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科学推进工学结合与半工半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深刻领会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内涵,并以此为指导,深入剖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科学内涵,总结"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各种实施模式,完善有关"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半工半读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半工半读是当代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模式,它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实行工学交替、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半工半读的发展历史、职教思想、教学方法、就业教育及其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新中国成立后被称作“半工半读”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曾经风靡一时,但却几乎半路夭折。究其原因,一是过分强调工学结合的思想教育功能,忽视其为个人发展,尤其是为理想就业作准备的经济功能;二是计划经济的外部环境不适合有明显市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生存与发展。今天当我们重新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时候,应充分了解它的特征,树立科学的工学结合观,通过教学制度改革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等手段,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在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利弊关系并提出自己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秦现仓 《教育与职业》2006,(29):185-186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本文首先回顾了此种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在阐述其含义及特点之后指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以河北武安市职教中心为个案分析,肯定了我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周济部长强调,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支持工学结合的有效开展,积极推进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是今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长远目标。本文提出高职教育实施半工半读,实训基地建设是前提,课程建设是保障,“学分银行”是有效途径,并就如何依托“学分银行”实施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做好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国家为什么再三强调在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如何认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制约我国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因素有哪些?做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应处理好哪些问题?本期专题研究特别组织了4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要重点建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立完善保障与评价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学结合日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关注的主题与热点。工学结合是教育部直接推动的三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朱冬建 《新课程研究》2009,(6):118-118,106
一、工学结合的起源 新中国建立初期,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作为官方认可的称呼是“半工半读”。19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半工半读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时期是我国教育史上出现最严重偏差的时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使教育的偏差发展到几乎断送我国教育的地步。半工半读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片面强调生产劳动,无视学校教育特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指出了方向,并将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重要意义,从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规范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向才毅 《职教论坛》2006,(17):10-13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对于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使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得以进一步落实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半工半读职教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本文以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的实践为案例,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教培养模式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推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于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对于发展甘肃省的职业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应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保障机制,使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成为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实在举措。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向的转变,但因为缺乏相应的学生权益保障机制,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有硌要理清工学结合中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建立健全学生权益保障机制,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远、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长远目标。"学分银行"是实施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建立学分银行的前提是实施有效的学分制。同时必须加快实训基地与课程建设,建立有效的"学分银行"运行与管理机制,提升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文章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着重从引企入校作为突破口,从"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人才培养的实施基础、实施目标、组织方式与具体实践等三大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以阐述在"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一项重大突破。广东职业教育提出了在十一五发展阶段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基于此,职业院校既要满足学生个性的要求,又要更好地适应企业订单的要求,运用何种培养模式才能更贴近企业的需求,专业课程怎样改革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达到与企业的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应成为职教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省职业院校积极进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积极进行实践探讨,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促进我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教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我们借承接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职业院校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之际,将广东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工作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提出一些工作建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讨如何将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同广东实际相结合,使其本土化,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形成适应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构建有职业教育尤其是学校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厦门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始于1920年,当时黄炎培先生受陈嘉庚先生之托创办集美航海科、集美商科等,按"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要求和"实习是重"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厦门中职教育的工学结合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而得到了迅速的开展.2006年10月,教育部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会上印发的教育部文件公布了全国107所中职学校作为首批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试点院校.目前,厦门的职业学校都在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主要的模式有:"定单式"培养模式,"2+1"模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