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论点型的题目:1、理解英雄2、遍地英雄3、感受英雄4、英雄无悔5、莫以成败论英雄6、平凡英雄的礼赞7、英雄者,勇士也8、英雄无名满人间9、英雄甘为梦想痴论题型的题目:1、英雄与枭雄2、英雄如是说3、此英雄非彼英雄4、英雄挽歌5、英雄,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6、英雄成长记7、草原英雄8、悲剧英雄比喻型的题目:1、脱去“英雄”的帽子2、海夜上的星光3、英雄——心灵的明灯4、勇气之花的培养5、山与塔的顶端6、英雄的五味人生7、英雄的帽子和鞋子8、英雄是朵云引用型的题目:1、英雄一去兮不复返2、独怆然而涕下3、遍地英雄下夕烟4、浪花淘尽英雄5…  相似文献   

2.
向英雄学习始终是少先队工作的优良传统。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用英雄的精神引领,在学英雄活动中成长,这是英雄教育的本质。为此我校始终注重打造"英雄中队",希望"英雄中队"将先锋、英雄、模范、榜样这些光荣的字眼,树立成一个个红色路标,为少年儿童的人生导航。这里以"刘洋中队"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开展向英雄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李东 《辅导员》2011,(1):26
少先队开展"英雄中队"创建活动56年来,从"一支独秀"到百花齐放,"英雄中队"成为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如何搞好"英雄中队"的衔接,开展好"英雄中队"的传承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一、珍惜"英雄中队"的光荣名称喜欢英雄、崇拜英雄是少年儿童的特点,要想让少年儿童学英雄,首先必须了解英雄。用英雄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就有歌颂英雄的传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不乏对英雄的书写与歌颂。其所表现的英雄有先祖英雄、社稷英雄、贵族英雄、平民英雄等,其书写特征主要是用铺排渲染气氛,烘托英雄形象;故事情节缺失;创造出了意境美、雄壮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中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面对时代变迁,我们要明晰在英雄教育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在承继的基础上更新英雄教育理念,搭建起英雄教育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英雄主义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6.
失败的英雄     
朱玉强 《小学生》2007,(10):23-23
心目中的英雄:我的父亲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何谓英雄?这个话题从古至今都没冷过。英雄是被需要的:舍生取义、保国卫民的是英雄;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是英雄;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是英雄;扶危助弱、解困救难的是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拯苍生于倒悬的也是英雄……追寻英雄成长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和见义勇为、不求索取的优秀品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谢淑芳  李东 《辅导员》2011,(10):18-20
以用英雄的名字命名,用英雄的精神引领,在学英雄活动中成长——这是少先队"英雄中队"所折射出的丰富内涵,更是"英雄中队"集体展现的独特魅力。"英雄中队"将先锋、英雄、模范、榜样这些光荣的字眼,树立成一个个红色路标,为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8.
王廷义 《作文》2022,(47):33-37
<正>主题阐释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而英雄是人民的优秀代表。对历史的铭记、对英雄的崇拜,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新时代的英雄,或是危险时刻挺身而出的人,或是平常日子里鞠躬尽瘁的人,或是拥有一颗无私奉献之心的人。我们只有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只有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相似文献   

9.
重释革命样板戏叙事结构中的英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叙事学的结构/功能规则,样板戏叙事结构中包含着六个英雄模式,依次是:隐性英雄、显性英雄、准英雄、亚英雄、反英雄、泛英雄。这些英雄模式在叙事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和功能,它们的解读将有助于我们顺利进入样板戏的内在话语结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明确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区分两种对立的英雄观,回答了"谁是英雄"的追问.面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所面临的英雄含义模糊化、英雄历史作用虚无化和英雄现实意义淡化等多重挑战,必须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立场、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英雄主义教育、重视对本民族英雄精神和相关文化产品的宣传,弘扬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  相似文献   

11.
张承志文本中的死亡话语表现在草原场景、红卫兵情景和伊斯兰教宗教语境三个方面。他的英雄之歌是在依恋着英雄、追寻着英雄、怀念着英雄的时侯,再一次为英雄的引吭高歌,这高吭是激昂的赞歌,也是感伤的挽歌,更是张承志与自己理想中的英雄之梦的庄严告别。  相似文献   

12.
迪斯尼倾力打造的动画大片《狮子王》和《超能陆战队》承载着浓厚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从英雄成长、英雄合作、英雄斗争、英雄救赎及自我救赎四大方面来比较两部影片中英雄主题,揭示了20年来美国英雄文化和英雄主义变迁和继承。  相似文献   

13.
英雄概念是具体的、历史的、民族的。英雄就是那些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为了国家的自立、安全,为了社会的发展、强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目前,青少年崇尚英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与困境,如中学课程标准与教材方面崇尚英雄教育方面存在缺陷,有关英雄的出版物严重匮乏等。为此,应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层面对青少年进行崇尚英雄教育,如通过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以及戏曲、电影、展览等多种形式,榜样宣讲、参观学习、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途径展开。党和国家高层要高度重视英雄、宣传英雄,这对进行青少年崇尚英雄教育,具有重要引导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英雄的主体、生成、价值以及如何学习英雄等做出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既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指明了英雄来自人民群众,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明了英雄的生成逻辑。习近平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明确了英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价值,提出了新时代捍卫、宣扬、学习英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利用大众传媒等多种手段宣扬英雄、英雄人物事迹学习宣讲常态化等现实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5.
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无奈的一句话了。更无奈的是这句话还出自英雄之口。能称得上英雄的人自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正是这过人之处将英雄与凡夫俗子区别开来,可是凡夫俗于有用武之地,英雄却没有。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就出在英雄自己身上。自诩为太阳的人当然不是英雄,他们自然没有用武之地。确实是英雄,可是却设有一颗平民之心,也只能孤芳自赏,鹤立鸡群了。如果英雄们干了平民应该干的事情,那么英雄就不是英雄了。他们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不是社会抛弃了英雄,而是英雄抛弃了社会;不是时代遗忘了英雄,而是英雄遗忘了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虽然喜欢英雄,但对英雄的理解很片面,他们对英雄的认识基本来自动画片等,对英雄的理解仅限于打怪兽、消灭坏人这一层面,所以才会出现单一的模仿行为。基于此,我认为可以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英雄观。活动一:听英雄故事,辨英雄行为为了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家长和社区三方力量,  相似文献   

17.
英雄的历史由来已久,英雄的内涵极其丰富。以英雄为依托的英雄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强英雄精神传播具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坚定文化自信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三重价值意蕴。但是,全媒体时代英雄精神的传播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蔓延、传播内容碎片化商业化和传播渠道创新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应当在创造英雄精神传播友好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英雄精神传播内容深度和广度、创新英雄精神传播渠道等方面加强时代践履。  相似文献   

18.
英雄的诞生     
英雄有许多种。冒犯天条去盗取圣火的是英雄,罹难死亡替世人赎罪的是英雄,渡尽劫难赴西方取经的是英雄,变革济世而抛家为国的也是英雄。甚至在课堂上,勇敢指出老师错误的学生,同样是英雄;而果断承认错误的老师,又何尝不是英雄的化身呢?英雄表现勇气的方式林林总总,可是英雄何以成为英雄,道路却总是类似。回眸他们的人生经历,无一不是历尽艰辛,终成正果。面对困难压力,体验挫折彷徨,在全世界责难目光的注视下,摇头退缩的是懦夫,而坦然面对、义无反顾的那个人,就是英雄。英雄之于懦夫,决不仅仅是一念之差,而是基于痛苦的积累,源自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用英雄的精神引领,在学英雄活动中成长——这是少先队"英雄中队"所折射出的丰富内涵,更是"英雄中队"集体展现的独特魅力。"英雄中队"将先锋、英雄、模范、榜样这些光荣的字眼,树立成一个个红色路标,为少年儿童的人生导航。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少先队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我非常高兴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结合我自己从事30多年对创建少先队"英雄中队"的实践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英雄"有不同认识。从最初的选择与彷徨,中国共产党将英雄观运用于国民革命、土地革命等,到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难之际,利用英雄观服务于抗日战争,发展"群众的英雄"的观点和内涵,不仅歌颂抵抗日本侵略的战场战斗英雄,也赞扬那些后方保障物质的生产战线的英雄,毛泽东据此适时提出"人民英雄"概念。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共产党重新思考英雄观,将之服务于新时期各行各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系列重要讲话,弘扬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将之提升至新高度即新时代英雄文化,提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英雄观,深刻揭示新时代英雄的本质。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百年历史,正是其百年光辉历程的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