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朝科 《内江科技》2013,34(1):98+65
胜科输油担负着管理区年产32万吨稠油的接转、处理和交接的生产任务。2011年5月份以来,草南联多次出现一次沉降罐内原油乳化严重、外输交油含水不稳、超标的情况,特别是在现河采油厂收回1#沉降罐后,单罐运行出现一次沉降罐乳化层增厚、溢流及交油含水大幅上升,外输油含水连续超标局面。本文通过开展破乳剂筛选实验,优选出了3#复配型油溶性稠油破乳剂,现场使用后,明显效果,在原油一次脱水沉降单罐运行的条件下,保持溢流含水4%以下,外输油含水2.5%以下,实现了顺利交油。  相似文献   

2.
草桥稠油粘度大、流动性差,同时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大量采用注降粘剂、CO驱等强化开采技术,导致采出液成分复杂,一次罐内原油乳化严重,增加了草南联脱水平稳运行的难度。通过优选高效原油破乳剂及最佳加药量,优化原油各项脱水工艺参数,实现平稳交油。  相似文献   

3.
截止2008年底,韦;断块目前综合含水为67.2%,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平面和纵向水驱不均,仅依靠分层注水和调水工作难以提高对剩余储量的动用,为给区块后期开发及韦8等其它稠油开采提供借鉴,本文以韦5稠油目标,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开展调剖表面活性荆驱提高采收率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付大强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38-138,133
胜科管理区所生产的原油大部分属特超稠油。在稠油高稠油的输送和处理中,原油高含水对生产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胜科集输系统将近点加药、掺稀油、热化学重力沉降等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稠油脱水工艺。针对温度低、破乳效果差、沉降时间不足以及油井生产中各类化学药剂的影响等情况和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整个系统的优选和各项指标的调整,保证原油脱水的正常进行,将生产原油的含水率降至考核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采高含水期后,原油变重、变稠、乳化的趋势愈发显著,原油脱水成为分析测试前的必要步骤。而脱水质量直接关系到原油密度、粘度及各项高压物性数据的测试结果,最终对储量评价、开发方案的编制以及提高原油采收率造成影响。较之普通原油,稠油样品脱水不彻底、轻组分丢失问题严重,目前的脱水方法亟待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6.
原油破乳技术是油气开采过程中油水分离的重要环节。魏岗油田原油的舍蜡量为46.27%-47.31%.凝固点为45f)~50.4℃,胶质沥青质含量为12.8%~13.3%常规破乳剂对于这种高蜡、高凝、高胶质沥青质石蜡基型原油的脱水效果不佳。研究中,采用瓶试法在60℃试验温度下,通过对25组破乳剂破乳性能的综合评价,9#及21#破乳荆的破乳效果最佳。同时,优选出的破乳剂与其他水处理剂配伍性较好,现场应用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论述孤东油田原油脱水状况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脱水工艺、老化油、破乳剂和三次采油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对今后脱水工艺及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原油生物破乳剂与化学破乳剂的对比评价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油生物破乳剂是一种由天然微生物菌体经筛选、驯化、发酵等生化处理过程制成的生物制品,是一种新型原油破乳剂,本文通过与化学破乳剂作对比试验,认为该破乳剂适用范围广,环保安全,是替代目前化学破乳剂的一种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9.
常减压蒸馏装置是炼油厂的一次加工装置,而电脱盐又是常减压蒸馏的第一道工序。当今的原油电脱盐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防腐手段,伴随着脱盐、脱水、脱金属技术的日趋成熟,它已变成为下游装置提供优质原料所必不可少的原油预处理工艺,是炼油厂降低能耗、减轻设备结垢和腐蚀、防止催化剂中毒、减少催化剂消耗的重要工艺过程。本文通过总结不同原油破乳剂的试用效果,筛选出适应性强、破乳效果好的原油破乳剂,并在此基础上对电脱盐装置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提高装置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树生 《今日科苑》2007,(16):101-101
乳化原油是指以原油作分散介质或分散相的乳状液。以原油作分散介质的乳状液叫W/O型乳化原油;以原油作分散相的乳状液叫O/W型乳化原油本文介绍了破乳剂的国内外现状,破乳剂的类型及破乳机理,综述了破乳剂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董敏 《金秋科苑》2009,(6):68-68
乳化原油是指以原油作分散介质或分散相的乳状液。以原油作分散介质的乳状液叫W/O型乳化原油;以原油作分散相的乳状液叫O/W型乳化原油本文介绍了破乳剂的国内外现状,破乳剂的类型及破乳机理,综述了破乳剂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乳化原油是指以原油作分散介质或分散相的乳状液。以原油作分散介质的乳状液叫W/O型乳化原油;以原油作分散相的乳状液叫O/W型乳化原油本文介绍了破乳剂的国内外现状,破乳剂的类型及破乳机理,综述了破乳剂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原油物性的研究对稠油开采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毛8块稠油的原油粘度,相对密度,胶质,沥青质和含蜡量等进行了大量室内研究分析,得出原油物性规律,指导现场稠油开采。  相似文献   

14.
海外河油田新海27块二次开发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箫应 《今日科苑》2009,(20):66-67
海外河油田新海27块为层状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利用直井开发15年后进入高含水低速采油阶段,综合含水95.5%,采油速度0.26%,大部分油井因高含水关井,油田濒临废弃,针对开发中存在问题,在精细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基础上,结合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特点,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展油田二次开发研究,现场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油田采油速度上升到1.05%,综合含水下降到86%,预计提高最终采收率8.5%.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井增产措施的不断增多,油井来液性质不断变化,造成联合站的原油脱水越来越困难,致使外输原油含水经常超标。针对这种情况,在原有沉降脱水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造,解决了外输原油含水超标的问题,保证了联合站生产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稠油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自然递减幅度大、含水上升较快的问题,提出利用水膨体堵剂、分段塞注入工艺在此类油藏中实施大剂量深部调剖。通过对坨28断块西南稠油区实施深部调剖试验的做法进行总结、对调剖效果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该项技术对控制稠油油藏的自然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李慧宇  武锦  尹业珍  孙愈 《内江科技》2013,34(1):112+154
针对中原油田毛8块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边底水侵入造成油井周期含水上升较快的问题,评价了三种发泡剂的发泡性能。现场应用表明氮气泡沫能有效抑制边底水的锥进,提高蒸汽吞吐井的热波及效率。封堵后试验井产出液含水率由87%下降到64%,蒸汽注入压力有一定幅度的升高,蒸汽施工后油井的稳产期明显延长。该项技术在毛8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刚  胡一华  唐武 《内江科技》2010,31(4):84-84,19
陈373块稠油油藏具有油层薄、埋藏深、出砂严重、原油粘度高且纵横差异大、天然能量不足、水敏感性强等特点。本文以陈373区块热水+化学剂驱开发效果为例,重点分析如何有效补充油层能量、减少注汽热损失、提高油井产能等问题,为该类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油田红山嘴地区稠油油藏于1990年开发建设,建有配套的原油处理系统及原油外输系统,因油田滚动开发,原油产量不断变化,多次对红浅稠油处理站进行升级改造,外输系统于2010年进行外输泵扩能改造。近年随着红003井区的不断开发,外输原油物性变化较大,红山嘴地区稠油外输管道压力日益增加。通过对红山嘴地区稠油外输管道运行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运行建议,确保红山嘴地区稠油开发后路顺畅。  相似文献   

20.
辽河油田超稠油地面工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超稠油具有动力粘度大,密度高等特点,解决这种原油的集输、脱水、外输等地面工艺设施的建设是一个新的攻关难题。根据超稠油开发的需要,对含水超稠油集输、超稠油脱水、脱水超稠油管输工艺技术和相关设备进行了攻关研究,形成了井口含水超稠油管道集输、两段大罐半动态、静态沉降脱水、脱水超稠油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工艺流程,有效地实现了超稠油的集输、脱水等生产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