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催肥"了文化产业;中华文化快步走向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60年来的文化建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了民族精神,满足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语虽小,却承载了历史。透过60年来的中国式标语,可以窥见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可反思社会发展中那些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制度和观念。在中国,标语可以称为时代的符号。新中国成立60年来标语的变化,浓缩了新中国政策的变迁和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研究标语口号的出现和发展规律,探寻正确撰写标语口号的方法。奥巴马的竞选和连任成功,得益于对新媒体的运用,对符号的重视,对字体的选择,对色彩的调度,对时尚的强调,对多模态的规划,这些做法对中国标语广告如何在未来社会中和赢得发展空间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标语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对它的研究很有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标语也会大显身手。标语通过调整话语运作方式,以一种新的对话方式来协调话事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提高标语的实现度及认同度。  相似文献   

4.
伍振 《报林求索》2009,(1):22-23
<正>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写什么样的标语,用什么方式书写标语,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从标语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时代的变迁。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标语文化"嬗变的30年。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广告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蓬勃地发展,近年来各种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日渐增多,但是我们发现,对广告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商业广告,对于公益广告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宣传某种公益观念,对社会、大众进行道德和文明教育的非营利性广告,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一种风尚,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陆公益广告的发展经历了社会性告知、公益活动、公益性的标语口号、公益宣传直至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公益广告的发展离不开广告主的支持,企业作为公益广告的广告主之一,对…  相似文献   

6.
聂桂兰 《兰台世界》2006,(24):55-56
不论是对国家某项重大决策,还是对某一具体措施、活动、事物的宣传,标语作为不可缺少的工具都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标语也不断地更换着内容,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其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动员的重要方式之一,标语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一种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方式。标语形式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种政治符号。通过探讨标语形式的分类、标语形式的内涵,并假设标语形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创新标语的未来形式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宣传标语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进行科学防控,有力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彰显了中国上下齐心抗击病毒的决心.现代媒介技术的变革和媒体传播模式的发展,让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呈现出多模态的特征.本文依托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对疫情防控宣传标语进行多层面探讨,重点分析疫情防控宣传标语的语言模态呈现和意义;探索视...  相似文献   

9.
<正>标语是我国重要的社会生活现象,它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民国三十六年中华书局发行的《辞海》释义为:标语是政党或团体在进行大众运动时,将自己所抱之主张,及其趋向之目的,书为简单明快之语句揭示公众易见之处,借以鼓励群众者,谓之标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可见标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政治宣传和引导传播作用,其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长久的激励性;二是社会记忆价值,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的艺  相似文献   

10.
异彩纷呈的标语走在中国的土地上,正应了一句广告词:标语与你同在.放眼望去:楼墙屋面上刷的是标语,桥梁立交上横的是标语,烟囱塔台上垂的是标语,农田路房插的是标语,车辆船舶上贴的是标语……它们不仅见证记录时代,还以特有的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孙欣 《新闻传播》2012,(2):42-43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分析了宁波市户外公益性标语口号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社会对标语口号规范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2,(4)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标语在城乡基层疫情防控宣传、治理中被广泛使用。防疫标语与网络流行语深度融合,实现主流话语的社会化表达,通过网络群体传播获得超越时空限制的影响力。防疫标语以情感共振构建社会认同,这种话语模式通过对个体情感、行为的具体化演绎和对伦理关系的故事化表演,表征出疫情防控措施倡导的新社会规范,避免了因行政命令的生硬给民众带来接受压力,也通过情绪情感体验驱动了人们的行动力。“硬核”防疫标语对劝诫警示的粗犷化展现,是乡村政权等基层治理主体的权力话语生产,其强指令性色彩体现治理主体履行防疫责任的坚决态度和决绝做法。标语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基层治理中发挥了较平时更为重要的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新基层社会动员方式,化解官方话语困境,应探索完善标语在社会治理中的话语生产和传播途径,以实现官民话语融合和“两个舆论场”良性互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标语“从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良标语,态度生冷横硬,语句粗劣不雅;不良标语,违反民本思想,伤害民众感情。中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盛产标语口号,而对待不良标语的态度,是这个国家精神自省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喜欢创造标语,于广告而言,最绝的就是广泛张贴于各大商场的“顾客就是上帝”。最近,医务科不知道从哪儿来了灵感,也出台了相应的一条标语,而且把它大张旗鼓地发到了各个科室,白底中用醒目的蓝色标着六个  相似文献   

15.
不良的标语口号已经成了人所共笑、人所共愤的公敌。但中国未来的政策宣传,也许还需要标语,标语无罪,但以“从良”为上  相似文献   

16.
标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地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标语在表现形式、制作材料和内容表达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标语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侯丽波 《东南传播》2012,(3):104-106
标语口号在中国的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标语口号因其自身独有的特性,仍活跃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之上。标语口号之所以经久不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看,主要是因为它发挥着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在新时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标语的历史,目前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仍显匮乏。在该领域虽然涌现了一批学者与研究成果,但标语研究的格局仍没有打开。在未来要加大对标语的生存空间分析,标语的多学科审视和个人化标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严文静 《青年记者》2005,(12):53-55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它作为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施加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上,这一现象不断得到证明:无论是古代历史上每一次朝代更迭、社会动荡时期,还是建国以后的和平时期,舆论传播总是空前活跃,激荡着历史洪流中的每一个人,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产生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标语口号,是舆论传播中最为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桂林市与全国各地一样经受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而政治运动过后的桂林,就像大海退潮后在沙滩上留下一些贝壳,现在的桂林农村的一些旧房的墙上留下了大量的口号标语,这些标语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次政治运动的特征而成为特殊年代的缩影,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为留下这些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