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关键任务。教师在引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应找准概括时机,教会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在遵循学生年段特征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语文教学不能为讲课文而讲课文,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课文既然是“例子”,那就要求教师们把它当作“例子”来教,让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使之掌握概括的方法,笔者有意识地在课文概括上下功夫,用好用活这个“例子”,认真筛选课文最有价值的概括点(或篇或段或句),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研讨,从而掌握其规律。比如教学唐弢的《琐忆》时,我把概括七件小事作为  相似文献   

3.
板书设计的内在依据,也就是制定教案过程中设计板书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应依据以下几点来设计板书: (一)明确的目的性中学语文教学是以各自独立成篇的文章为单位进行的,每篇课文或每课时的教学目的,都应该是明确的,切合实际的。由于课文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教师的特长的不同,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同一课文的教学中使用不同的教法,但不管什么教法,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中,板书与讲述既要紧密结合,又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样才能配合讲述的需要,也才可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概括的准确性板书设计既然是课文的“文眼”,就要在设计中精心画“眼”,画出“眼神”来。所谓概括的准确性,就是要在板书设计中,充分体现课文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学生实际可能接受的知识的结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语法和词汇,单纯强调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不对的,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背课文,有的教师建议学生大声地说出来,试想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学生能大声说出来  相似文献   

5.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一般要求做到意思准确、语言通顺、简明扼要。利用文中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因此,教师可利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利用关键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生概括能力的要求是:低年级,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课文内容,能正确地回答问题;中年级,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高年级,学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简要复述和缩写课文等。概括能力同阅读能力关系密切,并且互相促进。结合阅读教学培养概括能力,要从  相似文献   

7.
《黄继光》是本册教材最后一组的讲读课文。这一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有顺序地记叙事物。要求在第三组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条理性。课后作业第1题的四个问题是按课文四段设计的,它不仅有利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还提示老师要抓住战斗的经过顺序安排教学步骤,组织课堂结构。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议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进行归纳段落大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课文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9.
下面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一个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对于这个自然段的教学,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的:她先让学生自由轻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用最短的句子概括本段的两层意思。学生读后这样概括:“这一段先写海水的色彩异常美丽,后写海面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在此基础上,师生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教育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也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思维困扰,深层开发学生的心智,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教学效果亦随之提升。语文教师要生动幽默地表述课堂知识,有效概括课文知识,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全面分析,以艺...  相似文献   

11.
张鳞钰 《广西教育》2012,(21):29-30
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训练,加强指导,使学生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基础,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2.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多年来一直为语文教材编者所看重。说起《春》,我相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熟练地说出概括课文重点内容的那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因为《教学参考书》就是这么“图”的。实际教学时,绝大多数教师也是沿用这种概括方法来引领学生学习的。记得曾有机会在一所学校里听三位教师教这篇课文,都是按着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理清了文章思路,都是按照顺序用五幅图概括绘春部分的具体内容。虽然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法几乎完全相同,很难看出哪位教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听完课后,我曾有过一个…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训练,加强指导,使学生能够通过精练的概括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而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概括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要求比较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基础,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无论是概括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的意思或一篇文章的中心,都要概括出实质性的内容。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也正是由于概括思维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是以形象概括见长的原因。一篇文章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不容易的。概括思维的培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整体认识课文是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一种表现,是学生思维灵敏性的反映,对于学生将其认识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大纲要求:“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的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教给学生整体认识课文的方法。 1、综合段意认识课文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然后将各段段意综合起来,就可整体地认识课文。比如,在小语八册《西门豹》的预习中,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听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进行这种训练的机会比较多。如:讲读课文时,小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都比较差,即使概括出来  相似文献   

17.
拨叶见山。有些课文的题目语义含蓄深刻,学生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理解了表层意思就以为懂了。如果教师能出乎意料地拨开障碍学生思维的叶,就能使学生看见体现课文深层含义的泰山。如教师问:“课文题目是《窦娥冤》,那么窦娥冤在哪里呢?”不少学生轻轻一笑:“还不是冤在被杀?”教师:“窦娥有四大冤,她含冤被杀只是其中的一个,大家读课文,看谁能把另外三个也找出来。”教师的点拨出乎学生的意料,去掉障目之叶后,学生思考的视野开阔了。最后概括出四大冤:一冤被父亲当作抵债之物到蔡家当了童养媳;二冤由蔡婆作  相似文献   

18.
第一组课文,连同“看图学文”共五篇,训练重点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基本要求是:1.掌握字词;2.读懂每一句话;3.能概括段落大意;4.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怎样才能做到这些要求呢?第一步,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得到初步印象。第二步,精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弄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读一层,想一想;读完了,再想一想,以加深印象。第三步,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抓住课文  相似文献   

19.
一、整体认知,初步理解全文教学伊始,教师就应通过让学生说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文的概括认识程度,使他们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性认识。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其有联系有全局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而且学生有了对课文的整体性认识。这...  相似文献   

20.
小语九册教材经过改编以后,每一组都围绕一项语文基本功训练,安排三种类型的课文,而且都按照讲读、阅读、独立阅读的顺序排列,以较好地体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条件。在一组课文的教学中,要按照三类课文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从第一类到第三类课文,教师的讲解因素一类比一类减少,对学生自学的要求一类比一类提高。下面以第八组三篇课文的三个代表段为例,谈谈怎样体现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