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付绍姬 《考试周刊》2012,(80):47-47
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来,纵观学生平时的作文乃至考场作文,优秀者不计其数,亮点也异彩纷呈。但不够成功的作文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大都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凌乱表意不知所云;抑或是三言两语骨瘦如柴……他们的通病就是作文通篇没有一处亮点——细节描写。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经典课文细节进行指导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感悟细腻语言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味”.从而关注细节描写,将个性化的细节这一微末技艺做成顶上功夫,打造出精美作文。  相似文献   

2.
周敏 《考试周刊》2012,(92):65-65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真实作文.贴近学生生活,指导他们用稚嫩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写出自己的感想,切不可教育学生盲目追求华丽的辞藻.充盈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让孩子真实作文、快乐作文、自由作文。  相似文献   

3.
台湾中学生写作题材生活化,颂扬人与人之间真情,倡导健康向上价值取向;作文教学操作性强,写作知识与作文实践相结合,便于学生接受;记叙文写作指导强调描写细节、捕捉意象,追求具体化、形象化;注重鼓励、表扬学生,唤醒、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活力、机智。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作文训练中采用三步作文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注重细节显真实。现在学生作文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文章空且短,这正是作文缺乏细节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与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细节并把这些细节在作文中真实地展现出来。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让读者通过文字细细品味,才能增加作文的真实感与可信度,让读者感同身受。第二,巧用修辞添生动。学生作文的第二大问题就是  相似文献   

5.
正当下很多教师的作文教学,一味讲究功利性,从文章立意到结构,过多地追求模式化、应试化,学生的写作技能具备了,但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到处都是"假大空"式的无病呻吟。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好的文章一定是闪耀着真情实感的美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动人的具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呢?一、从细节处体现真情实感巴尔扎克说过:"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细节  相似文献   

6.
李晓莉 《现代语文》2009,(9):125-126
近期笔者有幸与《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一书“握手”,并为书中赵国忠老师之言“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和追求”所触动,加之对浙江省2008年各地市中考满分作文的阅读分析,找出中考满分作文表现出来的某个共性:细节描述。为此提出“以细节为突破口,用细节点亮作文教学的一片天空”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常常高度重视作文课堂教学.把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讲评、指导作为工作重点,为了搞好这些工作,会细致地备课、编写作文教案.却常常忽略一个重要细节——写作文批改记录。  相似文献   

8.
正细节刻画是记叙文的血肉,是牵住学生作文的"牛鼻子",也是作文成功的点金术。在初中作文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细节刻画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细节刻画技巧,从而让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出彩。一、细致观察生活,感知瞬间,用心捕捉细节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写记叙文时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并且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使作文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0.
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求得学生才能、智慧和人格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文教学在这一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要想让作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使学生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使之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关键是要把握学生作文成功的内在因素.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得到落实.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1.
关注课堂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课堂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味与追求。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特别是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老子说:“天下事必做于细”,西方人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是文化,需要我们去学习;细节是科学.需要我们去研究;细节是艺术,需要我们去追求。教育中关注学生细节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动脉.观察不到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真爱的教育。总之.没有细节的教育是粗糙的教育,不完美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细节。并及时反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管理各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熊艳梅 《学周刊C版》2014,(2):184-185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成为语文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背作文、套模式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普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思维训练,这使得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兴趣不高。本文结合对新课程的认识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作文教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卫保 《学周刊C版》2011,(10):139-139
浙江省高考作文要求“生活化、真性情”.这就要求考生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这些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细节描写运用得当.会使文章内容充实.情感真挚.可以成为文章构思的升华点和闪光点。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苏锦辉 《学子》2014,(10):43-43
细节描写是叙事类写作的一种重要手法,掌握这种手法有利于提高作文得分。目前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一般分为基本分和发展等级分,而能否运用细节描写往往是考评学生作文发展等级分的依据之一。因此,在作文中注意运用细节描写是有利于提高中考语文作文分值的。其实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叙事类文学作品里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作的具体生动、细致入微的描写。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种手法,  相似文献   

16.
一、善于预设细节。追求教学新理念 教学细节可以体现教师的实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注意教学细节的打造。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杨爱青 《辅导员》2014,(15):89-89
<正>总有很多人和事让我们内心深处瞬间产生震动,也总有很多艺术作品使我们陷入深度的"感染",这就是走心。我们习作教学追求的,也是让学生的作文走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写出至纯至美的文章?我想可以尝试着去做出以下努力。一、捕捉细节,表述感触北岛曾经感叹说:"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和历史一样,学生作文也应该有强烈的质感,由孩子的纯朴、灵动滋养出的质感。如何让我们孩子的作文不再单薄,而是  相似文献   

18.
陈小晶 《学周刊C版》2014,(5):163-163
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把写作由学生的负担变成兴趣。在作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组织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师生互动的教学中,采取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总有很多人和事让我们内心深处瞬间产生震动,也总有很多艺术作品使我们陷入深度的"感染",这就是走心。我们习作教学追求的,也是让学生的作文走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写出至纯至美的文章?我想可以尝试着去做出以下努力。一、捕捉细节,表述感触北岛曾经感叹说:"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和历史一样,学生作文也应该有强烈的质感,由孩子的纯朴、灵动滋养出的质感。如何让我们孩子的作文不再单薄,而是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作文"失真"现象还是很严重。一、溯源:原因分析1.学生自身的原因。①学生作文中"自我"元素缺失。学生写作目的畸形化,偏离了写作的真实需要,丧失了自我。学生作文中真实的"自我"缺位,偏离了情感表达的轨道,冷却了自我。②学生作文中没有真实的细节。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