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是一个密闭的、复杂的系统。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优化是在油气田开发地面工程建设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固定的管线规格下,保证管线的外输能力,确保管线畅通无阻,解决产气量增加同消耗量不变之间矛盾,都是保障整个天然气集输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生产运行参数和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有效保证了冀东油田天然气集输地面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含硫天然气集输管网的防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硫天然气在矿场集输过程中极易产生腐蚀,酸性气田集输管网的防腐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含硫天然气集输管网的腐蚀机理,指出水的存在是含硫天然气产生腐蚀的前提条件,阐述了酸性气田集输管网的防腐工作包括管网选材、管网敷设、腐蚀监测、清管和检测、添加缓蚀剂、设置阴极保护。每项工作应结合工程实际,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普光气田具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特点。集气站投产后,地面集输系统相继出现堵塞问题,产生排液管线不畅、管线容器憋压、阀门无法正常开启等后果,不仅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给集输管线造成危害,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埋下隐患。本文首先剖析了堵塞物的性状,认为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的堵塞主要分为硫沉积堵塞和水合物堵塞两种类型。然后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指出了集输系统中易堵塞部位,提出了利用管线保温加热、清淤解堵、改善排液制度等多种措施,用于解决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ReO(Resource Optimiser)油气田生产系统模拟软件和Wellflo单井动态建模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模拟气田增压开采中天然气从地层到井筒、地面集输,直至外输的完整流程。分析找出管网系统中的"瓶颈"便于优化管网结构、提升增压机运行效率为动态调整区域增压开采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2023年6月6日,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的特高含硫气田——四川达州铁山坡气田全面达产,日产天然气400万立方米,并进入国家天然气管网,源源不断输往长江经济带,将惠及2亿居民。实现特高含硫气田“少井高产”开发的重大突破,这在十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长期以来,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一度曾超过70%与40%,触及能源安全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油田地面集输管网的技术方面进行分析,期望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油田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正1概述在油气集输处理过程中,经常因集输管网压力过高,影响着中转站的平稳外输,致使外输天然气外排。据调查统计,采油四区七队聚4-7中转站,每年因集输管网压力升高,天然气放空量就有33.9×104m3,这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环境还受到了污染,还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在2007年10月第二作业区四区七队中转站,安装了燃气发电装置。使用后不但节约了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缓解了网电用电压力,在实际生产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原油物性变化范围大、原油黏度高,采用SAGD开发方式其采出液温度高、含砂量大、且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蒸汽,依靠现有常规稠油地面集输工艺难以实现SAGD高温采出液正常地面集输。通过对SAGD高温采出液物性分析并根据在风城油田重32井区和重37井区开展的超稠油SAGD高温采出液地面密闭集输工艺试验研究,提出适应风城油田SAGD大规模开发地面集输工艺技术,即密闭集输,集中换热,控制集输压力避免闪蒸的集输工艺。  相似文献   

9.
气液分输是含硫气田集输系统主要采取的输气模式,不仅可减缓酸性介质对集输管线的腐蚀,更能极大降低地形高程对管网压力的制约。气田实际生产过程中,混输酸气在支线集气站经卧式分离器分离后,频繁出现压力波动,极大制约了支线末端井站产能的释放。本文根据元坝气田支线集气站压力波动现象,深入分析产生原因,并模拟分析、理论计算佐证,最后给出有效的优化措施,以实现气田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稠油在地面的管输和脱水处理对温度要求较高。根据开发区块的能源状况,加强伴生气采集处理,提高伴生气回收利用率,通过天然气管网实现集输大站和采油平台统一协调供气,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利用燃料结构优化技术优化,不断改进锅炉燃烧技术,减少烟尘等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加热炉效率,降低燃料成本。  相似文献   

11.
萨北油田集输系统普遍采用的是掺输工艺。随着油田开发后期地层产液舍沙量增大,在掺输过程中由于工艺管线运行年限的延长,大量的泥沙和垢沉积在掺水、热洗管线中,造成有效管径变细,最终导致掺水、热洗系统压力增高,液量不足,能耗增加,更进一步使集油管线结蜡、结垢。从更换下来的掺水管线来看,内壁结垢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管线堵塞的现象不断出现,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更换管线不但投资高,而且施工周期长、难度大。随着地面管线清洗技术的不断完善,对在用管线的清洗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各种清洗技术的综合评价,分析了各种清洗技术的利弊,为油田地面管线的清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含硫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冰堵的预测与防治是急需解决的难题,而目前在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仅有的方法也只是针对一般气井,而对于含硫气井的预测结果偏差就很大。本文通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有效且合理的预防措施。本研究成果对高含硫气田的水合物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蒋鑫  刘启国  苑珊珊 《内江科技》2011,32(7):132-133
高含硫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压力的下降,将会发生元素硫的沉积,堵塞孔道,导致孔隙度及渗透率降低,影响气井产能。本文根据元素硫溶解度与压力关系,利用气藏稳定渗流理论,建立了元素硫析出、运移、吸附及地层伤害的沉积气固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计算元素硫沉积对气井产能的影响。为高含硫气藏地层硫沉积及气藏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集输系统、油井管柱及地层(注水层或储集层)中的结垢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通常会造成设备损坏、管道阻流和产液量下降;同时结垢也增加了油井的修井作业量,严重者造成油井停产或报废。因此,结垢同腐蚀一样严重威胁着油田的正常生产。结垢给注水带来严重的危害,降低管道的水流截面积,引起设备和管道的局部腐蚀,造成地层堵塞等。分析注水井垢的成因及机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是从地下采出,通常和原油一起进入管网,经集输站库的分离、净化处理,进入供气管道系统。20世纪90年代之前,胜利管理局临盘油区的天然气几乎检测不到硫化氢,直到2008年在天然气中检测到舍量200mg/m3.临盘油区的天然气主要用作职工家属的生活用气和生产用气。硫化氢的存在给居民用气带来了严重危害,同时对设备、管道有很强的腐蚀性,缩短了设备、管线的使用寿命。临盘一矿压气站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经多方可行性调研、论证,2010年10月天然气脱硫装置正式投运,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巨大,严重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已经远超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油田已经迈入了开发中后期,油气集输系统的能耗越来越大,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油田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油气集输系统,然后结合相关资料和自身工作经验,对油气集输系统耗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实现油气集输系统节能减排提出了3点对策,以期降低油田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暖循环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换热设备的结垢影响换热效率;系统管网的腐蚀以及腐蚀造成的水质二次污染,管网末端散热器铁垢沉积、堵塞,影响散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主要探讨了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类型、构成和其选择以及布线原则,从而对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为以后对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日产量逐年下降,油井开发层位的变化,油层出砂、酸不溶物、腐蚀性物质等也在不断地增加,导致地面输油设备出现了平衡管结垢、叶轮孔道堵塞、平衡盘因温度高等原因而磨损严重,频繁渗漏.针对这些严重影响原油生产的突出问题,对目前的集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挖掘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潜力,改进和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以提高节能、低碳、清洁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石油工业生产既是产能大户,又是耗能大户,同时还是燃烧加热污染大户。目前,我国石油集输制热大多采用电加热、燃气加热和热泵加热。但传统电热装置在石油集输制热过程中能耗过高,老油田燃气短缺、燃烧排放问题以及单一热源热泵在一年四季中难以实现持续稳定制热,这些都是石油集输制热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障碍。况且,电力、天然气是宝贵的清洁能源,用宝贵的清洁能源实现石油集输过程中的低品位制热,这是对能源的浪费。本文介绍一种三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可以为石油集输提供清洁、高效的制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