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的问题上,司法机关考虑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自身特点,片面追求保护的力度,轻视刑法的惩罚教育作用,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上过多使用缓刑或单独处以罚金等刑罚,导致部分案件罪责刑不相适应,量刑畸轻,对未成年人达不到应有的威慑和惩罚作用,致使教育感化未成人的目的达不到,反而纵容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因此,我国应引入英国等国家的"社会服务令"刑罚制度,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服务令"制度,以便在惩罚和保护未成年罪犯两方面达到一个平衡,既矫正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又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未成年罪犯的权益,并最终实现社会利益与未成年罪犯个人利益双赢。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的问题上,司法机关考虑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自身特点,片面追求保护的力度,轻视刑法的惩罚教育作用,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上过多使用缓刑或单独处以罚金等刑罚,导致部分案件罪责刑不相适应,量刑畸轻,对未成年人达不到应有的威慑和惩罚作用,致使教育感化未成年人的目的达不到,反而纵容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因此,我国应引入英国等国家的"社会服务令"刑罚制度,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服务令"制度,以便在惩罚和保护未成年罪犯两方面达到一个平衡,既矫正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又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未成年罪犯的权益,并最终实现社会利益与未成年罪犯个人利益双赢。  相似文献   

3.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有利于惩罚罪犯、预防犯罪,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对交通肇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的行为怎样认定为自首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刑罚存在有其正当性,即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但刑罚本身具有“双刃性”,用之不当,则侵害公民的人权。而且,刑罚预防犯罪也是有限的,它不能消灭犯罪,还给罪犯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对其进行法律规制,通过宪法明确国家的刑罚权和公民的人权,刑法明确罪与刑,刑事诉讼法明确刑罚的程序,监狱法明确刑罚执行的方法,从而保证刑罚的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和保障公民人权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监狱劳动是伴随着刑罚的执行而出现的,但不能说明它就像刑罚那样具有强烈的惩罚性,监狱劳动在执行过程中不应该脱离其改造罪犯的目的,更不应该附加刑罚的惩罚性色彩,而是要重视罪犯劳动权利和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监狱劳动的人性化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诱惑而实施犯罪。司法解释规定未成年人所犯罪行极其严重的可以适用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罪犯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即使对他们有条件适用无期徒刑也应慎重对待。考察是否对未成年罪犯适用无期徒刑,应从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刑罚的谦抑性、节约刑罚成本的投入、避免刑罚资源的浪费、法理的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以体现刑事法律对他们的特殊保护。因此,应尽量控制、减少对他们适用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7.
人权需要法治的确认和保护,以免受到社会其他公民和国家公共权力两个方面的侵犯.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刑事法治观,既要重视刑法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刑法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在刑事法领域的具体要求,它在国家刑罚权与公民的自由之间划出了一条明确的界限,从而保证刑法既能有效地打击侵犯人权的犯罪,又能防止滥用刑罚权侵犯人权.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权,应当慎重适用死刑和注意“严打“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8.
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在我国,刑罚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由国家司法机关施行的,用于处罚犯罪的严厉强制方法.它在本质上属于社会防范不法侵害的自卫手段.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不仅对罪犯予以惩治和改造,同时对社会上可能犯罪的分子起到震慑作用,具有预防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刑罚是对犯罪人的惩罚,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刑罚的目的又不仅仅是对犯罪人的惩罚,刑罚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犯罪防止犯罪的过度发生。然而,在刑罚与预防犯罪的过程中,人权保障也不能忘记与忽略。因此,我们讨论刑罚与预防犯罪是极其有意义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刑罚的固有属性是惩罚性,刑罚的价值是刑罚固有属性所决定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和人的需要被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由此得出我国刑罚的目的应当是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的统一。同时,对如何发挥刑罚的功能和确立我国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在我国,刑罚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由国家司法机关施行的,用于处罚犯罪的严厉强制方法。它在本质上属于社会防范不法侵害的自卫手段。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不仅对罪犯予以惩治和改造,同时对社会上可能犯罪的分子起到震慑作用,具有预防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586名司法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行政系统的人民警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是刑罚的执行者,工作对象是罪犯,工作地点是与正常社会基本隔绝的监狱.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监管、改造罪犯工作的质量乃至成败.因此,对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了解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我们于2004.8~10月对在监狱中工作的司法人民警察(以下称"司法警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3.
谈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的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实现国家刑罚权,所提倡的人权保障只是刑事诉讼间接目的,具有间接性、被动性,因而仅指被告人的人权.被害人的人权保障实质包含在在直接目的--惩罚犯罪和根本目的--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安宁秩序中.然而,我国被害人权利保障在刑事程序中非常薄弱,已经违背了刑事诉讼的目的要求.所以,刑事诉讼法除了继续保障被告人人权外,目前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大被害人的一系列权利,以科学实现刑事诉讼的应然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杨靓 《成才之路》2013,(23):42-42
何为正当惩罚,我们不仅应该从社会的角度,从老师的角度,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因为受惩罚的毕竟是孩子,如果不从他们的角度去了解何为正当的惩罚,那么也就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惩罚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研究作为受惩罚主体学生的惩罚观,对于教师达到惩罚的目的,培养孩子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刑罚及时表现为适度与适时的有机结合。适度即为有罪必罚、罚当其罪;适时即为惩罚及时,它们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重要条件。刑罚及时可有效地打击、抑制犯罪,肯定守法者的守法行为,增加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应。完善刑事立法,改变立法滞后现状;加强刑罚力度,从时间上确保刑罚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提高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是增强刑罚及时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刑罚目的论     
刑罚目的在刑罚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对于刑罚的创制与适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西方的刑罚目的理论源远流长,大致可以分为报应刑论、目的刑论、折中刑论。我国关于刑罚目的的争论及评述较多,无论是公正惩罚的刑罚目的、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或保护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的刑罚目的,都有确立我国刑罚目的之借鉴之处,单独取任何一个作为刑罚目的都不够完全。我国应该有的刑罚目的是公正惩罚犯罪及预防犯罪,保护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7.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作为依法治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来抓。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我们应找出原因,及时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从而使刑罚的目的由事后的消极惩罚变成事前的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8.
贪利型犯罪死刑问题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刑罚经济学理论界一般认为,国家配置刑罚应该追求以最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收益。然则,死刑作为五刑之中的特殊刑种,在考虑国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罪刑等价的刑罚基本原理,尤其是在贪利型犯罪中。国家应通过加大死刑成本的投入来限制贪利型犯罪的死刑判处;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实行“社会预防为主,以刑罚处罚为辅”的方针,逐步废除贪利型犯罪的死刑判处。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一站"犯罪与刑罚"中说:"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任课教师把刑罚的适用机关等同于刑罚的执行机关。一、刑罚与刑罚权所谓刑罚,是指国家创制的、对犯罪分子适用的特殊制裁方法,是对犯罪分子某种利益的剥夺,表现出国家对犯罪  相似文献   

20.
贪利型犯罪死刑问题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刑罚经济学理论界一般认为,国家配置刑罚应该追求以最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收益。然则,死刑作为五刑之中的特殊刑种,在考虑国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罪刑等价的刑罚基本原理,尤其是在贪利型犯罪中。国家应通过加大死刑成本的投入来限制贪利型犯罪的死刑判处;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实行“社会预防为主,以刑罚处罚为辅”的方针,逐步废除贪利型犯罪的死刑判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