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本文基于广东和福建7市139家与外资企业保持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本地企业为样本获取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U检验)以及相关分析(Spearmancorrelation)方法,比较分析了珠三角与厦汕泉地区企业技术外溢效应的不同。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各种渠道的技术外溢效应都存在,但珠三角在某些方面比厦汕泉地区技术外溢程度要高;对于产业内横向外溢效应,外资企业的进入都引入了激烈的竞争效应,但由于地区竞争环境的不同,使得本地企业模仿和学习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手段也有所不同;对于产业间纵向外溢效应,后向联系比前向联系所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更明显,后向联系效应中两个地区的本地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外资企业(顾客)要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也是外资企业最为集的区域,在众多外资企业中,港资企业居多,但近几年台资企业也纷纷在此投资办厂,成为台资在大陆投资的三个热点地区之一。这些港、台资企业主要遍布于机械、电子、通讯、计算机、塑料制品、轻工产品等行业,其主要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多为中小企业;二是机器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企业管理规范、产品科技含量较高;三是产品大多销往国际市场;四是员工队伍中,除个别主要管理者外,大多数员工从内地招收,特别是从事产品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位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近几年,这些港、台资企业用工数量不断增加,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一直比较旺盛,从而成为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热点,在每年的大学生就业推介招聘现场,经常会见到港、台资企业招聘人员的身影,有时这些企业也会派员深入到各高职院校直接面试招聘学生。通过多次与一些港、台资相关人员接触、交流,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我们在惠洲、东莞、河源等地分别走访了多家港、台资企业,与港、台方管理人员举行座谈,并聘请他们到学校为广大师生作报告,从中我们了解到这些企业在人才选择上的想法和要求,以及他们对内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某些看法。书并非越多越...  相似文献   

3.
加工贸易技术溢出中的联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加工贸易技术溢出中的联系效应。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是加工贸易联系效应产生的主要途径;跨国公司的国内采购率和本地企业的国外采购率、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加工贸易产品的性质与东道国国内金融发展水平是决定加工贸易联系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随后分析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在华跨国公司技术外溢渠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指出在华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技术外溢渠道不畅通,而在华跨国公司之间技术外溢作用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有效利用技术外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华英才网近期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人气榜”调查结果显示:在排名前50名的企业里只有两家台资企业,分别是排名第29位的富士康和排名第39位的明基。虽然比上期调查增加了一家企业,排名也略有上升,但是总体数量较少,名次靠后。在大学生心目中,台资企业仍难敌外企、大陆本土企业,成为求职者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外资在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呈现各地竞相引进外资的局面,但外资的迁移活动也已经悄然开始。如何留住外企,成为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但如果外资企业过于依赖本地优势.将会出现锁定现象,使得依托跨国公司战略空间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封闭性。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产业集群演化中外企扎根失效与锁定效应.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真正完善集群自组织机制,使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FDI行业集聚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某一行业大量聚集,不断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联系,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行业技术外溢并且形成行业创新网络体系的一种外部效应。本文从行业的角度对1999--2006年国内15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计量结果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差距。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FDI对于中国行业整体的集聚效应明显;第二,采掘业、制造业等9个行业集聚效应为正,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这些行业已经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促进了相关行业技术外溢并且形成了行业创新网络体系;第三,农、林、牧、渔业等6个行业集聚效应为负,证明FDI在这些行业目前还没有形成显著的集聚效应。同时,也说明了这些行业吸收FDI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招商引资策略,使得外资企业不断增加.透过一些机制和渠道,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成为当地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来源,有助于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然而,当前我国存在着很多限制技术溢出效应的主客观因素.因此,应采取必要措施,减轻或者消除这些抑制因素,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本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列举了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发展趋势,以及外资并购所呈现的新特点:一是并购龙头企业,二是必须控股公司,三是严格规定企业的经营目标,这三条是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的普遍要求。外资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影响深远,本文明确了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监督和保护本土企业的利益,扶植产业发展,本土企业在与外资竞争中,通过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共同保护我国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FDI吸收能力是指东道国吸收外资效应、特别是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主流观点认为东道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越大,吸收FDI技术溢出的能力也越强。但我国工业行业数据的检验表明,上述结论不适用我国,相反,我国国内企业较高的技术水平、与外资企业之间较低的技术差距成为我国企业有效吸收FDI效应的重要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流量指标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吸收能力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留学回国率和外资就业率作为人力资本流量的代理指标,与传统的人力资本存量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政府教育投入一起,纳入模型进行回归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DI和人力资本相结合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留学回国率以及外资就业率与FDI的结合,其正效应更为显著.我国利用外资的策略应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促进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而且其关键在于鼓励人力资本在国际间以及内外资企业问进行有效的流动.  相似文献   

12.
在借鉴国内外FDI行业技术溢出效应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经验模型,并利用重庆市1999—2006年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经验模型进行了检验,其结果表明:FDI在我国西部地区存在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而西部地区开放度的提高和国内资本的大量进入是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应该更多地关注内含先进技术的外资进入,而不仅仅是外资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外商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的外部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我国工业37个行业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不仅促进我国工业行业总体工资水平上升,而且对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这种溢出效应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和引致性技术进步两个渠道产生作用。但国内资本与劳动生产率仍然是工资上升的主导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FDI技术溢出是否存在和大小并未完全取得共识。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作出了简单评析和展望,以期对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FDI)的载体,自上世纪末以来,表现异常活跃,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本文以大量数据分析跨国公司出现的新趋势:生产国际化、跨国并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增加及投资向服务业转移等。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是现代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由于强调企业的优势而对此缺乏解释力,文章把对外直接投资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动态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分析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盈余持续性是公司盈余质量的基本特征,高持续性盈余可使得历史会计数据更具有决策相关性。利润表上列示的毛利以及在毛利基础上扣除三项期间费用后的利润为决策者经常使用的盈余指标。在使用财务指标分析法、改进的财务指标分析法和ARIMA模型计量法计量以上两个指标持续性后,得到的结果显示:不同公司盈余持续性差异较大,这对持续性的计量方法不敏感;与在毛利基础上扣除三项期间费用后的利润指标相比,公司毛利具有更好的持续性,更少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公司财务杠杆对盈余持续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公司规模与资本密集度对盈余持续性存在正向作用,但是这两个因素的显著性取决于持续性测度的计算方法;而实际控制人性质对盈余持续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