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油破乳剂是油田化学剂中的一大类产品,由于原油采出液具有复杂多样性,原油破乳剂存在针对性强的特点,因此,提高原油破乳剂质量,保证每一区块原油破乳剂都达标是一个比较艰巨的问题。尤其是我厂码头庄、韦5、韦8块普通稠油,含蜡、胶质和沥青质高、粘度大,以前没有针对性研究三区块原油破乳剂,致使三区块原油破乳剂用量大、破乳速度慢、脱水率低。现随着码头庄原油含水的增加,原油进行现场脱水,污水就本地回注,破乳剂缺点日益显露。随着韦5、韦8块稠油油藏的开发,部分井含水已开始上升到30%以上,原油乳化严重,抽油机动力增加。因此,研制出适合于三区块普通稠油的高效的破乳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按通常方法合成了3种嵌段聚醚,将3种嵌段聚醚型破乳剂的混合物用丙烯酸和马来酸酐酯化,酯化产物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制成了超高分子量的水溶性原油破乳剂,考察了所得改性破乳剂对大庆原油水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性能。3种破乳剂单体的选择基于性能互补和相容性原理,确定的最佳合成配方如下:3种破乳剂单体的摩尔比1:1.3:1;丙烯酸,马来酸肝摩尔比2:1;酸(以羧基计),破乳剂单体(以羟基计)摩尔比1:1.2;按此法合成的破乳剂在加量为50mg/L的条件下,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样的破乳脱水效果均显著优于对比破乳剂,40℃下90min的脱水率高达93.1%.  相似文献   

3.
王树生 《今日科苑》2007,(16):101-101
乳化原油是指以原油作分散介质或分散相的乳状液。以原油作分散介质的乳状液叫W/O型乳化原油;以原油作分散相的乳状液叫O/W型乳化原油本文介绍了破乳剂的国内外现状,破乳剂的类型及破乳机理,综述了破乳剂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董敏 《金秋科苑》2009,(6):68-68
乳化原油是指以原油作分散介质或分散相的乳状液。以原油作分散介质的乳状液叫W/O型乳化原油;以原油作分散相的乳状液叫O/W型乳化原油本文介绍了破乳剂的国内外现状,破乳剂的类型及破乳机理,综述了破乳剂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乳化原油是指以原油作分散介质或分散相的乳状液。以原油作分散介质的乳状液叫W/O型乳化原油;以原油作分散相的乳状液叫O/W型乳化原油本文介绍了破乳剂的国内外现状,破乳剂的类型及破乳机理,综述了破乳剂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常减压蒸馏装置是炼油厂的一次加工装置,而电脱盐又是常减压蒸馏的第一道工序。当今的原油电脱盐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防腐手段,伴随着脱盐、脱水、脱金属技术的日趋成熟,它已变成为下游装置提供优质原料所必不可少的原油预处理工艺,是炼油厂降低能耗、减轻设备结垢和腐蚀、防止催化剂中毒、减少催化剂消耗的重要工艺过程。本文通过总结不同原油破乳剂的试用效果,筛选出适应性强、破乳效果好的原油破乳剂,并在此基础上对电脱盐装置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提高装置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过程和我国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应用状况,并提出了理想原油破乳剂的必备条件,以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研发新型原油破乳剂的技术路线和破乳剂复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过程和我国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应用状况,并提出了理想原油破乳剂的必备条件,以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研发新型原油破乳剂的技术路线和破乳剂复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原油生物破乳剂与化学破乳剂的对比评价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油生物破乳剂是一种由天然微生物菌体经筛选、驯化、发酵等生化处理过程制成的生物制品,是一种新型原油破乳剂,本文通过与化学破乳剂作对比试验,认为该破乳剂适用范围广,环保安全,是替代目前化学破乳剂的一种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10.
高一区经过多年开发后,地层压力下降迅速,储层原油物性较开发初期发生较大变化,原油粘度上升,胶质沥青质含量上升,原油在地层中流动性变差,导致二次开发效果不佳。潜活性降粘冷采技术主要利用石油中间体的排泥功能及冷采剂的降粘作用,综合作用于产出液,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性,以便更好地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1.
金朝科 《内江科技》2013,34(1):98+65
胜科输油担负着管理区年产32万吨稠油的接转、处理和交接的生产任务。2011年5月份以来,草南联多次出现一次沉降罐内原油乳化严重、外输交油含水不稳、超标的情况,特别是在现河采油厂收回1#沉降罐后,单罐运行出现一次沉降罐乳化层增厚、溢流及交油含水大幅上升,外输油含水连续超标局面。本文通过开展破乳剂筛选实验,优选出了3#复配型油溶性稠油破乳剂,现场使用后,明显效果,在原油一次脱水沉降单罐运行的条件下,保持溢流含水4%以下,外输油含水2.5%以下,实现了顺利交油。  相似文献   

12.
原油物性的研究对稠油开采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毛8块稠油的原油粘度,相对密度,胶质,沥青质和含蜡量等进行了大量室内研究分析,得出原油物性规律,指导现场稠油开采。  相似文献   

13.
邢利娟 《今日科苑》2009,(12):27-28
为优化CA砂浆专用阳离子乳化沥青的配方设计和生产控制,本文在理论上初步解析了阳离子乳化剂的溶解与沥青的乳化过程,分析了乳化沥青的双电层结构及其ζ电位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影响阳离子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主要因素,对阳离子乳化沥青的乳化、破乳机理及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论述孤东油田原油脱水状况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脱水工艺、老化油、破乳剂和三次采油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对今后脱水工艺及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袁德雨  周晔  杨琪 《内江科技》2008,29(5):49-50
张店油田属高凝油油藏,原油含蜡量及凝固点高,且储层物性差,注水困难。本文针对张店油田欠注井层从油层物性、毛细管力、油层润湿性、注水温度等方面进行了欠注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找出了张店油田主要影响注水因素,储层岩石润湿性、高含蜡原油的结蜡及胶质沥青质沉积与毛细管力共同作用形成了张店油田注水难的现象,为油田增注及注水过程油层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草桥稠油粘度大、流动性差,同时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大量采用注降粘剂、CO驱等强化开采技术,导致采出液成分复杂,一次罐内原油乳化严重,增加了草南联脱水平稳运行的难度。通过优选高效原油破乳剂及最佳加药量,优化原油各项脱水工艺参数,实现平稳交油。  相似文献   

17.
莼菜(Brasenia Schreber J.F.Gmel)主产我国,为典型的名特稀优水生蔬菜之一,我国已有1800多年栽培利用历史。莼菜产品器官为幼嫩卷叶、嫩梢及花蕾,其外被透明胶质。胶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占胶质干重的27.4%~36.5%,其次为酸性多糖,占2.54%~8.65%。另外含有钙、铁、磷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油藏开采过程中沥青质沉淀和堵塞的问题,采用ST公司生产的固体沉淀测试系统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不同压力、温度和流体流动速度对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颗粒尺寸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低流速下,沥青质沉淀颗粒尺寸受压力因素影响不敏感;高流速下,随压力的增加沥青质沉淀颗粒尺寸变化幅度较明显,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温度越高、流速越低时,形成的沥青质沉淀颗粒就越小,并且温度越高沥青质颗粒尺寸随着压力变化的幅度也越小;(3)随温度的增加沥青质沉淀颗粒尺寸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4)沥青质沉淀颗粒尺寸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邵晓丽 《内江科技》2010,31(11):131-132
济阳坳陷原油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变化范围并不大,碳元素含量为81%~86%,氢为11%~14%,氧为1%~4%,镍元素含量明显大于矾含量,表明济阳坳陷的原油具有典型的陆相原油特征。原油的族组成以烃类为主,随埋深的增加,饱和烃增大,而芳烃和非烃+沥青质含量较小。在平面上,洼陷中心部分烷烃含量较高,而向边缘或凸起部分则趋向减少。原油中碳元素、氢元素含量随埋深的增大而增大,氧元素含量则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小,矾、镍、铁、镁和钠等金属元素的含量随着埋深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14-24
黄原胶类破乳剂的合成及其破乳特性;高压凝析气藏试井技术研究——以塔里木盆地牙哈凝析气田为例;油气回收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洁净煤技术的评价方法研究——以煤炭气化技术的分析与评价为例;中应变率下动静组合加载岩石的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