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是一门对数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未必能理解。这是因为师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悬殊的缘故。若教师站在自己的思维高度讲解题目,那就无异于做“无用功”,将收效甚微。教师的讲解越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越易被学生所接受。老教师通过教学积累的经验能较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新教师可通过多批改学生作业、试卷,和学生面谈等途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寻求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契合点。具体的宜棉铬略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活动单"导学中的问题是学生建构物理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思维的重要载体.教师精心设计的由一系列相关问题组成的"问题链",可以把学生的讨论引向课堂探究活动的核心.通过新授课型和复习课型的"问题链"设计示例,进一步阐释了"问题链"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坡度与层次性,并能引领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深度逐步走向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与实际语言应用结合不密切,教学没有从学生的实践应用和认知水平出发,仍旧是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解为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当以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而高阶思维能力作为一种高层次认知水平及心智能力,属于综合运用分析、评价、创造思维的能力。而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部分以科学实验演示和理论讲解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引导及培养,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尝试着通过科学问题探究的方式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在问题思考中不断发展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发展。本文将立足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视角,对小学科学问题探究教学展开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当以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而高阶思维能力作为一种高层次认知水平及心智能力,属于综合运用分析、评价、创造思维的能力。而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部分以科学实验演示和理论讲解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引导及培养,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尝试着通过科学问题探究的方式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在问题思考中不断发展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发展。本文将立足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视角,对小学科学问题探究教学展开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元二次方程销售问题启示学生难点问题、易错问题的讲解需"理解学生,精准扶贫".了解学生学习数学难点知识的思维障碍,精准发力攻克难点;了解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基础,精准把握讲解的起点;认识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特征和认知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解决学生的困惑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问能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憧憬,让我们敞亮。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演,而不是导演,学生依赖于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连串问题来学习。然而,学生知识基础存在差异,教师主观的设问和讲解,很难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以及符合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主动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也就是让学习循着真实的问题出发,一路经历好奇、犹疑、深思,直至惊喜。  相似文献   

8.
兰英霞 《甘肃教育》2020,(2):119-119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就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阅读能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能通过阅读教学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水平,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思维是认知的核心,元认知是思维的重要监控成分。因此,数学问题解决是元认知开发的土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系统的有效构建以及问题系统的有效解决,能开发学生元认知,训练思维,提升认知水平,也能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领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能直接找到答案,需要靠自己认真思考或教师启发,凭借语言文字去思考,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受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一些课文不能自读自懂,更不能领悟,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仍不能排除教师的讲解,而教师的讲解,不是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通过讲解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启发,为学生的思维架设桥梁,为领悟扫清障碍,让学生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通过多…  相似文献   

11.
讲解是体育教学中语言法的主要实施手段,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讲解使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动作名称、方法、要领和要求等,以指导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技术、技能和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准确的、完整的了解所学技术动作的全过程,并提高其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体育思维。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决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靠教师下达思维指令就能持续发展的.那么,究意怎样才能促使学生数学思维不断向前发展呢?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合理变换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需求,使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水平产生冲突,通过认知冲突来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本文就从四个教学案例出发,通过合理变换数学问题情境,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从而达到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所谓“五步”——即阅读、讲解、评议、延伸、练习,是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方式,自始至终贯彻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阅读要牵制学生思维、讲解要引导学生思维、评议要调动学生思维、伸展要拓展学生思维、练习要发挥学生思维,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去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是数学教学的至真追求。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探究情境、提供问题支架,驱动学生自主建构框架,发展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5.
1讲解法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的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语言的艺术水  相似文献   

16.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是指在理解知识本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涵养,发挥学习主体的多元性,发展、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研究学习路径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理念:能帮助教师读懂学生、了解学生思维;引导教师挖掘知识内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数学教学实际效果;促进知识的个体和社会建构.结合吴正宪《"比"的认识》一课发现,教师通过解读知识本质,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分析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数学情境、搭建问题支架、借助思维导图等方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学习路径实现深度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一、概念教学最重要目的: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备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了解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他们的经验世界,才能在讲解概念时让他们对新旧知识产生思维冲突和碰撞。可采用探究式或者开放式的问题揭示学生的想法。比如,讲解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时,为了让学生明确水解的过程和本质,设置开放式的问题组,通过探究解释概念原理。  相似文献   

18.
刘希英 《天津教育》2022,(22):186-188
<正>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能力,尤其体现在英语学习中。英语教师通过这些内容来调整和控制课堂教学,按照思维规律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确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品质。而高阶思维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在教学目标分类中主要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其能力主要是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逻辑性思维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在作业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深刻理解不同单词和句子之间的联系,可以加深英语知识的学习强度,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工程制图练习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的子课题。1 引 言众所周知,工程制图是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教师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讲解后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的能力得以极大提高,故课后练习是工程制图非常重  相似文献   

20.
数学解题是数学课堂的主要呈现形式之一,解题的过程就是消除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各种差异,直至将条件转化为结论的过程,即矛盾转化的过程.而数学矛盾的转换离不开人的干预,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要使学生的数学转换有效,必须符合转换规律,此时教师对学生思维指向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思维原则是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明确思索方向,用尽量少的思维活动换取尽量大的思维效果.而我们的学生碰到一些综合程度比较高的数学问题时,由于认知结构有限,思维层次不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很难马上找准问题的突破口,更无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而苦恼.所以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已是迫在眉睫.基于现状,教师如何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怎样自觉遵循思维原则,以提高思维的水平和效率.本文就以下几个思维原则结合教学实例来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