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深入,6月14日,安宁市档案馆支部委员会党员前往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甸县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学习参观。全体党员风尘仆仆,驱车来到距离安宁市区一百多公里的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瞻仰了  相似文献   

2.
朱江 《湖北档案》2023,(9):14-17
<正>前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是一片红色沃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红四方面军、红三军曾转战郧西县。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2月到达至1937年8月撤离。目前,郧西县有革命遗址46处,其中,红二十五军遗址15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二十五军转战郧西长征历史步道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被列入“十四五”文化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库。目前,郧西县正在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关向应同志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我军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老一辈革命家。1902年9月10日生于今大连金州新区向应街道关家村,1946年7月21日病逝于延安,毛泽东同志为他题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关向应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于1986年7月22日落成;1989年7月21日,国家副主席王震亲自题写馆名;2001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4.
红色经典,《长征组歌》是怎么写出来?它为什么会有如此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长征组歌》是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由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亲笔创作的长篇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并得到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历届军委、总部、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创排完成的,杨成武、杨得志、廖汉生、孙毅等老首长都曾亲临创排现场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5.
红色经典,<长征组歌>是怎么写出来?它为什么会有如此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长征组歌>是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由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亲笔创作的长篇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并得到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历届军委、总部、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创排完成的,杨成武、杨得志、廖汉生、孙毅等老首长都曾亲临创排现场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报《长征》副刊,是1975年在与“四人帮”针锋相对的斗争中诞生的。当时,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四人帮”仍然十分猖撅,全国军民利用各种形式,巧妙地与其进行斗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就是其中的斗争之一。因为长征那部辉煌壮丽的史诗,那些前所未闻的故事,是对老~辈革命者的崇高礼赞,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生动体现,而这些,又是“四人帮”极为惊恐、竭力低毁、妄图抹掉的。在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指导下,以部队为主举行了隆重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活动,解放军报不但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些…  相似文献   

7.
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特殊连队——红一方面军干部休养连长征纪实》一书,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真实地描述了红一方面军休养连的长征生活,与以往写长征的书多把笔墨放在军事活动和政治斗争上相比,这本书在写法上可以说是一种创造。书中用大量具体生动的事例,写长征中的老同志,其中有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三老”,写蔡畅、邓颖超、贺子珍、李坚真等三十位女红军以及一些高级伤病员。歌颂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一部据鲁迅纪念馆所藏的《二万五千里》誊清修改影印本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此,《中华读书报》还以《一部关于长征的“存世孤本”影印出版》为题作了报道。文中强调,“由于1942年版的《红军长征记》,在国内外存见甚少”,它才“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见《中华读书报》2006年10月18日第一版)不错,因为它与《红军长征记》在篇目与文字上略有出入,它确“为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线索与研究空间”。但说《红军长征记》“在国内外存见甚少”,却似可商榷。因它在1954年出版的《党…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7年6月。其原址陇海公寓始建于1925年,是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活动、战斗过的地方,是我党早期在连云港地区从事革命斗争活动的秘密基地。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长江局特派员张文海奉命到驻扎在新海连地区的东北军第57军第112师建立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时就寓居于此。  相似文献   

10.
<正>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和长征精神,省档案局于2016年10月底11月初,在省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凤平,党组成员、副局长龙岗、张文芝、刘海岩的带领下,分赴禄劝县皎平渡、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红军长征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在皎平渡,同志们参观了皎平渡红军纪念馆、红军巧渡金沙江遗址,并在巧渡金沙江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当年毛主席指挥渡江  相似文献   

11.
1935年9月18日,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随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也相继到达.在此地,中央曾召开重要会议,决定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红军长征要在陕北落脚呢?对于这一原因,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张俊 《军事记者》2004,(4):60-60
1935年9月18日,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随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也相继到达。在此地,中央曾召开重要会议,决定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红军长征要在陕北落脚呢?对于这一原因,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黄维  王燕 《新闻天地》2011,(6):14-16
【红色档案】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它占地面积6549平方米,建筑面积3907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720年),清同治年间(1867年)迁建现址,清朝末年实行"新政",改革教育制度,废除了科举制,1902年,天岳书院改为平江小学堂。辛亥革命后,又改为平江高等学堂。解放后,改为平江第一中学,直到1985年,该校迁出。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了震撼全国的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平江起义是我党我军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如今,天岳书院已辟为平江起义纪念馆。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30年代中期,红军长征过藏区不仅为红军长征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一步为西藏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1934年10月16日晚,八万名红军战士跨过江西境内的于都河,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战略转移--长征.对此,当时的中国报纸没有任何报道,而<纽约时报>也是事隔一个月才有篇6行字的消息.50年后,<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沿着红军长征路线步行,重新体味老一辈革命者在长征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看看革命老区的人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与此同时,一位美国记者也正在费尽心机地考证长征路上的每一个细节.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作家、曾担任<纽约时报>副总编的索尔兹伯里.  相似文献   

16.
首都新闻界座谈《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所撰写的新闻作品》“每次读都心生兴奋、赞叹之情”, “从中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胸怀、境界和文采”……这些从心底流出的感受,是新、老新闻工作者阅读《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作品》一书后的切身体会。“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新闻教科书”,成了2001年12月7日为此书出版举行的座谈会上人们频频使用的词句。新华社建社70年来,始终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心和重视,他们不仅对新华社的报道有过许多具体的指示、要求,还身体力行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了大量的文稿。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月十日,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五十周年。在迎接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国最早实地报道红军长征的新闻记者范长江。大家知道,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曾报道过红军长征;除此之外,近年来又新发现了长江报道红军长征的七篇通讯:《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徐海东果为肖克第二乎?》、《红军之分裂》、《毛  相似文献   

18.
曹明玉 《出版参考》2005,(2S):46-46
巍巍大巴山,这块英雄而神奇的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等率领红军将士在这里创建了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川陕苏区。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将士和巴山民众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谱写了不朽的史诗篇章。  相似文献   

19.
遵义因红军长征而名垂青史.遵义的山山水水因遍布红军足迹而独具灵气,遵义更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西部开发而成就彰显。如何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现红军长征的光辉史迹与遵义人民的精神面貌?2006年,正值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配合全市系列纪念活动,《遵义日报》沿当年红军长征进入黔北地区的历史足迹,以记史为主线,结合写人、写事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社会变化,推出系列报道,并在日报头版醒目设置“红色遵义·长征接力”专题栏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余玮 《山东档案》2011,(3):60-66
王新兰,原名心兰,是萧华将军夫人。1924年6月出生于四川宣汉。从小受到革命熏陶,5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是长征路上最小的女红军。历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员、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