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他办炮兵学校、组建炮兵部队,被称为我军的"炮兵之父";他使第四野战军发展到5个战车高炮团、16个炮兵团、4700门火炮,从装备上超过了东北国民党军队;他于辽沈战役开始之际,不幸在前线踏响反坦克地雷,成为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中共中央、毛泽东破天荒地在唁电称之为"巨大损失"……他叫朱瑞。转战苏区朱瑞,又名朱敦仲,1905年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县朱大兴庄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五四"运  相似文献   

2.
炮兵是"战争之神"。在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曾讲过一句话"没有炮兵便没有胜利",指示我军要"加强炮兵建设"。但当时我军非常缺少精通大炮的人才,缴获来的大炮常常成为"聋子的耳朵"。1947年3月,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沂南县成立以炮兵为重心的特种兵纵队后,根据中央军  相似文献   

3.
曾先后担任我军炮兵司令员、成都、新疆、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是一名骁勇战将,红军初创时就担任赣东北苏区红军冲锋队队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战功累累。生前他对自己的遗体与骨灰的处置曾留下二次遗嘱。抗战时,他在胶东战场上曾表示:生为国家尽忠,死后葬于父母身旁,以尽子女孝道。可四十多年后,吴克华在病危时又留下遗嘱:死后一切从简,不造墓,把骨灰撒往当年塔山战场与牺牲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为什么对自己的后事会作如此处理呢?那就要从他的家庭出身与戎马一生的经历说起……  相似文献   

4.
罕见的阵地防御战 1951年夏秋季的防御作战,我军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在敌人密集的炮兵、坦克、航空兵火力的猛烈轰击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实践证明,仅仅依托一般野战工事,是很难有效地保存有生力量,进行持久防御的. 在夏秋季防御作战中,战士们为防炮、防炸弹,在山上挖了一些"猫耳洞".后来,又把这些"猫耳洞"挖深,把两个洞连结起来,形成一个"U"形地下坑道.敌人打炮时,战士们就进去隐藏;敌人步兵接近时,战士们便冲出来杀敌.这是朝鲜战场上坑道工事的雏形.  相似文献   

5.
曾先后担任我军炮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骁勇战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奇峰突兀、富有传奇色彩。在红军初创年代,他就担任过赣东北苏区红军冲锋队队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战功累累,就是他死后,对自己的遗体与骨灰的处置也有独特之处。他生前曾留下二次遗嘱,抗战时,他在胶东战场上曾表示:生为国家尽忠,死后葬于父母身旁,以尽子女孝道。可四十多年后,吴克华在病危时又留下遗嘱:死后一切从简,不造墓,把骨灰撒在当年塔山战场与牺牲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导弹飞向主席台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对我军武器研发非常重视。1978年春,有一天炮兵呈上来“红箭73”导弹打靶定型的审查报告。时间定好后,罗瑞卿让秘书给军委办公厅打电话,请一位老帅参加审查,于是我们请了徐向前元帅。  相似文献   

7.
转战苏区 朱瑞,又名朱敦仲,1905年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县朱大兴庄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五四”运动时,朱瑞便是“激烈的、突出的、狂热的爱国主义分子”.上中学后,朱瑞受到《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熏陶.1922年,在南京钟英中学上高中的朱瑞,经常利用作文和演讲的机会,抨击时政,斥责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并在学校办的业余刊物上大声疾呼:“所谓民国,徒具招牌,内容尽失,要建立真正的民国,还需革命.”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昌平区南邵镇的李老汉来到区档案馆查档案。他说:"我刚刚从区武装部、区民政局过来,查找1961年至1966年我到福州军区炮兵入伍、复员的档案,都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9.
朱瑞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期间,正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最残酷、最困难的时期,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山东没有完成中共中央要山东抗日根据地"争取优势"的任务,导致一些工作出现了被动局面,尤其是减租减息运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魏振文、邓念刚、徐军报道:5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两名记者,慕名专程来到驻潍某炮团─—红炮连进行采访,为纪念建军70周年炮兵专题节目组稿。至此,已有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山东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红炮连”相继进行了报道。红炮连诞生于1930年7月,是我军历史上最早的炮兵连队,为祖国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建设时期,该连发扬红军传统,先后参加了“64”大比武、国防施工建设;他们还参加了炮兵快反,“94·5”全军夜训改革等重大演习,都出色地完成了担负的任务。近几年,军委刘华清副主…  相似文献   

11.
贾智敏 《兰台世界》2013,(25):134-135
神枪"李书文,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武术家。他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行侠仗义,名满天下,多次在北洋军队中担任武术教练,壮我军威。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1月,在一场歼灭日军一千余人的广阳伏击战中,有位将领成功地活捉了我军在抗日战场上的首个日军俘虏,他就是"工程兵司令"陈士榘上将。在陈士榘上将诞辰100周年(4月14日)到来之际,谨以此文向这位伟大的开国上将致敬。  相似文献   

13.
程潇 《军事记者》2014,(8):66-67
我军自建军起就是一支谱写传奇的军队,而在我军的新闻队伍中也同样不乏传奇。阎吾就是这样一位传奇记者,他深入实际,深入战场,与战士交友,与敌人战斗,始终说真话,写真情。在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创造了我国军事新闻史上三个“之最”:参加的战斗最多,采写的战地新闻最多,在第一线组织战役性报道最多。他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之后的所有局部战争,留下600多篇充满战斗性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4.
吴留戈  张岩 《兰台世界》2016,(12):98-100
1929年到1943年是"独臂将军"余秋里革命生涯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不仅是我军杰出的军事人才,善于战略战术的策划;更是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始终如一地坚守、贯彻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信条,以善于争取群众、动员群众、发动群众著称。  相似文献   

15.
小八角、红五星,这极具特色的中国工农红军军装伴随者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脚步,传遍了全中国,闻名于全世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象征。 它的设计者赵品三的名字,现在已经鲜为人知了。他是大冶兵暴的主要领导人;第一套红军军装的设计者;他主持创建我军第一个专业剧团——八一剧团,他还是我军第一个专业电影机构——延安“西北电影社”的创建者。他创造了党史、军史上的多项第一,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宣告成立,同时建立了工农红军学校。赵品三任红军学校  相似文献   

16.
刘亚 《军事记者》2011,(7):55-58
李庄:时刻想着手中笔的分量李庄,河北徐水人。抗日战争爆发,他先后入武汉炮兵学校、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与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四) 我高射炮兵在上甘岭前线对空作战取得了很大胜利。我在采写了步兵强大反击的战斗报道后,接着就去采访高炮部队打击敌机的战斗情况。我先找炮兵作战室副主任靳钟同志,他也是我的老熟人,热情而生动地向我介绍上甘岭击落击伤敌机的战例战绩。这些已编写成新闻发出。随后我又赶到高射炮阵地深入采访。夜色苍茫中,我与同行的一位参谋在崎岖山道上行进。路上影影绰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老乡肩扛弹药箱,一个挨一个向前运送。人流中还有朝鲜妇女,她们头顶子弹箱,衣衫飘拂,同男子汉一样,勇敢地朝前方迈进。当夜,我到了五圣山上我军高射炮阵地。这是敌机轰炸扫射的重要目标。高炮阵地周围,弹痕累累。  相似文献   

18.
<正>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被聂荣臻称为"我军优秀的高级将领";他,参与组建新四军军部、成立江北指挥部和华中总指挥部、重建新四军军部,被誉为新四军"大管家",被刘少奇赞为"这么好的一位参谋长"。他发现、推出了雷锋,使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从长征的第一天开始写日记,历时25年80万字。他,就是开国上将赖传珠。长征"先锋官"赖传珠,1910年4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县大埠圩赖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入读赣  相似文献   

19.
驻港战士再次送蟒归山本刊讯 函授学员张登峰报道:4月20日18时30分左右,驻港部队昂船洲营区一条约2米多长的蟒蛇“作客”某站警汽排。半小时后,这条蟒蛇被江良军、马武强、徐国平三名战士小心、安全地“请”出宿舍,放归山林。这是驻港官兵爱港守港、自觉遵守香港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我军威武文明之师良好形象的又一生动体现。此前,在1999年8月,一条近3米的大蟒蛇曾“光临”该站营区,也被官兵们放归自然。长沙炮兵学院部分毕业学员志愿到边疆建功立业 本刊讯 函授学员黄莉报道:连日来,长沙炮兵学院毕业学员纷纷…  相似文献   

20.
烟台航运大队宣传干事王晨钟情于业余新闻写作,笔耕不辍。4年中,他采写的新闻稿件被中央、省级单位采用260多篇,他本人连年被上级机关和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并荣获新闻报道一等奖。为此,船运大队先后四次为他荣记三等功。去年《陆军船艇》杂志社聘请他为首批特约通讯员。爱岗敬业、勤于耕耘是王晨立足岗位,热心业余报道的动力源泉。1992年毕业于炮兵指挥学院的他,来到了烟台警备区教导队,当上了一名炮兵侦察专业的教员。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双操炮的手竟也“摇”起笔杆子,与新闻报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警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