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是罗1井区水平井主要投产方式。为了给研究区内水平井压裂设计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罗1井区长8油藏实际非均质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了这些主要因素对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罗1井区压裂水平井的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油层厚度和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罗1井区压裂水平井增产倍数最主要的因素是裂缝导流能力和储层渗透率。  相似文献   

2.
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及其数值模拟是研究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的常用方法。为了研究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垂直井的水力裂缝扩展规律,开展了基于实验尺度的页岩试样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并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水力裂缝扩展行为和形成的裂缝形态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①基于垂直井水力压裂室内实验,水力裂缝在压裂过程中明显发生了一定弧度的转弯,但基本沿着最大主应力的方向进行扩展,形成了双翼弯曲的水力裂缝,且水力裂缝的转向主要是由内部弱面存在所致,其易向此处扩展,形成复杂裂缝网络;②基于实验尺度建立的二维模型,水力裂缝扩展的形态及其向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的规律得到了验证;③水压裂缝的注入压力和宽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都是先增大随后稳定在一定程度保持不变。其结果对页岩气的现场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道压裂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增产措施,其裂缝导流能力比常规压裂高几个数量级,在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动态携砂实验中,运用大型可视化平板装置研究不同纤维浓度下的砂堤分布和通道率。纤维浓度越高,支撑剂团更容易被携带入裂缝深部,沙堤越平缓,铺砂效率越高。通过编程计算裂缝不同位置的通道率,纤裂缝入口端通道率最小,纤维浓度增大通道率增大。实验结果对通道压裂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压裂防砂技术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压裂防砂技术通过利用压裂在地层中造缝,形成高导流能力的支撑带,降低生产压差,降低流体时孔隙通道的拉拽和冲蚀作用,从而起到了增产和防砂的双重功效。本文通过对压裂防砂机理的研究,对压裂防砂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针对压裂防砂的各种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分类。  相似文献   

5.
张戈 《内江科技》2011,32(3):129-129
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往往需要进行压裂才能获得工业油流,本文以胜利典型低渗透油藏史深100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压裂裂缝的裂缝长度及导流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指标对比得到了最佳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页岩气藏流动机理复杂,影响气井产能的因素较多,搞清影响页岩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科学高效开发这类气田的关键。本文针对涪陵海相龙马溪组页岩气藏的地质条件,采用气藏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明确了各因素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页岩气有效开发的一些重要界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明确了各个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研究表明,页岩气井初始产量大小主要裂缝渗透率影响,其次为人工压裂裂缝条数和导流能力,参数越好,初始产量越大;页岩气井的递减和采出程度主要影响因素为储层含气量,其次为体积压裂改造裂缝间距、主裂缝条数和半长、基质渗透率,参数越好,递减越慢,采出程度越高;基质渗透率越低,体积压裂改造效果越明显;基质渗透率10~(-4)md是开发布井的甜点,对体积压裂缝间距要求较低;当基质渗透率低于10~(-5)md时,体积压裂缝间距需达到10 m才能达到有效动用;当基质渗透率小于10~(-6)mD时,基质渗透率是产能主控因素,当基质渗透率大于10~(-6)mD时,裂缝渗透率是产能主控因素;对于涪陵龙马溪页岩气藏,1000 m长水平井,主裂缝条数25~30条时相对较优,25 mD.m左右为最佳导流能力;生产5年以上,吸附气的贡献才逐渐体现出来,30年末吸附气占总累产气的11%。  相似文献   

7.
现有压裂技术对煤层的适应性均较差,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煤层气增产模式。为此,项目提出并研究间接压裂这个煤层气增产的新模式,拟在煤层的顶/底板射孔,通过水力压裂形成高速通道,使煤层气以最短的距离解吸扩散进入裂缝,再经裂缝快速流入井筒,显著提高煤层气排采的覆盖面积和效率,从而确保煤层气井高产稳产;根据高速通道形成于顶板或底板,间接压裂分为顶板通道间接压裂、底板通道间接压裂、双通道间接压裂甚至多通道间接压裂。  相似文献   

8.
王蒙 《内江科技》2013,(2):133+123
本文运用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考虑裂缝导流能力沿缝长以及随地层压力的变化,并考虑水平井井筒摩阻的影响,建立了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的地质模型。利用改进的流入动态绘制方法,绘制出不同参数下油井的流入动态曲线,分析了压裂水平井的IPR曲线特性,研究了变导流能力以及裂缝参数对IPR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力径向射流辅助压裂技术,利用径向钻孔的导向作用,结合水力压裂改造工艺,实现人工裂缝的高效穿透。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径向射孔参数对裂缝的影响;并且对压裂工艺进行参数优化,建立施工排量、压裂液粘度及储层参数对压裂裂缝延伸的影响图版,对水力径向射流辅助压裂技术的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然溶洞是缝洞型低渗透性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通过压裂产生水力裂缝沟通井筒与储集体是提高该储层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TOUGH-AiFrac流固耦合求解器,研究溶洞大小、数量及位置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当溶洞内压较小时,溶洞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受其尺寸的影响较小,当溶洞内压较高时,溶洞半径越大对水力裂缝扩展影响越强;(2)当存在多个溶洞时,水力裂缝扩展主要受内压更大的溶洞的影响;(3)溶洞对水力裂缝的影响范围存在阈值,只有当水力裂缝扩展至阈值内受到溶洞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对调整压裂施工方案及优化缝洞型油藏储层体积改造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力压裂是油田增产增注的关键技术措施,电磁滑套式任意层压裂装置是通过地面PLC变频系统控制井下电磁滑套压裂液出口的打开与关闭,实现任意层及任意时刻的水力压裂。该装置在压裂过程中利用PLC检测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水位指示仪的参数,控制电控式节流阀对压裂泵参数进行调节,并根据拟定压裂曲线对电磁滑套压裂液出口进行控制。电磁滑套式任意层压裂装置的设计与研究实现了水力压裂全过程的自动化,为老油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淘  阙晓辉 《内江科技》2013,(2):136-137,157
通过参考大量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实例,筛选并界定了六项地质选区评价参数。页岩气藏是具有超低渗透率、无圈闭,自然压力低,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通常无自然产能,采收率较低,单井产量低,在形成产能之前一般都需要进行压裂。因此,页岩气藏产能与常规气藏相比,有其特殊复杂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矿物组成、吸附气含量、裂缝分布、地层压力、主裂缝导流能力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6,(5):95-96
结合伊通地区低孔低渗碳酸盐岩油藏特征,本文运用高温高压酸化流动仪和FCES-100导流仪,开展了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研究了酸蚀量、酸液黏度、闭合酸压时间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酸蚀量增大,导流能力先增加,当酸蚀量超过最优值,导流能力会减小;在相同酸岩接触时间下,随着酸液黏度的增大,酸岩反应速率降低,导流能力下降。实验结果对该区块下一步酸压改造、酸压设计及现场施工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力压裂是胡庆油田开发二、三类储层的主要措施之一历年来压裂施工曾发生多次砂堵,其主要原因是对人工裂缝多裂缝的认识不足以及压裂工艺措施不完善。本文分析了多裂缝的产生、多裂缝的实质,提出了采取的措施,对胡庆油田以后的水力压裂工艺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平  代艳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391-391
本文就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对水力压裂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根据裂缝监测结果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定量计算水力压裂措施前后渗流阻力及产量,是一项十分必要评价压裂效果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于东 《内江科技》2014,(5):109-110
<正>准确监测裂缝形态及延伸规律对于井网布置和水力压裂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现今主要应用的远离裂缝的直接成像技术,可以分为地面测斜仪裂缝监测技术、近微地震监测技术和电位法裂缝测试技术三类。本文重点比较了各方法的获取参数、技术应用局限,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水力压裂是必不可少开发低渗油气藏的关键技术,而认识裂缝规律是压裂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压裂缝监测指通过  相似文献   

17.
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压裂现场施工曲线是压裂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通过分析压裂过程中常见事故的压裂施工曲线特征以及裂缝净压力与时间双对数曲线,编制了一套压裂现场施工曲线实时诊断软件,并结合胜利油田的一口压裂井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软件诊断分析准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以实际气藏为基础进行模拟,对裂缝长度与方位、裂缝导流能力争压裂级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水平井水平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时,随着垂直缝长度的增加和导流能力的提高,水平井累积产气量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压裂后,裂缝数目越多的气井,日产量越大,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日产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为低渗气藏压裂方案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水力压裂中,当油气层很薄或上下隔层为弱应力层时,裂缝会沿着缝高方向延伸,不仅造成压裂液资源的浪费,而且难以达到油气开发效果的要求。根据对压裂裂缝高度的影响机理研究,在大牛地气田进行了裂缝高度控制的探索,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致密油藏普遍采用结合体积压裂水平井的衰竭开采模式来实现有效开发,为了更好的研究该模式下水平井产能供给规律及储层渗流特征,根据储层渗流介质及渗流机理的不同将渗流区域分为基质、天然裂缝、人工裂缝三个区域,采用物质平衡动态分区方法,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压敏等影响因素的物质平衡产能方程,最终形成了致密油压裂水平井衰竭式开采物质平衡动态分区产能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归纳出了各分区对产能的供给比例结构及渗流规律。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吻合度较高,可应用于实际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并进行分区产能定量表征,为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各项参数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