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理论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理论存在着西化、忽视课程政策的研究、远离课程实施者等问题,笔者认为应构建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重视课程政策的研究;提升课程实施者的课程素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兴起期和勃兴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课程政策的内涵;2.课程政策的过程;3.课程政策的价值分析;4.课程政策的影响因素;5.课程政策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研究方法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中存在着三大亟需克服的理论障碍--课程研究领域长期忽视课程政策研究;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决策者之间存在着两种文化的樊篱;课程理论与政策理论之间表现出游离状态.而消除理论障碍的策略在于:拓展课程研究的政策领域、认清课程政策的中介价值;实现从单纯的教育研究者到政策型研究者以及从纯粹的教育决策者到研究型决策者角色的转变;加强课程理论研究的实践问题取向与政策取向;强化课程政策制定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纵观西方的课程政策研究,人们过多地担忧课程政策的技术层面;而在当前课程政策的辩论中,政策技术层面的关注胜过了政策本质的探讨.在爱尔兰,至少课程政策的广泛影响仍然在研究当中,结论是,政策研究未被理论化,这种理论上的真空主要归咎于泰勒基本原理.但是,终极意义的合理性并不受课程的影响,课程政策周期的研究,构成了课程研究的宽度.课程政策研究中存在最严 '重的问题是缺少对于课程政策分析的启示,爱尔兰的课程政策研究即是证明.在寻求新课程理论本原的过程中,政策研究的领域显现出巨大的潜力.而课程政策周期总是与政治策略的全过程有关,尤其在格里森和波尔等人关于构建课程政策周期的研究中,课程政策研究作为理论的可能性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5.
课程政策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至上世纪70年代始受到科斯特、沃克和博伊德等人关注,90年代艾尔摩和赛克斯提出的概念框架则标志着课程政策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正式领域的诞生,但随后仍发展缓慢,这与课程研究的科学传统以及课程政策研究自身薄弱的理论架构有关.就已有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关涉课程政策的影响力量及其权力变化、课程政策与实践的关系、课程政策的公共利益功能等方面.而课程政策文本和情境的关联、课程政策工具之可行性、课程政策的比较视角等研究则相对欠缺,亟待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表、1901个班级课程表和课后服务项目表的分析发现,存在国家课程实施欠规范、三类课程界限不清、课程设置基础不牢等问题。使用实践逻辑理论分析这些问题,发现其造成原因是:课程新政策新要求导致场域规则变化,而学校课程管理者重视不够;自身课程理论素养缺失导致资本存量匮乏,而学校课程管理者意识不到;以陈旧的工作实施方式方法惯习应对新要求新变化,学校课程管理者应对不力等。突破学校课程“三表”存在的问题,需要增强学校课程管理者政策意识,提高课程实施者课程素养,创新课程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7.
课程运作机制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目前,课程运作机制研究的价值取向走向民主、协商,运作机理走向科学、规范,支持系统走向健全;研究呈现出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研究、割裂式研究走向系统研究、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课程政策的文化抵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政策有无文化抵制是课程政策是否有价值的前提.如果一项课程政策没有任何文化抵制发生,这项课程政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如果课程政策存在文化抵制,全面研究课程政策的文化抵制,辩证看待及有效克服课程政策的文化抵制并努力完成对课程实践的文化重建便成为课程变革中的重要任务.课程政策的文化抵制研究在课程研究领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全面把握其现实状况,完成其理论建构,深刻反思其方法论,是当前课程政策文化抵制研究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9.
进行学校课程开发,使教师从原有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学校课程开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在学校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决定学校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素养与学校课程开发之间的差距1.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长期以来,课程研究在我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育理论方面,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以致大部分教师的脑海中只有教学的概念,很少有课程的概念。2.教师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技能欠缺。我国的师范教育侧重学…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兴起期和勃兴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课程政策的内涵;二是课程政策的过程;三是课程政策的价值分析;四是课程政策的影响因素;五是课程政策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研究方法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