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勤 《小学生》2010,(1):51-52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第九册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一个苹果为线索,讲了在上甘岭战役中一个战火纷飞的夜晚,火线上防炮洞的八个志愿军战士“吃不完”一个苹果的故事,歌颂了革命战士之间深厚的阶级友爱和艰苦奋斗精神。课文重点写了苹果在八个人的手里转了两圈为什么还剩下大半个。从而让学生体会出这是人民志愿军队伍里特有的战友关怀。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
课文以苹果为线索,通过"送"、"传(让)、"吃"三个主要情节的描述,表现了革命战士之间真诚的阶级友情.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后,可运用上述板书帮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检查阅读效果时,让学生谈谈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送——→传(让)——→吃",使学生认识课文是以"一个苹果"为线索展开情节的,了解课文的思路,课题和课文内容的关系.课文有十  相似文献   

3.
《曼谷的小象》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位泰国姑娘指挥一头小象拉车和洗车的事,赞扬了泰国姑娘阿玲乐于助人不要报酬的高尚品德和小象的精彩绝技。课文除了语言生动形象、结构严谨合理外,更突出的特点是全文同时贯穿了四条线索:情节发展线索、感情变化线索、人物举止神态线索、景色变化线索。抓住这些线索展开教学,可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抓住情节发展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找出情节发展线索。(1)课文主要讲了曼谷小象的什么事?(拉  相似文献   

4.
《曼谷的小象》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湖北/谢雄龙《曼谷的小象》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位泰国姑娘指挥一头小象拉车和洗车的事,赞扬了泰国姑娘阿玲乐于助人不要报酬的高尚品德和小象的精彩绝技。课文除了语言生动形象、结构严谨合理外,更突出的特点是全文同时贯穿了四条线索...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教材课文训练重点瑕瑜说(下)湖北/杨舜山3.凡教读课文都应设置训练重点。义务教材在107篇教读课文中,有22篇没有设置训练重点,这是一种颇费思量的情况。在22篇课文中,文言文(含古代诗词)有16篇,主要分布在──四册;现代义6篇,主要分布在第...  相似文献   

6.
崔云 《教书育人》2014,(8):69-70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教师们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激活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为例,这是一篇具有童真童趣的课文,文章主要讲的是邻居家的小男孩给我展示了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奥秘”:横着将苹果从中间切下去,苹果的中间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这使作者从中受到启迪。在这篇课文中,小道具“苹果”在改变学生思维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读中悟序,板书合理设计《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描写的人物比较多,人物反复出现。为了弄清人物出现的顺序,我让学生反复读书,一人读,大家听,在听的时候,理清思路:苹果从运输员的手里,递到了谁的手里?由于大家听懂了课文,很快听出了苹果到了连长的手里。接着,...  相似文献   

8.
《雨中》是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拉车运货的姑娘在阴雨的傍晚 ,车子歪了 ,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 ,过路人主动帮她拾苹果的事。全文按撒苹果、捡苹果、苹果回到车上的顺序进行叙述 ,脉络清楚 ,语言生动活泼。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怎么说就怎么写”。通过对前一篇《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的学习 ,学生对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 ,抓住特点 ,进行观察和说写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本课的教学 ,要在上一课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 ,把事情说完整 ,说清楚 ,并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明白 :作文就是把要说的写下来 ,怎么…  相似文献   

9.
阅读课文《一个苹果》(小学语文第七册35课)记叙了八名志愿军战士,在整整七天滴水未沾的艰苦战争环境里,吃不完一个苹果的动人故事,表现了同志间深厚的阶级情谊。课文以一个苹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了几位一心想着战友,想着胜利的革命战士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采蒲台的苇》这篇课文时。必须抓住课文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这条线索,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爱国线索是: 一、人苇结合,爱国热情初见文端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白洋淀“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人像鸟儿  相似文献   

11.
紧扣“雨”线展现“心计”──《避雨》教学浅谈福建/钟惠河《避雨》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雨”为线索,写了迟雨、避雨和谈雨,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平凡人物──公社气象站的女气象员放在典型环境──春雨中进行描写,表现女气象员认真工作、热爱气象事业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从内容上看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而反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由文章中心所决定的结构层次的安排也不一样。然而,这五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和安排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一件事物为线索组织构料、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从而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这一点即可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一教学重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读过《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吗?那么你一定知道如果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会发现苹果里藏着一颗美丽的五角星。这里还有另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一位退休的老人住在一所学校附近,常常  相似文献   

14.
《夹竹桃》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季羡林先生。选作课文时文字略作改动。这篇散文以夹竹桃为线索,突出表现了夹竹桃艳而不骄、凡而不俗、韧而不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5.
教语文的老师都熟悉苏教版教材中《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讲的是平常我们都是竖着切苹果,从来不知道果核还可以是五角星的形状;如果换一个角度切苹果,横切苹果,苹果里显示的果核就是五角星的形状。这一点给我们的教学设计带来启发,你突破一下常规思维,找到一个运行教学流程合适的切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林海》一课是老舍的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是小语第十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写作者亲临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及作者的感想,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指导阅读这篇课文,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层次。而这篇课文是以“亲切舒服”为线索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教师要抓住这条线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一、初读全文,理清层次教师首先让学生带着  相似文献   

17.
浅谈课堂板书的利用□浙江吴刚1.用于抓住课文要点,进行复述或背诵。板书能帮助学生理出文章中情节发展的线索,给学生以完整、系统的印象。它体现了课文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就一篇课文来说,这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这个提纲,在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威尼斯》的线索和顺序安徽岳西中学王培焰《威尼斯》是一篇游记散文。既是散文,就有一个记叙的线索和顺序的问题。那么,此文的线索和顺序是什么?课文前的“预习提示”和《教参》对此都未予以回答。然而,恰恰是这个很普通的问题,使教师在备课中感到困惑,讲解时感到...  相似文献   

19.
一、教读课文的教学要点 《荔枝蜜》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点是记叙的线索和词语的搭配。怎样在教学中把握这个要点呢? 第一、引导学生阅读附录《记叙文的阅读》中有关介绍线索的部分。初步明确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以及线索的多样性等问题。 第二、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去分析本课的线索。本课的线索,在课文“预习提示”中已明确指出。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要学生去背记这个结论,而应该去分析线索和文章结构、线索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关于结构,本课课后练习一提出了这个问题,教者要有意识的把这个练习题和线索联系起来。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发展正是和文章的段落层次同步的,学生可从中领悟“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这一提法,从而培养学生通过把握线索去分  相似文献   

20.
追溯法是我们近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按照“篇、段、词、句、字”的顺序,由纲到目,从整体到个别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书、启发、思考”的过程中学懂课文。教学一篇课文,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摸清文章的线索,得出一个初步的朦胧的印象,再沿着这条线索步步深入,追溯课文内容,使起初得到的朦胧的印象逐步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