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4年,我刚上大学,父亲却退休了。这对平常生活已经捉襟见肘的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两全其美的结局最终没有光临到我们头上,父亲只好重操农活,与母亲站在同一战线上。我拿了父亲的退休金,开始心酸的求学。从那时起,每月的生活费也是父亲领工资寄来的。我虽无“名”,但却有“实”,父亲的钱都被我包揽了;我成了不折不扣的“退休学生”。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身材矮小,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一辈子过着平淡的日子,最大的功劳是把我们兄妹5个养大成人。我妈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父亲这辈子什么都没给你们兄妹留下。”诚如我母亲所说,  相似文献   

3.
阅读训练     
阅读提示这是一篇浸透了父爱的短文。从看似平常的叙述中,我们感到了两颗滚烫的心。文章写了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和“我”对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文中的哪些细节最令人感动?这是在阅读时应该掌握的。父亲父亲原是省城报社的编辑,文革时由于政治原因,被下放到农村打草割柴,养鸡种地。那一时期是父亲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期,也是我人生和文化的成长期。我当时在一家工厂负责编厂报,虽然嗷嗷待哺,却缺师少书,跌跌撞撞,没头苍蝇般乱闯。幸运的是,我有父亲做老师,他以“函授”的方式教我懂了很多东西。他用老式钢笔书写的“教材”一丝不…  相似文献   

4.
老家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在与同年的朋友的哄然谈笑中……每提到了家,我总止不住黯然有感,不敢再谈下去……”读着叶灵凤的《乡愁》,我也开始想家了。虽然我们兄妹几个没有什么大出息,但还是一个个陆续离开了老家。后来,父母也不得不跟着我们离开了那个他们曾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父亲总说:“有时间吗,陪我回老家看看吧!”  相似文献   

5.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生命并非演习,而…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     
就如朱自清先生笔下《背影》中的父亲一样,我的父亲也是少年外出谋生的,独立支撑作了很多事,然而老境却颇不如人意,仍旧贫穷过着后半生。对于自己,父亲早已没有什么宏图,只求能有力气干活,直到供我的弟弟妹妹大学毕业为止。父亲经遍了人生的坎坷磨砺,所以把厚望都寄予了我们兄妹三人,盼着我们出人头地,活出个样来——至少不要如他一般的失败。自然地,他选择  相似文献   

7.
【阿奔的话】 “没有家了。这是超乎我所能想象的事件,13岁的我实在没有办法理解”,《无家可归的中学生》开头便是这冷冰冰的两句话。初一暑假前夕,因为种种重大的变故,田村裕的父亲突然宣布家庭“解散”,留下兄妹三人自谋生路。一个原本衣食无忧的少年,一下子被抛进了生活的旋涡。为了求生,他住在公园的旋转滑梯中;  相似文献   

8.
我站在那儿听着我父亲的严厉训斥。他把我们兄妹三人都叫到我们家封闭的院子里,他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们,我们之中有谁做错了事情。“这是你们之中的哪一个干的?”他厉声问道。我们全都低着头看着地板上的那个用粉笔写的、显然出自一个孩子之  相似文献   

9.
做儿子的在慢慢长大,父亲却仿佛变小了。从前,父亲指派我时,我总是“嗯、呀、噢”地答应着;现在,我向父亲建议时,他也只是“嗯、呀、噢”地答应着。我不知道,我们父子到底怎么了。出门在外,我经常挂念的是母亲,却很少想到父亲,有一回突然想到他时,却意识到对他的不公。我私下埋怨自己,为什么在别人面前有说有笑,一见到父亲就不言不语了呢?作为他的儿子,却不能给他带去欢笑,难道我只会向他伸手要钱?仿佛养活我是他必须执行的义务。母亲经常对我念叨说,你爸没有什么本事,只能让你跟着受罪。我听了并不在意,似乎母亲说得有理。因为别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     
八年前的这个时候,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年,他才三十九岁。 那个夜晚,满天的星星,很美。然而弥留之际的他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人,因为病发作得太突然了。同室的病友后来告诉我们,他一遍遍地唤着我和母亲的名字,泪流满面。每每想到这些,我都不禁潸然泪下。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来就没掉过眼泪。 父亲个子并不高,但显得很魁梧,厚实的肩头,是我常常熟睡的地方。他走起路来,步子很大,但稳健,幼时的我曾经最讨厌和他一起上街,因为我即使小跑也跟不上他。父亲严厉,常骂我“朽木不可雕也”,但却并不刻板,高兴时总爱用胡子扎得我脸上辣辣的疼。他似乎什么都会,以至我小小的心灵中总觉得他是个“万能爸爸”。 父亲是一家—千多人的工厂的头儿,工作很忙;绝少时间陪我们。那时的生活并不宽裕,但我常以为自己拥有最幸福的家庭。母亲有时会责怪他把家当作旅馆,  相似文献   

11.
富有与贫穷     
一次,一位非常有钱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乡下,他想让小儿子看看贫穷有多么可怜。他们找了一个最穷的家庭,在那儿住了一天一夜。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认为此行如何?”“非常好,爸爸!”“现在你该知道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吧?”父亲问道。“是的。”“你都看见什么了?”“我看到我们家只有一只狗,而他们家有4只;我们家花园中央有一个游泳池,他们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有许多进口的灯,他们却拥有满天的繁星;我们的院子虽然很大,他们的院子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儿子说完后,父亲沉默无语。儿子补充道:“谢谢你,爸爸,你让我明…  相似文献   

12.
闻泉新 《家庭教育》2002,(11):25-25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只五斗橱(橱的一边有五只抽屉),父亲把这些抽屉“分”给我们兄妹三人:每人一个抽屉。当我有了自己的抽屉后,不管什么东西都往这个抽屉里放,这抽屉简直成了我们兄妹的“百宝箱”。而感到最心满意足的是:从此有了自己的“世界”,有了可以存放自己秘密的“天地”,而且,我们对这方天地真正可谓是尽心尽职。当然,父亲也会经常建议我们开展竞赛活动,比比谁的抽屉整理得最整齐,但我们从来没发现父亲“私自检查”过我们的抽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了自己的书桌、自己的房间,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及自…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十册18课《小抄写员》这篇小说以短少的笔墨为我们叙述了一个动人的爱的故事。叙利奥一家生活贫困,全靠他的父亲“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极度的辛苦使他的父亲疲惫不堪,“脸上看起来更老”。但是当叙利奥要求替他抄时,他却不答应:“你应该用功念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深爱父亲的叙利奥于是决定在夜间十二点父亲休息之后起来继续父亲的工作。第二天不知内情的父亲极其高兴地看到“昨天晚上三个钟头的工作比平常多做了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胃     
父亲把一条黄滋滋、香喷喷的鸡腿夹到母亲的碗里。“我的胃不好,吃了会不舒服的。”母亲说着,又把鸡腿夹到父亲的碗里。经过几个回合后,父亲终于恼火了。母亲只得强作一笑,拿起鸡腿,撕成三份,分别塞到我们兄妹三人的碗里。我们兄妹三人望了望父亲、母亲,便也就不知好歹地吃了起来。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们兄妹三人的脑海中。从那以后,我们都以为母亲的胃不好,没有口福。但是,令我们非常不理解的是,每当我们吃剩下来的汤汤水水,母亲总是舍不得倒掉,留下来拌着饭吃。渐渐地,我们兄妹三人都健康地长大了。我考了师范学校,弟弟到乡工程队工作,妹妹学了裁剪。  相似文献   

15.
弟弟是在初二开始辍学的。当时他年仅16岁,正值人生的花季。然而,为了全家的生计,为了操劳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更为了我,他却离开了校园那片神圣的沃土,走向了童工的生活。回想以前,我们的四口之家。那种和睦安康、欢歌笑语的生活,常“惹”乡邻们的“七嘴八舌”。可自从母亲受伤后,失去了劳动力,整个家就没有一点活力。沉寂得让人发闷。从此,四口之家便由父亲一人张罗……给娘治病,供我们读书。然而,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乡下人,父亲实在无能支撑下去,家中早已是债台高筑。终于,有一天,父亲无奈地向我们提出了辍学的要求。我…  相似文献   

16.
“看天空飞的鸟还有梦,看轻风像白鹭吹散大雾……心中一个梦,像雨后彩虹,挂在天空……”相信在那个冬天,大家都为长今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所折服吧!但我们却没有想到,在现实的生活中,也依然有着这样拥有“长今”精神的人!想必大家都已经认识他了吧!而我,也认识了拥有一个响亮名字的——洪战辉。看了他的故事,真的让我为之所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在洪战辉的童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些变故,而这个变故却给他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灾难……父亲得了重病,在外拣到了一个“意外之财”——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很喜欢她。而母亲却在这个时候远…  相似文献   

17.
父亲     
父亲并非一部什么著作,无须认认真真读他便可一目了然。即使现在行将退休,父亲的人生经历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几十年就这般伫立于三尺讲台,可谓平平凡凡。父亲一生的辉煌,仅仅是得了个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可是我尊敬父亲,因为他是我的亲人、朋友和老师。记得我读小学时,我们住在黄葛的乡下老家。那时父亲在外教书,每周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带回三两个面包,有时带回一斤干面。而这些现在看来极其一般的食品,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却足以让我们一家人兴奋好多天。我时常企盼父亲的归还,可父亲的形象在我童年的眸子里却又是那样的威严甚至有些可怕。有个星期天,我们三兄妹挤在饭桌上做作业,我和哥哥装着做的姿势却说些  相似文献   

18.
生命之思     
英国著名作家H·D·劳伦斯说:“死是生命的延续。”这一观点相当浪漫。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死是一个人的旅行到了终点。”在他的心目中,死是很平常的事,大有视死如归的味儿。我们的文史老祖宗司马迁却从社会学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其实大多数人的死,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往往介于两者之间———没有如泰山般重,也不会像鸿毛般轻。因为人的价值就在于他曾经活过和因为他的“活”给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留下过真、善、美的印迹,只有这个印迹是存在过的,其价值仅在于此。其实我…  相似文献   

19.
美点赏析《母亲》展示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爱:真实、普通、平凡而又感人。母亲是一个典型,是一个农村母亲的典型,农村妇女对丈夫表达爱的独特方式在母亲身上得到了具体、完美的体现。母亲对父亲的爱是通过一件件平凡琐屑的生活小事、一句一句朴实无华的家常话语表现出来的。这些平凡的小事在我们是极熟悉的,但母亲做法却出人意料:给父亲炖豆腐吃,却不给子女吃,并且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分西瓜时,“我们娘儿们三个”吃小的,给爹留大的……这些做法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一种既…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养料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惠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些树苗,叫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