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年里,李叔同经常去他的高徒丰子恺家里。李叔同有一个奇怪的动作,吸引了丰子恺。丰家有一把藤椅,每次来,他都坐在上面。然而,每次坐上之前,他都要轻轻摇动一下那把椅子。有一次,丰子恺终于忍不住了,他问这是为什么。大师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许多小虫。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坐下去,好让它们走开。"丰子恺听了,非常吃惊。  相似文献   

2.
丰子恺(1898~1975年),浙江人,中国现当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1914年,丰子恺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成为夏丏尊和李叔同的得意门生。如果说他的国文素养曾得益于夏丏尊,那么,他艺术才能的发展则主要得益于李叔同。  相似文献   

3.
老师的高度     
<正>据说弘一法师李叔同给学生上课时,先给学生鞠一躬,下课时,又给学生鞠一躬,每天如此,儒雅竟至此。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人品善良的人,虽然他不爱说话,但这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喜欢。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是他的学生,丰子恺说,李叔同给学生的,是一种"母爱"。李叔同几乎影响了丰子恺的一生,丰子恺一生,都沿着李叔同的足迹,做一个"像老师那样的人"。丰子恺从李叔同身上学到的,不只是知  相似文献   

4.
丰子恺(1898-1975),出生于浙江桐乡,十六岁就读于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深受李叔同喜爱,遂鼓励其向美术方面发展。就这样丰子恺在李叔同的引导下迈出了追求艺术道路的第一步,开启了艺术之门,后曾游学于日本。一九二二年开始漫画创作。一九二五年出版了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丰子恺一生创作丰富,在绘画、音乐、书法、文学、艺术理论以及翻译方面都有杰出贡献,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而他留给后世影响最广的是他那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其作品充满亲切,优美,感人的情趣,又内涵深刻,…  相似文献   

5.
丰子恺先生是一代漫画大师,他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可你知道丰子恺先生的故居吗?告诉你,它就是我们桐乡市石门镇的“缘缘堂”!说起“缘缘堂”,你可能会问:“哎,为什么叫‘缘缘堂’呢?”这里有一段有趣的来历呢。当年,宅院建成后,丰子恺请他的老师来给自己的住宅取名。老师让丰子恺在许多小方纸上写下自己喜欢的字,然后揉成小球让他抓。丰子恺随意抓了两次,都是个“缘”字,于是就把新建的宅院取名为“缘缘堂”。“缘缘堂”位于桐乡市石门镇木场桥西堍,坐北朝南。它是丰子恺先生亲自设计的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宅院。但可惜,1938年被日军焚毁…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次知道丰子恺,是看过他的漫画,简约、随性,却富有意境。再读丰子恺,才知道他还是一位妙笔生花的散文家。《缘缘堂随笔》是语文老师推荐的,她说,这本书文字非常朴实,也非常精彩,是丰子恺写的。老师对那"非常"二字特地重读,简直语重心长。这几乎是催促我,迅速从书店买了《缘缘堂随笔》回来着。看了几篇文章后,我便深信,丰子恺的散文如同他的漫画一样,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都说林语堂的文章是闲适派的代表,可与丰子恺一比,我觉得未免像大观园中的稻草村——人造的自然。很多作家为  相似文献   

7.
最近十年来,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中流行丰子恺。初中语文课本(人文本新教材)也选录了他的名篇《竹影》,为中学生认识丰子恺提供了一个窗口。虽然是略读课文,但《竹影》这篇文章充满童稚和艺术蕴藉,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不过,要准确领悟它的深厚立意和艺术妙味,还需要了解丰子恺其人其事,特别是他的儿童崇拜思想。丰子恺(1898—1975)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画家、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浙江桐乡人。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名新锐和健将。20世纪20年代,他与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等人先后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上海、重庆等地从事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8.
1919年,二十二岁的丰子恺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师范学校,他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逃课专习图画,或者请假到西湖上去写生。所以在1919年的秋天,由于两个朋友计议在上海成立一个培养图画、音乐、手工教员的专科师范学校,他就成了这个学校的创办人之一,教授西洋画。当时,丰子恺关于绘画的知识,不过是在初级师范学校画了几幅木炭石膏模型写生,自己借了本日本明治年间的《正则洋画讲义》。后来,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西洋画知识实在太狭窄而陈腐了,就想去留学。1921年的早春,他终于克服了经济上和家庭上的困难,带着借来的四百…  相似文献   

9.
<正>又是一年春节来。中国老百姓对过年这一古老的习俗情有独钟,在他们看来,年俗里不仅有物质的丰盛,更有文化的丰美。近现代大师们笔下的年俗,至今读来仍让人回味无穷。丰子恺的年俗充满了温馨。他在《过年》中写到,请染坊里的伙计吃年酒,似乎是丰家过年的"序幕"。送灶时,给灶君吃赤豆糯米饭,甚至拿一点糖饼来粘在他嘴上,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嘴多舌,讲主人家的坏话。廿七夜祭"年菩萨"是个圣典,白  相似文献   

10.
提到丰子恺,人们首先想到他足一位画家,其实,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也是自成一格的。诚如郁达夫所说:“人家只晓得他(丰子恺)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的确,丰子恺的散文是耐人咀嚼的。 丰子恺深受李叔同和夏丐尊两位老师的影响,特别是后来成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在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年里,李叔同经常去他的高徒丰子恺家里。丰家有把藤椅,每次来他都坐在上面。然而,每一次坐上之前他都要轻轻摇动一下那个椅子。有一天,丰子恺终于忍不住了,问他为什么。大师说:“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许多小虫。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作品中的城乡书写,是在个人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以现代为参照的乡村的视阈所传达出的精神失落,是丰子恺独特的人生体验。通过揭露现代都市的种种"不调和相",丰子恺展现了他十分具有个人色彩的城乡心理图示和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向诤 《文教资料》2001,(3):145-151
1994年第三期的《浙江社会科学》刊登了陈星的《丰子恺研究的回顾与评析》。文章对丰子恺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了丰子恺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和尚存在的不足。近六年来丰子恺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在此,仅就其中主要研究成果作简单评述。 一、丰子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的研究 丰子恺的作品呈现着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这缘于他吸收了中外优秀的艺术传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因而几乎所有研究丰子恺艺术思想的文章,都以探讨其根源及成因为题中应有之义。 佛教思想一向被看作影响丰子恺创…  相似文献   

14.
<正>同学们,写出好作文并不难。只要我们在平常的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可以让作文出彩。一、让标题吸引眼球20世纪30年代,有篇评论丰子恺漫画的文章,题目是《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一代大师丰子恺先生画技超群,品德高尚,写文章的人为何说他"不要脸"呢?人们读完文章后才明白,原来,丰子恺画的人物笔法独特,脸部都被画成了"平面图",虽然  相似文献   

15.
标题的奥秘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和散文家。有一天,丰子恺在家里看报纸。突然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让自己非常震惊的标题: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他赶紧接着往下看,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会有人用这样的语言来说他。看着看着,他反而高兴起来,原来,那是篇艺术评论。文章是赞扬他的漫画线条简洁、朴实,风格独特,技艺高超。画人不用细致描摹五官,就能传达人物的神态。看完文章后,丰子恺放下心来,同时,这篇文章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你认为写文章该如何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呢?拟个出色的标题要注意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杭州曾有个延定巷.此陋巷中有一间老屋,住着一位身材矮胖、满面须髯的男子,他就是著名国学大师、一代儒宗马一浮.年轻的丰子恺曾三访陋巷,马一浮对他的引导犹如“三堂课”,对他一生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丰子恺趣闻     
<正>丰子恺的漫画,在那个时代,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人的喜爱?除了他画里蕴含的独特思想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责任感。在他的画里,他把心与民生融在一起,与人类生存融在一起,因此,他的漫画多了一种厚重感。(小博士)丰子恺原名叫丰仁,子恺是他就读浙江第一师范时国文教师单不厂先生起的。丰子恺从日本留学归来,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漫画,"子恺"之名也就随着他的漫画而闻名于世了。  相似文献   

18.
丰子恺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他认同厨川白村"文艺是苦闷的象征"的相关论断,与厨川白村一样关注个体生命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体验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以及对人格自我完善的坚持,使丰子恺对"苦闷"的接受、对"本我"的解读以及对"文艺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厨川白村颇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丰子恺对厨川白村只能走近而没能融入。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2014,(8):61
<正>丰子恺先生在抗战期间曾经历了一段逃难的生活,每天餐风露宿、颠沛流离,非常辛苦。当他们一家终于安顿下来之后,他和两个孩子说:"我们再也不用跑了,可以有个安稳的家了。"他的女儿不高兴地问:"为什么?"丰子恺说:"我们  相似文献   

20.
《同学少年》2016,(4):34-35
<正>培养独立精神丰子恺育有子女七人,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