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和满足历史研究工作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将校订重印出版《独秀文存》和《胡适文存》。《独秀文存》原版三卷四册,共约五十万字,现改装为两册,一九八○年内出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丁守和同志根据原亚东图书馆一九二三年第三版重新校订。重版的《胡适文存》,收入了原亚东图书馆一九三○年十月版《胡适文存》(三集十二册)和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六年第三版《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上、下两册)的全部文稿,共约二百一十万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来,我国已出书70多万种,约有1000亿册,其中三分之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版的。从上述数字来看,我国已步入世界十大出版强国之列。出书种数占第七位,总印数则居首位。仅1985年就出版图书66.73亿册,全国人均拥有图书6册(占世界第6位),超过世界的平均数。这是一些令人欢欣鼓舞的数字,它说明了我国出版事业的兴旺发达。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在70多万种书中,不乏传世之作,确实有一些反应新观点、新思想、新技术和世界新趋势、新潮流  相似文献   

3.
2007年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杜泽逊先生耗时十数年完成《四库存目标注》(下简称《标注》)一书,无疑是新时期"四库学"研究的代表作。《标注》共计精装八册,三百七十余万字。第一册是经部,第二册是史部,第三、四册是子部上、下,第五、六册是集部上、下,第七、八册是索引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出版,是解放后我国史、地学界在党的领导关怀下一项重大成果。《图集》从原始社会起至清朝止,按我国各历史时期分为八册,即:第一册,原始社会、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并分为八开精装本和十六开普及本二种版本出版。《图集》反映了一八四○年以前我国各历史时期的政区设置和部族分布  相似文献   

5.
近日,《卢梭全集》由商务印书馆正式结集出版。全集由资深译者李平沤先生担纲主持,为保证整个全集风格体例的统一,商务印书馆对一些已有的版本也委托李平沤先生进行了重新翻译。其单行本自2006年已陆续发行,受到学界和出版界的广泛赞誉。此次全集采用以重点著作为主干,同类主题的短片文章为补充的模式,分九卷出版:第一卷至第三卷是卢梭的自传类作品;第四卷至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作品;第六卷至第七卷是教育文化类作品;第八卷至第九卷是文学艺术类作品。全集涵盖了卢梭在政治、经济、思想、教育、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所有重  相似文献   

6.
《夏丐尊文集》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分编三卷出版,其第二卷《文心之辑》专收语文教学方面的论著,编入了与叶圣陶合著的《文章讲话》。《文章讲话》继《文心》而作,先在《中学生》杂志登载过一部分,后于1938年出书。讲话共计十篇,叶先生写了其中的第二篇,夏先生写了此外的九篇。 198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重印过这本书。重印本的末尾,有一篇不到一百字的简短《编后》,说明重印时编者对这本书曾经“略加修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史》肖萐父、李锦全主编 1982~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哲学史教材。全书共六编,分上、下二卷。上卷包括;第一编夏殷周至战国初期,第二编战国中、晚期,第三编秦汉至隋唐时期;下卷包括:第四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第五编明末清初时期,第六编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书末还有附录:“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已由档案出版社影印出版。该书共分八册,十六开本,套色精装,约三百万字。第一、二册已于年初出版发行,第三——八册也已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 该书系按时间顺序编排,共收辑存世的清代康熙朝内外文武大臣及内务府臣仆  相似文献   

9.
1953年,毛泽东委托范文澜、吴晗组织整理、标点《资治通鉴》。1956年,《资治通鉴》点校本由古籍出版社出版后,毛泽东反复阅读、浓圈密点、作批写注,共达3000余处。①1958年,毛泽东又指示点校“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当年9月13日下午,范文澜、吴晗邀约尹达、侯外庐、金灿然、张思俊商讨此事。会后,范文澜、吴晗联名于10月6日给毛泽东写信:主席:关于标点前四史的工作,已遵示约同各方面有关同志讨论并布置,决定于明年十月前出书,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其余二十一史及杨守敬历史地图改绘工作,也作了安排…  相似文献   

10.
第十九册和二十册出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十九册和二十册;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十九册中所收录的有关档案史料起于咸丰六年(1856)十月初十日,止于咸丰七年十月十一日,计528件、54.9万字。本册售价28.60元。第二十册中所收录的有关档案史料起于咸丰七年(1857)十月十二日,止于咸丰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计495件、54.9万字。本册售价28.30元。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师诊疗全书》1996年推出第一版,2002年第二版,历经十余年,多次重印,深受读者欢迎,总销量达200余万册,是我社的常销书、品牌书,目前我们正在准备第三版的编写、出版。  相似文献   

12.
听说不少读者因为修订本《辞源》分册出版间隔得太长,很有意见。我也有同感。去年,满意地买到了《辞源》,可是几次查字,都没有查到。原因是这部修订本《辞源》一共四册,而现在只出版第一册,第二册据说今年可以出版,而第三、四册的出版日期不得而知。为什么《辞海》三个分册可以一次出齐,而《辞源》就做不到呢?  相似文献   

13.
十卷本巨型文明史著作《中华文明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巨大成就。多年以来,人们希望看 到比较详细的中国文化史著作,这部书的出版,满足了这个多年的愿望,这是值得称赞的。 这部巨著分为十卷,第一卷史前,第二卷先秦,第三卷秦汉,第四卷魏晋南北朝,第五卷隋唐,第六卷宋辽金,第七卷元代,第八卷明代,第九卷清代前期,第十卷清代后期。  相似文献   

14.
1.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上海书店1990年起出版,共32卷,2000万字,收录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1840-1949)有影响的作品。《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辑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于1935年出版。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在重印第一辑的同时,相继编撰以后各辑,其中第二辑(1927-1937)、第三辑(1937-1949)、第四辑  相似文献   

15.
我社去年推出的“夜读丛书”第一辑10种问世之后,出乎意料地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在当时书刊发行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初版平均2万册,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销售一空,当年即重版了1次,到今年6月,又印了第3次,总印数近100万册。今年年初出版的“夜读丛书”第二辑10种,初版平均印数为2.3万册,也是很快便销售一空,在5月的上海出版社联合书市上,仅各地来洽谈的订货数,平均已突破1万册,目前正在重印。这一辑被《书讯报》、上海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我最喜欢的十本上海版新书”评选活动选中,按得票多少排在第6位,可见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浙江日报高级编辑林永年著的《新闻写作百例谈》,日前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第四次印刷出版一万册,开始上市销售。本书第一次印刷2万册,第二次、第三次又分别印刷了1.5万册和1万册,均已售销一空。在新闻类图书销售不畅的情况下,这本书为什么如此畅销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同志,见到他爷爷民国初年出版的书被重印了,便到出版社去领取稿酬。出版社的同志告诉他,重印已故作者的书不付报酬。这位同志拿出前国家出版局1980年5月颁发的《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指着其中第六条第二段的文字说:“这上面明明写着‘解放前出过的著译重印或校订重印,仍付基本稿酬的部分或全部’,你们为什么不执行上级的规定?”出版社的同志耐心地向他解释,书籍稿酬暂行规定是针对作译者讲的,该文件第一条就指出制订这个文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美双方合作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于1985年9月开始正式发行了。该书第一、二、三卷在北京发行的第一天,仅王府井新华书店就售出七百余套。现在,第四、五卷又已陆续问世,全书十卷将按计划于1986年9月出齐。这套书的订价乙种本是156元,甲种本是286元。尽管总售价如此之高,但已印行的四万套目前已全部售完(其中甲种本10,000套全部由预订售完),而要求购买的信件不断,印厂正积极准备重印,以逐步满足国内广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苏联现有200多家出版社、2400多家印刷厂、17000多家书店和30多万图书出版、印刷和发行工作人员。1982年以前十年平均每年出版书籍和小册子83400种、17亿册(据苏联《图书评论》周报1983年9月2日第35期)。1982年出版书籍和小册子80674种,总发行量19亿2508万册(据全苏图书院编《1982年苏联出版年鉴》)。比我国1982年28544种(不包括图片)多1.9倍。沙皇俄国1913年出书30079种、99179000册,仅次于德国,占世界第二位。俄国从1564年印刷出版第一本书《使徒行传》到1917年十月革命这三百多年间总共出书55万种,革命后从1918年到1982年六十多年间出书335万种,共约576亿册,种数为革命前的6倍。换句话说,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建社十周年。十年来,全社坚持“两为”出版方针,在探索、改革中前进,取得了较大发展。全社从建社初期的24人增加到近百名工作人员,十年共出新书1473种,印数10009.9万册;重印书618种,印数2816.3万册;发行海外图书359种,13.5万余册;获省以上优秀图书奖的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