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九成宫作为隋唐皇帝离宫,由于欧阳询所书《九成宫醴泉铭》楷体而驰名天下,欧阳询也因其书作《九成醴泉铭》而流芳千古.九成宫和《九成宫醴泉铭》无论是对中国历史还是书法艺术,都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九成宫何年何朝所建?魏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撰写了《九成宫醴泉铭》铭文?欧阳询书作《九成宫醴泉铭》流传至今,又以体种拓本为好?本文试图就此诸问题,提供一粗浅的线索,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作品概况】《九成宫醴泉铭碑》是欧阳询75岁时书。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水,欣喜万分,并令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撰文记之,由欧阳询书写,记述唐太宗发现醴泉之事。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镌立于陕西宝鸡麟游县九成宫。刻工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3.
我爱通临     
近几年,我在选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通临。先后通临了《九成宫醴泉铭》、《张黑女墓志铭》、《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兰亭序》和《金农漆书》等全帖。通临使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楷书艺术既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以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为例,从字形、结构、用笔以及重心、中心等方面梳理了楷书法帖的"阅读"步骤,对其中易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四、楷书名帖选介历代先人留下来的楷书碑帖,多种多样,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作为初学者,不仅要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碑帖,还要对著名的碑帖有所了解和认识,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境界。下面选出一些作一简要介绍。1.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魏徵撰文,欧阳询书。唐贞观六年(652年)四月刻,立于  相似文献   

6.
书心     
<正>从小学高年级起,我开始学习书法,临摹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进入师范学校后,虽无书法教师,但我仍临池不辍,学习颜真卿的《勤礼碑》,直到工作后十余年间都在研习楷书,柳颜欧虞赵均有涉之,专精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偶尔有作品,也只是形式的表现,有呆板拘谨的匠气,总是表现不出生动的韵味。多问、善问是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隋唐九成宫因君主的驾临而被赋予其政治意象和历史意义,成为京城之外又一政治中心.隋唐君主避暑九成宫之时,以太子监国,发生隋文帝、唐太宗废嗣夺嫡事变;唐太宗时还发生归附的突厥残部首领叛袭九成宫的事件,促使唐朝改变对突厥残部的安置政策.可见,九成宫与隋唐政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临帖之乐     
正常听人说,临帖枯燥,可我却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临帖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陶冶情操。因为许多碑文都出自古代文人雅士之手,不仅文辞优美,而且道理深刻。汉代《曹全碑》中说曹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这种关爱下属的精神何等感人!唐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文末即有"黄屋非贵,天下为忧""居高思坠,持满戒溢"之句,这种艰苦  相似文献   

9.
《九成宫礼泉铭》,是由魏征撰文、唐初书法"四大名家"之一的欧阳询所书。因其"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而被誉为翰墨之冠。  相似文献   

10.
正王忠忠书友的楷书作品取法欧阳询,但受时人影响较大。此作最明显的优点在于整体感好,尽管单字存在这样那样的小疵,但通篇首尾呼应,分行布白疏密有致,落款、钤印亦完整和谐。所谓小疵,主要集中于两点:第一,横竖画粗细对比有些过。尤其是许多横画太细弱,细察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横竖粗细  相似文献   

11.
宋刻本以时期论,北宋早期刻书多用欧体字。欧字瘦劲、秀丽俊俏、字形略长、转折笔划,轻细有角,其代表作,为欧阳询书的《九成宫》,《醴泉铭》等。北宋中期以后流行颜(真卿)体字。颜字雄伟朴厚、字形肥胖、间架开阔、有骨有肉。其代表作,为《麻姑仙坛记》碑、《多宝塔》帖。南宋以后柳体字日趋增多。柳公权字体比颜体字略瘦、笔画挺拔有劲、起落顿笔略细、横轻竖重,代表作为《玄秘塔》、《平西王》碑。这是宋刻本的字体特征。元初还沿此风气,自赵孟頫仕元后、元刻本皆用赵体,字体圆润俊俏、挺拔有力、隽逸秀丽,其代表作《道德宝章》(铁琴钢剑楼有明刊本)《汉书汲黯传》,(延祐七年九月十三日吴兴赵孟頫手钞。)  相似文献   

12.
(四)[作品名称]临书斗方[作者姓名]杨宇滔(诏安一中初三)[作品综述]这是一幅临欧阳询《九成宫》的楷书斗方作品。整体感觉清新典雅,线条干净,点画灵活并略带隶意(隶意是《九成宫》的特点之一)。作者在临帖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参入了行书笔意,使线条产生飘逸,也许工夫还做得不够,以至有些线条疲软,有些地方的处理也略显粗糙。总体而言,飘逸有余,遒劲不足。  相似文献   

13.
魏征初侍李密,后随李密投李渊.魏征去山东(太行山以东)劝自己的好友徐世绩投降李渊,被窦建德俘虏,做了窦建德的起居舍人(记录皇帝言行的官).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魏征复投唐朝,做了太子李建成的洗马.玄武门事变,李建成被杀,魏征又被李世民收到帐下.魏征先后五易其主,在历史名人中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4.
一、导语设计唐太宗年间有一位忠心为国、敢于直谏的大臣 ,唐初“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虽与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分不开 ,但同时也得益于这位重要的人物 ,他就是魏征。二、作者简介与题解魏征 (5 80— 6 43) ,字玄成 ,唐曲城(今属河北 )人 ,后迁居相州内黄 (今河南内黄 )。少时曾出家为道士 ,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 ,后降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 ,领导周、隋、陈、齐诸史的撰修工作。后封郑国公 ,任太子太师。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 ,前后陈谏二百余事 ,多被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 ,“爱而知其恶 ,憎而知其…  相似文献   

15.
魏征初侍李密,后随李密投李渊。魏征去山东(太行山以东)劝自己的好友徐世绩投降李渊,被窦建德俘虏,做了窦建德的起居舍人(记录皇帝言行的官)。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魏征复投唐朝,做了太子李建  相似文献   

16.
<正>节选文段伯俙字景蕃,与晏元献1俱五六岁,以神童侍仁宗于东宫2。元献自初梗介,蔡最柔媚,每太子过门阑高者3,蔡伏地令太子履其背而登。既践阼4,元献被知遇至宰相,蔡竟不大用。(节选自《宋诗纪事》)注释(1)晏元献:晏殊,谥号“元献”。(2)东宫:太子住所,宋仁宗赵祯当时为太子。(3)者:定语后置的标志。(4)践阼:皇帝即位。  相似文献   

17.
公文写作教学的创造性———从一道公文写作试题想到的邱平写作就是创造的新观念已经兴起,且愈来愈赢得众多从事写作及写作教学的专家、同行的赞同。这不仅指文学艺术创作,公文写作也必须具有创造性。象李斯的《谏逐客书》、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子十思疏》等...  相似文献   

18.
魏征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在历史上以敢谏善诤著称。唐太宗时期,魏征先后上奏两百余次,计数十万言。他的建议多被太宗采纳,并最终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在这些奏疏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谏太宗十思疏》。按《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先后“作飞仙宫”“如洛阳宫”“猎于鹿台岭”“猎于广成泽”“幸明德宫”“猎于济源麦山”,兴建宫室、游逸田猎,颇有骄奢忘本之势。  相似文献   

19.
游戏霸王餐     
《天下无缺》是一款ARPG游戏,讲述五代十国时期纷乱的江湖。主角冷秋遥,是被灭国——北齐的前太子的儿子,在武林神秘组织“幻仙宫”中长大。16年后,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主角第一次踏入江湖。  相似文献   

20.
林丕泉先生书写的《九成宫》楷书临作,结体合理,字形稳重,通篇字体大小统一,笔画老辣厚重,可看出作者在颜体楷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