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清《申报》以新闻、广告、评论和文学知识等多种形式传播着《牡丹亭》。这些报道涉及《牡丹亭》的舞台演出、曲本出版和戏曲禁毁等多种信息,具有内容丰富、文字浅显和传播快捷等特点,直接展现了舞台演出和曲本出版的情况,反映了沪上茶园和剧场、昆剧和昆班的盛衰变迁。报刊传播扩大了传统戏曲传播的途径,使《牡丹亭》走出了宫廷和厅堂,登上大上海的戏曲舞台。  相似文献   

2.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既是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又广泛流行于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区,成为华人华侨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之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保存有大量清末民初的粤剧文物,大部分为当时在北美的粤剧戏班所存,可能是目前海外中国戏曲文物所藏最多的博物馆。这些戏曲文物大多为粤剧服装、面具、饰品、布景、乐器、兵器、旗帜、布告等,其中六双清末民初跷鞋的发现弥补了国内这一实体文物的不足。介绍与考述海外戏曲文物是对传统戏曲文化研究的有益补充。这些戏曲文物对于了解粤剧发展史,探索戏曲艺术的历史渊源,梳理华人在北美的戏剧演出情况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河南电视台的招牌节目,《梨园春》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搬上电视屏幕,或保留舞台演出的基本模式,或突破戏剧舞台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及镜头组接的艺术表现,使得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观众能够在同一时段观看到相同的内容。相对于传统的戏曲剧场传播面的狭小而言,运用了现代技术手段的《梨园春》剧场堪称是一个“大剧场”。  相似文献   

4.
黄伟 《文化遗产》2013,(4):51-57
省港班对粤剧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剧目方面,传统"江湖十八本"逐渐淡出舞台,新编剧目大量增加;伴奏方面,西洋乐器大量引入,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音乐伴奏体系;表演方面,重文轻武,重唱轻做,唱腔艺术得到空前发展;舞美方面,现代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戏曲舞台,电光声色,各显神通;脚色体制方面,行当缩减,"六柱"盛行。作为粤剧城市化、商业化的产物,省港班因变革所造成的对粤剧传统艺术的巨大破坏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  相似文献   

5.
王欣 《采.写.编》2018,(2):178-180
戏曲的舞台传播就是戏曲通过一定的演剧场所而当场进行演出,以直接诉诸观众的一种传播形式.《汉宫秋》诞生伊始,便活跃于戏曲舞台,被广泛改编为各种地方戏曲,敷演至今.在近代,《汉宫秋》还被搬上话剧舞台.漂洋过海,走上了西方戏剧舞台.通过舞台戏曲表演,不仅是《汉宫秋》有效的、重要的传播方式,更可以挖掘其中被忽视的意义,进行二度创作,赋予此故事以现代的价值与意义,不断提升和丰富《汉宫秋》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粤剧排场是指由固定的脚色行当、锣鼓、音乐、身段、舞台调度组合而成,用来表现特定的情节或情境的表演片段。作为粤剧传承的核心内容,排场在粤剧的编剧、表演和演员培养中都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特别到了清代,粤剧提纲戏编演中大量使用排场,使得粤剧排场在提纲戏的编写和表演中都形成了一定规律,与此同时,提纲戏的表演生态也影响着排场演出,使得熟识排场成为了许多粤剧演员"扎起"①的重要因素,成为了粤剧演出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也影响了现代粤剧发展。总结粤剧排场在粤剧提纲戏编写、表演中的运用规律,可为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戏曲演出是清代宫廷文艺的重要内容。为彰显国力,适应宫廷礼乐的需要,清代内廷修建了多座大戏台,编写了大量内廷大戏剧本。《封神天榜》等宫廷大戏在演出中有意识地适应大戏台的结构、构造,在演员出入方面增加了洞门、傍门,在舞台呈现方面增加了场楼、高台等表演台面,并以天井、地井供演员出入或呈现各种砌末,从而拓展了舞台表演空间,强化了舞台效果,形成了恢弘壮阔的宫廷气象。但文本对舞台的依附与迎合,提高了内廷演剧的人力、物力成本,造成了忽视情节展现和人物个性塑造的不良影响;在国力衰微时,其剧本难以直接搬演,需要对情节、场面进行删减,因而对其流传造成很大制约,使其在同题材戏曲中相对孤立,以至于其文本和舞台技艺对后世的影响都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8.
《文化遗产》2008,(4):24-34
浙江昆剧团新编历史剧目《十五贯》是1950年代最重要的戏剧作品,通过原始材料的重读,可以确定目前流行的改编本于1955年冬成型、1956年元旦首次公演。但这并非《十五贯》唯一的改编本,国风昆苏剧团1953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改编并且演出该剧目,通过对现存三个《十五贯》早期剧本的对比可看到通行本《十五贯》的改编得失。而《十五贯》改编的深远意义,也需要从超越剧目甚至昆曲这个剧种的立场解读,《十五贯》的成功为大量以"清官"为正面主人公的传统剧目赢得了重登舞台的机会,为传统剧戏曲在当代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许多优秀人物通过戏曲艺术的演绎,得到长期而又广泛的传播。本文以宋代包拯和元代姚天福为例,通过两人在传统戏曲剧目中所占份额的对比,以及戏曲艺术对他们形象的进一步突出、夸张、放大,阐述了传统戏曲对历史人物传播的特殊作用和贡献,并提出加强新编戏曲历史剧创作演出对树立正能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电视文艺节目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电视戏曲片,如上海的《西园记》、《孟丽君》,江苏台的《莫愁女》,中央台的《香罗帕》,河南台的《秦雪梅》、《红柳绿柳》等。本文只拟就中央台录制的京剧《燕燕》和上海台录制的沪剧连续剧《璇子》谈一点对电视戏曲片的看法。戏曲艺术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文化精粹。在戏曲演变形成的漫长年代里,它的演出场所由露天野台、勾栏瓦肆、红氍毹直到现代化的剧场舞台,戏曲通过种种演出场所与各阶层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它以自己独  相似文献   

11.
以往学术界认为,中国传统戏曲具有娱乐人群、高台教化、写意性、综合性和以行当演人物等特点。事实上,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历代于城乡戏台上表演的观赏性戏剧(杂剧、传奇、地方戏等)和在民间底层祭祀民俗活动中演出的原生态戏剧(赛戏、傩戏、目连戏等)。上述所概括的传统戏曲特点,只能适用于观赏性戏剧,而不能涵盖祭祀性戏剧。本文以山西仪式剧为案例,从演出生态环境、演出目的、演出场所、如何饰扮剧中人物和所综合的艺术手段等方面,来说明仪式剧演出主要供神灵享用,在娱神之余亦可娱人;演出场所除在固定的神庙戏台外,还可作流动性演出;装扮剧中人物不必通过行当,而由村民直接饰扮,并多为世袭制;融合的艺术手段较少,综合性不强。因此对全面的中国戏剧特点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戏曲舞台受影视艺术和各种外来艺术的冲击。不太景气。但是小百花越剧团带着《红丝错》、《陆游与唐琬》、《西厢记》和几个小戏进京演出,轰动了北京城,场场客满,台台叫好,被一些报刊称之为“小百花现象”。  相似文献   

13.
《十五的月亮》取材于航空部黎明机械公司职工业余文工团的舞台演出。现将摄制过程简介如下: 《十五的月亮》这幅作品,是在演出结束后拍摄的。根据主题的构思,为了使画面简洁,突出主题,显示舞台摄影的特点,在摄影构图上,我强调了对人物的用光和画面的表现形式。1.以单灯勾划人物的轮廓和投影。2.画面以暗黑调为主,这样既表现了画面的空间感又消除了舞台上其它物体的干扰。3.使画面中的人物有露有藏、有虚有实,亮暗对比、相互呼应,以变化克服人物与投影的重复,以明暗求人物在构图形式上的和谐统一。为达到上  相似文献   

14.
《明一统志》载:"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楚,虏负刍,明年置庐陵、安平、新淦三县,属九江郡".秦始皇废分封诸侯,立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郡.公元前222年,王翦踏平楚国后,九江郡(郡治在今安徽寿县)管辖着新设立的庐陵县(今吉安市部分地域)、安平县(今安福地域)和新淦县(今樟树地域)."秦郡县天下,厥有庐陵","庐陵"由此浮出历史的水面,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广播戏曲节目的听众人数急剧萎缩。本文分析了戏曲广播和戏曲舞台演出的发展现状,并就戏曲舞台艺术广播化呈现的选材、制作及吸引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戏曲作为一门舞台表演艺术,与小说等其他文体有着艺术本体上的差别。将小说叙事转化为戏曲叙事,与其说是两种文体之间的转化,不如说是文学与表演两种艺术门类间的转化。在《聊斋·庚娘》的戏曲改编中,戏曲的舞台时空特性、作为角色扮演中转机制的"脚色制"、演员的表演技艺等等舞台性因素在小说叙事的"戏剧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小说叙事不得不做出符合戏曲舞台规律的调整。中国戏曲是极重视表演的戏剧品种,舞台因素对于戏曲叙事的影响十分显著。已有的小说、戏曲研究,往往忽略了戏曲作为表演艺术其舞台叙事的独特规律,以戏曲为本位、回归舞台的戏曲叙事研究尚待强化。  相似文献   

17.
刘慧 《东南传播》2022,(3):74-78
当代以来,黄梅戏版、京剧版和粤剧版《白蛇传》相继被搬上大荧幕,同一题材不断推陈出新,展示出经典民间传说的永恒魅力。这三部戏曲电影通过异类视角,对人性进行深入思考:白素贞由蛇妖经“女华佗”变为人间贤妻,许仙由懦弱动摇的负心汉变为痴情刚烈的书生。黄梅戏版《白蛇传》侧重于人妖之恋的虚幻、京剧版《白蛇传》的着眼点是对残酷压迫的反抗,粤剧版《白蛇传·情》则是对尘世凡人悲婉凄绝爱情的歌咏。三部戏曲电影对“白蛇传说”的重塑,既继承传统,又有一定创新。这些不同的演绎,既是不同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也折射出当代戏曲电影各时期美学追求、再现机制和文化认同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审音鉴古录》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第一部专门的导演著作",在戏曲批评领域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从"戏'的戏曲观与文人对戏曲研究领域的拓展"、"文人的雅正思想与昆曲的规范"、"精妙的昆曲舞台艺术演出论"、"重视演艺成就的进步的演员价值观"四个方面,论述作者戏曲审美思想及该书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戏曲故事是产生于80年代初期 ,是广播戏曲处于低谷中的一种探索。90年代中期随着广播文艺政府奖评奖的促进 ,创作上又开始兴旺起来。三年中经历了四次全国性评奖 (三次政府奖 ,一次学会奖 ) ,评奖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作品 ,例如 ,川剧故事《刘氏四娘》、湘剧故事《哑汉驮妻》、川剧故事《田姐与庄周》、曲剧故事《烟壶》、评剧故事《大森林》、黄梅戏故事《徽商情缘》、越剧故事《舞台姐妹》、《新孔乙己》和粤剧故事《卖油郎与花魁女》等。几年来 ,在100多个参评的戏曲节目中 ,获一、二等奖的只有9个 ,数量偏少。未获奖的节目其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水浒记》、《蜃中楼》和《琵琶记》这三种日译作品的译文特点和翻译方法出发,考察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如何了解中国戏曲,如何学习白话文和戏曲知识,为探讨江户时代接受中国戏曲的文化背景,梳理一些头绪。自十七世纪后半期至十八世纪初日本掀起"唐话学习热潮",不少日本学者以小说和戏曲为研究资料,热心学习白话文学。他们几乎没有机会看到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只得阅读文本,但是他们学习中国戏曲,甚至借用净瑠璃和歌舞伎的形式来加以翻译;就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来说,中国戏曲作品也是值得阅读的叙事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