《纪要》)是目前所见清代湖北地区的一部内容丰富、图考并重、资料可靠的重要水利堤防专著。书成于道光二十年(1840),但由于作者位卑职低,该书当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至同治四年(1865)才得正式出版,其后流传亦不广、影响不甚大。本文拟对其内容作一简要评述,希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使其史料价值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掘。  相似文献   

20.
孙文杰  宁燕 《出版广角》2017,(20):86-88
王树枏主持编纂的《新疆图志》,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时期有关新疆的最后一部通志,以其博大精深的学术价值,自刊行以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文章重点从版本、内容、点校、考证、索引等方面介绍了《新疆图志》的整理出版,明确其价值及鲜明特色,认为其作为古籍整理的新成果、方志研究的新典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