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肝源性磷脂与大豆磷脂补充对小鼠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选取4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分为4组,制备肝磷脂、大豆磷脂悬浊液及安慰剂,进行为期两周的灌胃,之后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分别测定血LA、Hb、RBC及腓肠肌线粒体SDH、SOD.结果显示,磷脂补充组SDH、SOD均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血液指标中Hb、RBC低于其他组,血乳酸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多数指标上肝源性磷脂补充与大豆磷脂补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磷脂补充可以延长小鼠力竭运动时间,增强小鼠有氧代谢能力,从而提高小鼠的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膜功能变化与运动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红细胞膜功能改变与运动方式的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跑台运动和游泳运动两种方式建立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测定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率,带3蛋白,葡萄糖载体蛋白-1转运功能,钠钾ATP酶活性。研究结果:两种运动方式诱导的运动性贫血时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率,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蛋白功能、葡萄糖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功能,钠钾ATP酶活性变化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运动性贫血红细胞膜功能的改变与不同运动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磷脂补充对运动小鼠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源性磷脂补充与大豆磷脂补充对小鼠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的影响,为磷脂补充应用于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肝源性磷脂与大豆磷脂,并制备其灌胃悬浊液,对50只昆明种小鼠进行两周的灌胃实验,一次性力竭游泳后提取其股四头肌细胞膜,测定其MDA、SOD、Na+-K+-ATP 酶活性及荧光偏振度P、微粘度η、膜脂流动性LFU等指标,并设限食组.结果:力竭运动显著增加了细胞膜MDA的表达,降低了SOD和Na和Na+-K+-ATP酶表达,磷脂补充减少了运动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细胞膜流动性指标荧光偏振度和微粘度在运动后增加,LFU在运动后降低,磷脂补充降低了这些变化的幅度,且上述指标均表现为肝磷脂效果显著.结论:相同浓度不同类型磷脂补充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细胞膜损伤有较强的修复作用,肝源性磷脂效果优于大豆磷脂,且不会对小鼠体重及饮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磷脂分子不仅作为线粒体膜的结构成份,而且参与膜功能活动调节。本文综述在某些病理因素和运动因素作用下,膜磷脂含量改变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牛奶是一种天然饮料,主要成分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比例相对固定。与商业的运动饮料相比,在促进运动表现方面具有优势。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外研究文献,从牛奶的成分、牛奶对耐力运动过程及其恢复、牛奶对肌肉增长三方面作用进行分析,综述牛奶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运动饮料,对于促进运动表现、延缓运动疲劳、加快运动后恢复等方面的应用机制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脂质作为能源是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体内存在的脂质中含有所谓中性脂肪的甘油三酸脂、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等。特别是甘油三酸脂和游离脂肪酸作为运动的能源有着重大的意义,胆固醇和磷脂作为细胞膜的成分也很重要,而且胆固醇还是构成胆汁酸、类固  相似文献   

7.
血脂是指血浆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及磷脂等,它们在血浆中通常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人们的膳食、动物的饲料组成可影响血脂;运动训练亦可影响机体的脂质代谢过程。近年来,进一步研究了运动训练对不同脂质的影响。通过运动训练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本文的目的在于观察大白鼠在饲喂高脂饲料时,以及由高脂饲料改为基础饲料后,运动训练对血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超强度运动训练是对运动员机体的一种透支现象,生物膜的缺损使运动员不能发挥最大的运动潜力。活性磷脂是修复生物膜的有效方法,可使运动员正常发挥其最大功能,对提高成绩,缩短训练时间,保持运动年限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全民健身和延年益寿也有着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G804.32PS磷脂酰丝氨酸运动营养品的功用[刊,中,I]/诺亚∥游泳.-2004,(2).-28-30图4表2(TY)磷脂酰丝氨酸∥营养∥运动员∥作用G804.32美禁售含麻黄类节食食品和补剂[刊,中,B]/郑斌∥游泳.-2004,(2).-12-13(TY)食品∥麻黄类∥管理∥美国  相似文献   

10.
任鹏飞 《体育科研》2021,42(5):20-2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胰岛素信号通路在A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运动可以通过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下游分子表达,改善AD病理表现。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激酶(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酶(MAPK)和Wnt 3条胰岛素信号通路视角切入,探讨运动改善AD的可能分子机制,为AD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逻辑理路,并提出实践路径。认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本质上是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体育发展载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上担任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路径、群众体育健身服务新基地、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新渠道的角色。提出:以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为原则,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以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为重点,夯实竞技体育基础;以培养大众体育生活方式为宗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以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优质资源整合为手段,打造精品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社区体育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的必要途径,是体育社会化的新载体。社区体育的发展理论则是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体育社会化的关键。因此在分析社区体育发展概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体育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李忠义 《体育学刊》2006,13(5):53-56
着重分析了运动药物在体育比赛中的积极作用以及药物与体育精神、公平比赛、运动安全等方面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安全、规范的服用运动药物可以消除不平等的遗传效应等因素使体育比赛更公平以及安全应成为体育比赛中检测违禁药物唯一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效益投资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分析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竞技体育投资的基础上,对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投资目标、重点、结构和投资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各地方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资提供经验借鉴。研究认为,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投资应在不断完善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依托市场,开发体育产业。  相似文献   

15.
公民体育权利本原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论述了公民体育权利的本原、概念与体育利益内核。在有关公民体育权利的本原部分,论证了公民体育利益理论是理解公民体育权利的理论基础;在公民体育权利概念部分,论述了公民体育利益和权利的3种形态及其关系;最后,还以体育权利主体为视角阐述了体育利益是公民体育权利的实有内核。  相似文献   

16.
中美体育法学研究现状比较及对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美体育法学研究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了目前中国体育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法学学科体系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见解,指出对“体育”的明确定义、对学科价值目标的确定、对学科研究对象、内容和体系结构的确定以及形成自身成熟的方法论,是目前构建体育法学形成学科体系框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体育风险控制在我国刚刚起步,有待深入硏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保险现状、体育保险产业的误区与原则、健全体育保险体系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与探究,为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结论认为:更多融入市场机制,是体育保险发展壮大的根本要素,让政府职能部门减少参与,改变角色为规则指定者,以符合市场竞争体系决定体育保险领域发展方向,这符合体育保险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自然科学一样代表着体育先进的生产力,体育社会科学成果是否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党和国家的重大体育决策以及体育经济和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综合分析等方法,在考察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实障碍,并就提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的途径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泸州医学院医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该校医大学生提供体育消费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也为其他医学院校和西南地区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泸医医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泸医医大学生有76%左右来自农村,整体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消费还处于较低水平。虽然该校医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认识正确、态度积极,但实际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体育消费总体参与度不高。结论:较低的消费水平是导致泸医医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学业压力大、课余时间不充裕、课外时间占据较多则是阻碍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而学校体育锻炼设施较为缺乏、体育课程设置的局限以及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不浓更是影响医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力度乃当务之急;而开设医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的兴趣选项课程,积极开展多形式的课外活动,开展易于推广与普及的大众性健身项目的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引导和培养医大学生体育锻炼和消费的、积极的、必须的教育改革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环境下的体育微博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兴自媒体传播环境中,体育微博以体育明星、体育媒体人士、体育媒介机构、体育爱好者群体为主体构成其相对独立的传播空间,有着实时性的传播机制、碎片化的传播形态、蔓延式的传播模式以及跟随性的传播特质等特性。这一新型传播模式在体育领域兴起与发展的内在价值在于:构造了以大众为传播主体的体育媒介环境、拓宽了媒介环境中体育元素的社会影响力并为以微博营销为核心的体育营销新模式构建了潜在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