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I0018-I0018
昨天,一款为航天员训练及太空飞行期间饮用专门设计的功能饮料配方实现了专利转让,配方转让后将投入生产,预计明年普通百姓将可以和航天员一样喝到这种功能饮料。此次转让的功能饮料配方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应“神七”任务要求而研发的,含有钾、钠、钙、镁等电解质,成分与人体体液相似,饮用后能够迅速被人体吸收,及时补充人体所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使体液达到平衡状态,主要针对航天员在训练及出舱活动期间体能消耗大、体液丢失、需及时补充体内电解质的情况,饮用功能饮料后可尽快恢复体能,在航天员出舱活动及正常返回后的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运用,运动员双方要进行对抗性比赛。激烈运动以后,运动员大量出汗,体内的水分流失,那么体内的电解质也就减少了,体能无法恢复。所以,篮球运动员在运动之后要及时的进行补充。运动型饮料就是根据人体在剧烈运动以后电解质会减少的特点,而配置的专门性的功能饮料。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很多人都以身体流汗的状况,来决定水分补充的多少,而且,大众传播媒体中,有关运动与水分补充的广告内容(运动饮料、含钙饮料、维生素饮料等),也会影响到一般大众的水分补充观念。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与补水进行研究,以期明了运动过程中流汗的原因,并进一步了解补充水分的正确时机与方法。这对于一般健身者和运动员来说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含岩 《金秋科苑》2013,(8):112-113
“早晨起床后喝杯水”这一健康观念大家已不再陌生。洪忠新表示,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非常必要,晚上睡觉时,人体会通过皮肤、呼吸消耗大量水分,身体会处于缺水状态。起床后喝水可及时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但是,应该喝什么水却众说纷纭。白开水、蜂蜜水、淡盐水、电解质饮料……究竟哪种对身体最好呢?  相似文献   

5.
王国初 《科教文汇》2009,(11):281-281
赛艇运动是以有氧能力为主的耐力性体能类项目,糖的有氧代谢在其供能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赛艇运动员在运动前、中、后进行合理补糖,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延缓疲劳的出现和加速技能的恢复,补糖对赛艇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篮球运动项目的能量代谢特征入手,从而分析了篮球运动员的疲劳诊断,提出补充糖、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和电解质、维生素、碱性物质、肌酸等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徐斌 《科技风》2012,(21):195+204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的人喜欢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做登山运动。到底登山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开展登山运动呢?于是,笔者开展了"登山与人体健康"的探究活动,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到登山运动是一项有益身心的运动,登山可以调节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衰老,提高意志品质都有明显作用。可以明显提高腰、腿部的力量。但登山前要注意做好准备运动,登山的强度不宜过大,登山后要适当做好放松运动。登山后要重视饮食的调节,多吃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要适当选择含电解质、维生素的运动饮料协同补充水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登山锻炼,我们的身体都会越来越健康的。  相似文献   

8.
正流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懂得食用过多的糖会影响身体健康,于是各种无糖饮料应运而生。很多人觉得这些标注零焦耳的饮料不含糖,可以放心地喝。无糖饮料真的更健康吗?真相:通过对比含糖饮料和无糖饮料上的标签可以看出,含糖饮料配料中加入了蔗糖(白砂糖)、果葡糖浆或高果糖玉米糖浆等,而无糖饮料采用的是代糖,加入的是阿斯巴甜、甜蜜素、食用糖精、安赛蜜之类的甜味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糖量摄入与运动MDA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16名运动员,按照年龄、体重、运动级别随机划分成高糖摄入实验组和对照组,补充前后一个月分别进行功率自行车测试,测试总功,对运动员的RBC-GSH-PXRBC-SOD及血浆MDA的含量进行测试,分别测定不同高糖量摄入运动组和对照组中运动员机体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运动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功、总功/LBW较补液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摄入蔗糖后,安静时RBCMDA的含量两组间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运动后即刻RBC-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后水平(P0.05)实验组运动后RBC-SOD含量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RBC-GSH-Px含量较运动前有明显提高(P0.05)同对照组无差异;摄入蔗糖后实验组RBC-GSH-Px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糖量摄入增强运动自由基的代谢水平,提高了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抑制运动引发的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王传军  赵利 《内江科技》2008,29(2):39-39,16
田径跳跃类项目的运动员营养与补充有其特殊性,适当补充糖、水、铁、维生素等营养素,增加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营养保健品,有利于运动员训练期间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能。  相似文献   

11.
唐末宋初,人们炼火药时,无意中发现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硝石,它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水温下降甚至结冰。于是,人们将糖、香料、水放入罐子中,再将罐子放在一个盛有水的大盘子上,不断向大盘中加进硝石,结果罐子里的饮料就冻结了。这种冰冷饮料,吃起来香甜冰凉,是皇室贵族夏天的高档享受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人可能会在运动后或疲劳时喝功能性饮料。近年来,种类繁多的功能性饮料以"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恢复体力"为卖点,吸引众多消费者青睐。不过,美国一项研究称,功能性饮料比碳酸饮料更有害健康,即便只喝一罐也可能引起血压和心率变化。美国特拉维斯空军基地医疗中心研究人员把18名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饮用市场上可买到的32盎司(907克)功能性饮料,饮料含320毫克咖啡因、108克糖、牛磺酸、人参等;另一组作为参照组饮用等量  相似文献   

13.
鲁建清  满维祥 《内江科技》2009,30(12):32-32,51
糖是运动过程中的三大能源物质之一,对于运动能力的维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体内糖的储备情况对于运动时间的维持,提高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运动前和运动中合理的补糖,可延缓中枢疲劳的出现;运动后,补糖90min后,中枢神经5-羟色胺(5-HT)含量增高,可加速中枢疲劳的产生,兴奋性减弱,抑制加强,糖原合成加强,提高机体内糖的储备。上述的研究对竞技运动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胜利滨南油区采用注水开发,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补充能量,保持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和采油速度。经过多年的开采,已进入“三高“采油阶段,我们结合实际树立了“注足水、注好水“的观念,充分发挥水井的驱动能力,实现挖潜增效。为此,分析影响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因素,有的放矢治理好水井,实现“注足水、注好水“,为油藏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如大量饮用,还会增加肾脏过滤负担,影响肾功能,而  相似文献   

16.
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产物,世间万物都与水息息相关。特别是人类每一天都要靠水来补充身体的生理需要。水与人类唇齿相依,它伴随着人们从生到死。人类迈向21世纪时,新的健康理念启发我们科学的生活,那么新世纪我们该喝什么样的水呢?当今市场上各种水和饮料品种繁多、五花八门,让人们目不暇接,像什么蒸馏水、纯水、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饮品的营养价值与安全性更加重视.传统的食品工业主要增加甜味吸引消费者,往往加入大量的糖,对健康引入了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蛀牙等损害.新型号称无糖的饮料应运而生,其实是加入了阿斯巴甜.  相似文献   

18.
最新研究显示,日常饮用无糖饮料的成年人在65岁以后更容易增加腹部肥胖,同时还更容易患上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 为了对抗肥胖症,很多成年人试图通过使用甜味剂或人造甜味剂来减少糖类的摄入.之前的研究显示在过去的30年间,人造甜味剂和无糖饮料的摄入有所增加,然而在同一时期肥胖症患者也呈现急剧增加.而很多调查无糖饮料消耗和心脏代谢疾病的研究都关注于中年人和更年轻的成年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内蒙古重点发展绿色产业牛羊肉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和测试牛羊肉补充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运动饮料中功效因子的概念、功能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文献搜集整理,从而进一步分析运动饮料功效因子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找出运动饮料功效因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今后运动饮料功效因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