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图书馆》1981,(4)
《辞源》与《辞海》都是大型汉语工具书。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从它们的性质来看:《辞源》以语词为主,重在溯源;《辞海》则以字带词,主要解决读者“解难释疑”的需要。其次从它们的侧重点来看:《辞源》侧重解释语词典  相似文献   

2.
“上书”三题王民权一所谓“上书”,确切地讲,应该是“书”。“上”是动词。“上书”实际上只是表示一种行为。“上书”为词,不见于《辞海》。《辞源》收之。现今档案界普遍将其视作一种历史文书名称,如潘嘉主编的《中国文书工作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即称:...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在国家有关部门再三强调规范使用汉字的同时,一个不知“姓甚名谁”的汉字悄然登上各类媒体,这便是让读者、听众和观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俬”字。“俬”字的出现常常与“家”字相连,构成“家俬”一词。“家俬”到底为何意?在查遍了《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等权威辞典之后,既没有“家俬”一词,也不见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虽冠以“人类”之名,其研究对象却局限于原始或落后地区的人类及其活动。我们先来看一看中文辞书对“人类学”下的定义的微妙变化。1915年版《辞源》:“研究人体构造或心理或有理性动物之科学。”1980年版《辞海》则去掉“有理性动物”一句,谓“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倘若1980年版《辞海》“人类学”词条的撰写者认为“人类”  相似文献   

5.
大字报     
高巍  张艳春 《档案天地》2011,(11):14-17,41
“大字报”.一个浓缩了历史记忆的时代名词.其本意该做何解释呢?查遍了《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都没有查到。  相似文献   

6.
大约是在1976年,香港有一个人从“文化大革命”前修订的《辞海》未定稿中挑毛病,搞了一份《〈辞海〉错误一百例》,将它奚落一通。这篇东西发表在香港的一家报纸上。我们暂且撇开这位先生的深层用意不谈,单说他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就算这所谓一百条错误都是事实,那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古往今来,任何一部工具书都不可能没有毛病,尤其是一部大型工具书,要从中挑出上百条,甚至上千条毛病,并非难事。例如《康熙字典》,在《辞源》、《辞海》问世以前,它几乎是流传最广的,直到今天,也仍未失去其存在价值。中华书局将它重印后,它依然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但是一般人都知道,它的错误是很多的,仅引用书籍字句方面的讹误,清代王引之就给它找出了2588条。  相似文献   

7.
一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广播事业的基本性质和职能,以“喉舌”和“耳目”概括,早已为党的报纸和广播所确定,其本义是传播最新时政情况,表达政治主张和愿望要求,并成为新闻广播工作者实践的准则。“喉舌”和“耳目”出于古籍。“喉舌”系指古代掌握机要、出纳王命的重要官员。《辞源》所引《古文苑十五扬雄尚书箴》云:“是机是密,出纳朕命,王之喉舌”。“耳目”则指探听消息者或视听所系之物。《辞海》引用《左传·成公二年》  相似文献   

8.
编辑忽视校对之弊大约有三:一是易出现差错,造成讹误;二是见于报端,则易以假乱真,使读者受惑;三是影响报纸信誉。若偶而出错,也应及时公开更正.但事先疏于认真核对铸成讹误,事后又未更正者,仍不乏见于报端.今年一月份我浏览过的21种报纸中,曾发现167处讹误,不知其作者、编者事后是否核对过,是否知其有误?至今未见有何更正。现举几例: “生于1895年3月20日(光绪二十年,属羊)”(1月3日沈阳日报一版《欣逢盛世晚年乐》)。1895年是光绪二十一年(辞海)。“轱辘吱吜”(1月4日人民日报八版《龙年》)。其中的“吜”字读何音,是何义?《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均查不到。作为象声词,有“吱喽”一词(辞海),而无“吱吜”。  相似文献   

9.
“猞猁”一名,当截缩自“猞猁狲”,而对于“猞猁狲”,不同语文辞书的处理不尽一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辞海》(1999年版)均未列“猞猁狲”词条,前者在训释“猞猁”时也未提及“猞猁狲”,后者在“猞猁”的释义中说明“别称‘猞猁狲’”。《辞源》(修订本,1988年版)、《汉语大词典》(1992年版)则把“猞猁狲”列为主条目,前者未设“猞猁”词条,后者将“猞猁”设为参见条目,用“(猞猁狲)又称猞猁”将两条目联系起来。在此问题上,侧重于反映词汇共时使用状况的辞书优先解释“猞猁”,而力图廓清词汇历时沿流的辞书则更关注“猞猁狲”,但后一类辞书中也没有阐明三音节单纯词“猞猁狲”的语源理据。  相似文献   

10.
罗烨《新编醉翁谈录》甲集卷一《舌耕叙引》关系到宋代说话艺术的许多问题,是我们研究宋代说话的重要文献。本文对《舌耕叙引》的《小说引子》、《小说开辟》二篇作了比较细致的解读,并指出,宋代可能并不存在纯粹白话写作的所谓“话本”,而通俗文言传奇实为比较普遍的“话本”形态。  相似文献   

11.
"车"的读音     
《水浒后传》第十一集(电视剧)中的“大人”与“皇帝”在念岳飞的词《满江红》时,他们都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车”读成jū。对不对?《新华词典》释:“车”读音为chē时指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  相似文献   

12.
所谓学术研究,特别是针对某一名著的专题研究,既需要掌握充分的原始材料,又需要秉持一种客观、理性、尊重历史的态度。近年来或许受到电视中“评说”名著类节目的影响,关于《水浒》的“戏说”、“品评”类作品也出版了不少。这些著作目前尚不知如何为其定位,如果归之于通俗的消遣性读物,以《水浒》的人物故事为载体或由头而映射当今的社会现实,倒也颇为相宜。倘归之于《水浒》研究新的创获,则即使从阐释学的意义而论,因为所凭藉的文本本身并未有严格的学术界定,我们知道《水浒》的版本系统大约是古代长篇小说中最为麻烦的,究竟针对哪一个文本立论,不仅是材料的可信问题,更是思想倾向与态度的取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娟 《新闻窗》2009,(5):23-24
一、民生新闻的发展:从都市类报纸到电视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写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出版八十周年,充分肯定《辞海》和《大辞海》“全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打造、维护《辞海》品牌的几十年中,参加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出版工作者培养、形成了“辞海精神”.1989年,江泽民同志在为《辞海》题词时,将这一精神概括为“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并把它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联系起来,予以肯定和提倡.  相似文献   

15.
批评随想     
A 定义“批评”说批评者不懂批评,肯定过于武断。但真要较起真儿来,问一句“何谓批评”,还真让人发愣。为防尴尬,老老实实去查字典。先查《辞海》(缩印本),无“批评”条目,有“批评与自我批评”——释义: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又查《辞源》,无“批评”,有“批判”,意指“评论是非”。再查《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无“批评”条目,节外生出“批判理性主义”等。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学习文件,读书时,经常会遇到引用前人诗文中的一些语句和典故。如“山雨欲来风满楼”、“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等等,使人印象深刻,感觉一新。如果要查这些语句和典故的出处,这就不是《辞海》,《辞源》和《成语词典》等能解决的了,而是要依靠专供寻找词章典故的工具书,方能解决问题。专供查找这方面的工具书,常用的有两类。一类叫做“类书”,即把许多性质相同的材料,从各种不同的书籍里按句或按段摘  相似文献   

17.
一 辞书作为自学和科研的必要工具,历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被称为“无声的教师”、“没有围墙的大学”。建国以来,特别是十年动乱之后,我国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辞书,如《辞海》、《辞源》修订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等等,大都千锤百炼、精雕细刻,以其高质量赢得了高声誉和高效益,在我国出版界掀起持续升温的辞书热。这股热潮  相似文献   

18.
所谓“黑口”,是指古书书口的一种款式。(《辞海》释为“线装书的书口款式”,似不妥。线装晚出,古刻本在采用包背装甚至蝴蝶装时亦有黑口。钱基博《版本通义》说:“垂至明初,犹见蝶装,则有明初黑口本《元史》残册”。)古书在书口(或称“版心”、“中缝”)上鱼尾之上,  相似文献   

19.
请武松亮相     
《市场》报的新闻要短,言论也要短,还要生动。三言五语的评论怎样写?谈一谈写《从武松喝酒谈起》这块“豆腐干”的体会。原文如下: 《水浒》中,武松进了景阳冈前的“三碗不过冈”酒店,喝得口滑,连声高叫:“拿酒来!”店家意劝他少喝,可武松这个打虎英雄,实在是个态度很不好的顾客。他又拍桌子又骂人,声言要“把你这鸟店子翻转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大约是1976年吧,香港有一个人从“文化大革命”前修订的《辞海》未定稿中挑毛病,搞了一份《辞海错误一百例》,将它奚落一通。这篇东西发表在香港的一家报纸上。我们暂且撇开这位先生的政治用意不谈,单说他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就算这所谓一百条错误都是事实,那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古往今来,任何一部工具书都不可能没有毛病,尤其是一部大型工具书,要从中挑出上百条,甚至上千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