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编者推荐:变格前后的两篇文章看似相同,其实差异很大,正如评者所言,[相互变格一]重在“他励”,[相互变格二]重在“自励”——两篇变格作文的标题,很巧妙地蕴含“他励”或“自励”之意。如果将[相互变格二]的写作重心放在“字写得好”以后,就是两篇可相互变格——主旨相近,但有迥异——的典范作文了。两文还可各自变格:[相互变格一]由写母亲“他励”,变为儿子“自励”;[相互变格二]由写大仲马“自励”,变为朋友“他励”。这种变格方式,非常实用,不必另找材料。  相似文献   

2.
攀登     
“相互变格一”作文,在凸显主旨时,给标题“位置”加上“恰当”的修饰语,从而“向下”行文。“相互变格二”作文,将第三自然段中的“上一层”三字由实到虚行文,从而用“扶伤”的事迹来扣“攀登”二字。  相似文献   

3.
爆米花     
最出彩的一笔是末段“爆米花出炉的那一瞬间,我竟然习惯性地捂紧了耳朵”,“怀念童年”之意跃然纸上。另一出彩之笔是“每到一家,都可以得到主人赏赐的一裤兜爆米花”,由点到面开拓。此文可将主旨变为“民族感情是一扇能开能合的国门”,变格措施是:强化“爆米花”同“奶油的甜香”对比;略去“生活变化”的笔墨;变格后作文标题为“爆米花情结”。  相似文献   

4.
真诚的喝彩     
相互变格作文的变格途径是,主宾易位——作文表述主体实现转移。“相互变格一”作文用“说反话”扣题中“喝彩”,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生日     
编者推荐:文末“从里面端出一盆小鱼”——纵深开掘,“一盆”而又“小”,情深意重。此文标题宜改为“摸鱼”,显示材料的个性。此文“摸鱼”的材料可变格用于其他亲情话题(“母子情”“手足情”“夫妻情”等)的作文;还可变格用于“友情”话题作文,其变格途径是:变更人物之间的称谓。标题可沿用“摸鱼”。  相似文献   

6.
怀念长头发     
变格前作文以头发之“轻”承载亲情之重,很有特点。全文用“头发”组织材料,跌宕起伏。“忽然看见一个‘男人’在照镜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出彩之笔!变格后作文为凸显变格后的主旨,其变格的方法还有:①变换“要钱”的背景。变格前是“我要买词典”,变格后是“任课老师要我买复习资料。②变换“我”对妈妈剪去长发的“感受”。变格前“我欣慰”,变格后“我心渗血”。③改变了标题。“头发伤痕”,无理而妙,发人深省。④卒章“豹尾”,入木三分。“下星期,交15块钱”一笔,将变格后作文的主旨向纵深开掘。  相似文献   

7.
等待     
用人体部位作“涨水”的参照——凸显了“等待要以生命为代价”的主旨。标题宜改为“涨水”——自拟的标题同话题文字不能相同。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信念”话题作文,变格的途径是:将跳龙门的鲤鱼取代心仪的姑娘“玉翠”;将尾生“等待心爱的人”变为“迎候跳龙门的鲤鱼”。  相似文献   

8.
街头画像人     
文章标题为“街头画像人”,而卒章用“街头画家”点题——凸显“先做人,后成名家”的主旨;此文用“拼搏”诠释“做人”,主旨鲜明。此文基本材料可变格用于“关爱弱势群体”的话题作文,其变格措施是:主宾易位,对画像人略写,详写一群儿童及其为画像人绘制的护身画;标题为“一张儿童画”或“护身符”。  相似文献   

9.
白墙     
此文主旨多元,“白墙广告”可变格用于“信守合同”材料作文。变格措施是:在“顺子就又找了些白石灰,覆盖那广告”后,广告商以“给了20块”为据,诉顺子不信守承诺。标题变为“白墙的视觉权属”。  相似文献   

10.
两文所用的材料基本相同,而主旨不同。这是怎样办到的呢?第一,表述主体不同。“相互变格一”是老校长和狱方;“相互变格二”是威廉·哈维和塔·布克。第二,强化事件同主旨相关的属性, 淡化其不相关的属性。例如“打死狗”:“相互变格一”突出“老校长一没有大发雷霆,二没有给他任何纪律处分”;“相互变格二”突出“他坦然告诉老校长,自己只是想看看小狗的内脏结构……他的“坦诚”让他从老校长那里得到一项正合自己心意的“嘱托””。此文被强化的属性到彼文中却淡化了。  相似文献   

11.
编者推荐:引述哲学家和画家的材料来立意,很有代表性,二者不仅在时空上相距很远,而且分属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思维方式。从材料中引述出“观心”的立意,丝丝入扣,十分契合。标题宜更换为“留一只眼”——既能管住两个事例,又隐含立意。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实用与奢侈”话题作文,其变格的途径是:将两件有关“眼”的材料变形,朝“够用就行”方向引述,还将目前文中已有的“用不着的东西如奢侈的摆设,留之又有何用”强化,以支撑话题。创造性地运用现成材料——符合高考发展等级“有创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用“书店”和“《走出地平线》”入题,妙;更奇的是,用“雨天”和“轮椅”托起女孩的无限心空——不仅女孩自己走出了“失利的阴影”,而且帮助他人走出了“失利的阴影”。布局周密——开篇和结尾部有“绿色”;“走出地平线”和“窗”,有实写也有虚笔——相互照应。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心理调适”话题作文,变格措施是:强化“我”“失利的阴影”浓度,增补“女孩”化解“我”心中“阴影”的过程。标题改为“书店中的无限空间”。  相似文献   

13.
彼岸花     
文中最后自然段中的“咬”字,凸显同学情谊达到极致。“她疯狂地去咬我的手指,我没有阻止,却早已泪流满面,任凭鲜血从指尖流出”,从而开出了血的“彼岸花”!此“咬”字承接上文“荽能够做的就是掐紧我的手”中的“掐”字——构建了到达“彼岸花”的桥——同学情谊有深厚的生活积淀!此文可变格用于“理解与误解”话题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主宾换位,让荽作表述主体,将“我”变成“她”,同“那位母亲”进行对比;变格后作文标题可沿用原先标题。  相似文献   

14.
第三自然段中的“风景真是不错”承上启下,将“小男孩”作为一道风景——意境高远。为了凸显这道风景,文章用小男孩的“破旧的白色上衣”、“我”的“‘烂’照片”和两个老外“翘起大拇指”进行铺垫。标题中“山顶”二字蕴含对小男孩赞美之意。此文材料可用于“热爱祖国”的主旨,其变格的途径是:将小男孩的服饰变为唐装,让其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出现在外国友人面前。  相似文献   

15.
用月球的知识性材料,写“请给予我生存的权利”的作文题——作者思维品质有很强的变通性。此文变格的主要经验是:将知识小品变为童话,将客体“月球”变为主体“我”;缀一个副标题——用“月亮”作为“我”的指代对象。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辨证分析”材料作文,变格措施是:强化“月球毁灭后果”的分析;将副标题变为正标题。  相似文献   

16.
在前三段“作业”后,第四自然段用“作业”别解标题“今夜‘独’行”,“作业”二字,全文立骨——“家庭教育”方式,新奇独特;‘家庭教育’之义,深刻隽永。此文“夜行”的材料可变格用于“亲情”(或“友情”)话题作文,其变格的途径是:“夜行”是“我”主动却又畏缩的行动,“亲人”(或“友人”)暗中壮其行。标题可以沿用。  相似文献   

17.
我老了     
此文以"学琴"的事,承载"时不我待"或"找准位置及其责任"之意,很有特点,也很有创意。本文多元立意,可以变格为两篇主旨不同的作文。标题应该加上双引号。  相似文献   

18.
这一组三篇作文——第一篇和第二篇属“升格作文”专栏,第二篇和第三篇属“变格作文”专栏。变格前后的作文,其标题只有一字之差,立意完全相反,但所用材料还是火柴姑娘和风婆婆,只是增补了桑塔纳的细节。  相似文献   

19.
守而不痴     
变格后作文为将课堂习作变为应试满分作文提供了可操作的经验——依据高考话题主旨对课堂习作材料作辩证分析。例如:运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材料,变格前作文因其主旨是“清醒出走”,故正入反出“愚痛”之意;变格后作文因其主旨是“坚守”,故正入正出“不弃”之义。“愚痛”和“不弃”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材料中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依据作文主旨选准某个侧面,作者运用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路与脚印     
编者推荐:变格前后两文人物未变,“踏雪”材料也未变,但是主旨发生了重大改变,其变格的途径是:改变人物的年龄,细节变化符合年龄特征——主旨改变合情合理。改变标题,也有助于凸显新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