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大梨和小梨     
我的女儿已两岁半了。为了启迪孩子智慧,培养好的品德,我便时常给女儿讲些童话,生活故事等,她常常听得入神。一则故事多讲几遍,她便能断断续续地复述。一次,我给她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后,我问她:“孔融为什么拿小梨,而不拿大梨?”她稚气地回答:“因为小梨削好了皮,大梨没有削好皮。”我听了又好气又好笑,真想批评她,但转念一想,她毕竟还只有两岁半,能这样回答也是动了脑筋的。于是我在以后几次复述这则故事时,就着重强调了孔融因为人小吃小梨,而把大梨让  相似文献   

2.
上网聊天,走进的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让你看不见、猜不透。而我喜欢和幼儿园的孩子们聊天,因为孩子们的童言趣语、奇特幻想能带你真正走进一个童心世界。日常生活中我常寻找机会和孩子们聊天,有时集体聊,有时个别聊,有时带着目的,有时随机自由地聊。跟孩子聊天,我感觉自己更像他们的妈妈,孩子们的大朋友。和孩子们聊一聊还常带给我惊喜的发现和意外的收获。   中班的茜茜 (系化名 )小朋友参加了幼儿园的表演队,那天我跟她聊:“茜茜表演得最好,是吗 ?”茜茜说:“不是的,是你的孩子跳得最好。”我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  相似文献   

3.
江苏通州陈家伟家长来信:我女儿现上幼儿园中班,虽然小小年纪,但自卑感比较明显,常常回来会问出一串的问题 如:“老师今天表扬了兰兰,没有表扬我,是不是我不聪明?”“我的个子在班上最矮、别人不愿跟我玩,明天我不想上幼儿园了”“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别的小朋友好”等等,她说这些话时,常常眼里含着泪水,自卑感犹如一副沉重的枷锁压在女儿身上,我们家长很着急,我们应该怎样纠正孩子  相似文献   

4.
宋宁 《家长》2009,(Z1)
孩子也需要尊重。我们和风细雨地跟她说话,就是信任她、尊重她,她就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们,我的目的也容易达到。女儿进入初中后,就不太听我的话了。我很生气,一向听话的孩子,怎么突然变了?无论我怎么说,她都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根本不听我的。  相似文献   

5.
我的大耳朵     
我长得很矮小,一脸上集中着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惟独那对大耳朵格外显眼。小时候,我十分顽皮,因此,我的耳朵也就常常这样遭殃了:爸爸拉左耳朵,妈妈拉右耳朵,以此来惩罚我的不是。听妈妈说,我哇哇坠地时,她第一眼就发现我右耳朵边上长了一个小耳朵,并认定这是我的记号,也认为这是她的遗传。凡是一眼见过我的人都说我很聪明,将来一定很有出息,很有福气。我问他们这是为啥,他们说:“因为你比别人多长了一只小耳朵。”其实,人将来有没有出息,有没有福气,跟耳朵没有关系,要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你们说是不是?指导老师施萍芬我的大耳朵$上海市…  相似文献   

6.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哭闹是很平常的事,可君君小朋友开始几天并没有哭,这两天却哭得很厉害。今天早晨,她在门口又哭得很伤心,而且抱着妈妈不肯下地。她妈妈很着急,不断地问她:“你为什么哭,能告诉妈妈吗?”我也帮忙哄她、逗她。在她情绪稍稍稳定之后,我听见君君贴着妈妈的耳朵说:“我哭了,老师就来抱我、跟我玩了。”我顿时感慨万千。每当新生入园时,我总是对哭闹的孩子关爱有加,并努力与之建立良好的感情,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而对于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则认为其适应能力强、不怕生,可以省点心,常常忽视他们的存在。没想到因此伤害了孩…  相似文献   

7.
胡筱明 《初中生》2008,(10):44-45
越来越难得见到雪了!奶奶很轻的叹息声却让我们的心情变得很沉重.自打她秋天的时候来到我们家,就常常跟我讲她小时候见到的雪有多大,说那厚厚的积雪简直白得像馒头,胖得像邻家的小墩子.我就笑她,说,奶奶,只有说馒头雪白雪白的,怎么你反而说雪像馒头一样白呀?再说,那雪厚就厚呗,还胖得像小孩?奶奶听我这样说,苦笑着说,孩子,你没见到过呢!  相似文献   

8.
“哎呀,已经7点了,上班快要迟到了,可宝贝女儿却还在那边磨蹭磨蹭地穿她的小衣服。‘扬扬,来,妈妈给你穿,你穿得太慢了,妈妈上班都要迟到了!’”孩子心里话:原来妈妈嫌我衣服穿得慢,穿得不好,那我以后都不自己穿了,反正妈妈会帮我穿,就让她来穿好了。专家告诉您有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最好别人帮他做好。长此以往,孩子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呢?其实,没有生来就懒的孩子,孩子的许多惰性都是父母让他养成的。他们认为孩子的能力有限,让他自己做还不如自己代劳更方便,结果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所以,亲爱…  相似文献   

9.
冯静 《学前教育》2004,(11):24-24
郁郁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孩子,非常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常常会问:老师,是不是我最好?是不是我最棒?今天,孩子们画完自画像一起欣赏时,郁郁又大声问我:“老师,是不是我画得最好?”我听了以后心中暗想:这孩子可真不谦虚,有机会要找她谈一谈。于是,我对她说:“现在还不知道,要把大家的画都看一遍,才能知道谁画得好呀。”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相似文献   

10.
我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像一颗颗小石子,藏在我的心里,干扰着我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一个最让我烦恼。从我上小学起,大家都拿我跟别人比,有许多人认为,这不是很好吗?可我却为此十分苦恼。爸爸拿我和他小时候比,他越比越觉得我不如他,越比越觉得我不争气,越比越觉得我不懂事。他不是说:“小时候像你这么大,我就帮奶奶干活,等奶奶回来,我地也扫完了,饭也弄好了,就连桌子也擦干净了。你看看你自己。”要么就是说:“我小时候学习比你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是前10名,甚至第一名。”但是他却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让我有多么伤心。妈妈更有一套。她老拿我和她同事家的孩子比。她总觉得我的成绩没有别人家孩子那么好。她每天总是不停地唠叨:“你看人家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了某中学,人家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你,只要有人家的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一次,她看我作业时又对我说:“你看人家某阿姨的孩子,字写得多好,你看看你,字写得还没有人家一半好,再不好好练,本子上可就全是良了。”妈妈唠叨个没完,可她却不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尖刀,刺破了我的自尊与自信。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也许是为了鼓励孩子,可是这同时也伤了孩...  相似文献   

11.
一天,小女儿不无忧虑地问我:这一年快过完了,再怎么过呢?我吃了一惊。除了感到一年过得好快以外,可从来没有考虑过如此神圣的问题呀。我跟女儿说:“一年的时间,人们要做好多好多事吧,你做了些什么?”女儿眨眨眼,便讲了许多在她看来是相当“伟大”的小事,然后还拿出好大一叠她画的画:  相似文献   

12.
巴述丽 《家长》2012,(Z1):8-10
朋友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常常说谎,明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孩子在说谎,可孩子就是不承认。朋友说自己很痛苦,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听了朋友的述说,我除了安慰朋友以外,还跟她讲了自己对儿子进行诚信教育的方方面面。言传身教,让儿子意识到讲诚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女儿性格活泼外向,经常一回家就给我讲各种趣事.她在讲的时候,我会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地听,并作出回应,这是亲子沟通很重要的一点.有一本书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写得很好,书中提到了不少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我们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什么都不跟父母讲,宁肯跟同学说.其实,父母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孩子想给你说的时候,你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回应他?是否对孩子缺乏起码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王瑛珠 《今日教育》2009,(11):40-40
“王老师,他今天早上又死活不肯吃早饭,你帮我跟他说一说,他最听你们老师的话了。”辉辉妈妈今早又来向我求助,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上周,她也无奈地请我帮这样的忙。我不禁纳闷了:“这孩子以前胃口的确不怎么好,但这学期上了大班之后,不管是点心还是午餐都吃得特别好啊!最近午餐时他常常高举着小手要求添饭。为此,我们还大力表扬过他呢!”添饭?对了!保育阿姨曾经有些诧异地跟我说:  相似文献   

15.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  相似文献   

16.
难听的声音     
大概是上了大班,长大了的原因,最近小朋友们嗓门特别大,以几个孩子为典型,不管是集体活动还是自选活动,能大声讲的决不小声说。虽然我同孩子们讲了不少道理,但没有起多大作用。一天,教室里正在进行自选活动,到处都是嘈杂声一片。我灵机一动,悄悄地按下了录音机的录音键。自选活动结束时,我请孩子们听“音乐”,当录音机里发出乱糟糟的声音时,小朋友们有捂着耳朵的,有皱着眉头的:“这是什么声音?真难听!”“就是嘛!谁在大声喊?”孩子们讨论得还真起劲,我平静地说:“这不是别人的声音,就是刚才自选活动时小朋友们的声音。”孩子们一听都愣住了,…  相似文献   

17.
让孩子带着快乐出发孩子早上起来喝蜂蜜时,把蜂蜜瓶打碎了。她知道做错了事,吓得呆在那儿不吱声。我没有吵孩子,而是亲了亲她的小脸,安慰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小心就是了。”孩子立刻笑了起来。临走时还跟我一鞠躬,冒出一句:“妈妈新年快乐!”(其实新年早就过了)孩子说,她一整天都快乐得很。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让孩子带着快乐出发,让孩子以愉快的心境迎接新的一天,迎接新的挑战,有什么不好呢?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总是把孩子的奖状、绘画作品等“发表”在客厅最醒目的地方,每一个客人来了都看得见,都自然而然地夸奖起孩子来。孩子喜欢绘画,我就请孩子在我的“妈妈日记—记录女儿成长的足迹”上作画,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画儿送给爷爷奶奶、弟弟妹妹,鼓励孩子给报刊投稿,使她的作品冲出“家门”,走向“社会”。在幼儿园老师的倡议下,我和孩子一起设计封面、封底、目录等,“编辑”出了孩子的第一本“小书”。然后,请爷爷奶奶阅读,请叔叔婶婶阅读,请大客人、小客人阅读,孩子从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我在大学里教书,偶尔会把孩子带到我的学生中间。在我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给孩子提供和大学生同样的发言机会。一次在给学生讲古代文化时,谈...  相似文献   

18.
记得还是我几岁的时候,看过连环画《三毛流浪记》。从此,三毛这个旧中国苦难儿童的化身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这个生长在红旗下的孩子,第一次懂得了苦和甜,爱与恨。时隔二十多年,书中关于“人非草木”、“炭画黑衣”、“人不如狗”等情节,我不仅能讲,还清晰地记得有关的画面。前不久,有幸再次看到重版的《三毛流浪记》。不同的是,这次是和我五岁的独生儿子一起看的。“爸爸,三毛的爸爸妈妈呢?”孩子问。“他们都饿死了。”书上没有具体介绍,我猜测地回答。“三毛睡觉怎么不盖铺盖?”“他太穷了,没有钱买。”“那三毛为啥不上幼儿园?”“……”我语塞了。孩子与三毛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可一时又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缩短它,只好说:“那是旧社会,三毛是个苦孩手,哪能象你现在在这样吃得好,穿得暖。”孩子不再提问了,  相似文献   

19.
妈妈们都会说,我爱我的孩子,家里就一个宝贝疙瘩,能不爱吗?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在父母们眼里,现在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快乐。但是,孩子们有时却会令人心寒地说:“妈妈根本不爱我。我不开心。”这是哪里发生问题了?拥有财富不等于拥有幸福有一天,衣着华丽、打扮得像个小公主似的佳佳怯怯地拉着幼儿园老师的衣角说:“老师,我可以叫你妈妈吗?”老师很惊讶。佳佳说:“老师爱我,妈妈不爱我,她从来不和我在一起。”佳佳的妈妈得知后伤心地说:“我怎么不爱她了?吃的、穿的、玩的,再贵的东西我都舍得给她买,还说我不爱她。”原来,佳佳的父母是生意人,因…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反问     
区角活动结束了,大多数孩子很快收拾好了玩具,只有冰清还在娃娃家里玩。我提醒了她两次,但她只看看我,嘴里不知说了句什么。我有些生气,便对她说:“老师叫你收拾好玩具,听见了吗?”没想到她非但没有行动,反而说:“我说话你听见了吗?娃娃还没睡着呢,我要再陪她一会儿!”她的反问使我吃惊。我连忙走到她面前,对她说:“哦,是这样的吗?那你再陪娃娃一会儿吧。等她睡着了,你轻轻地帮她把家收拾好,好吗?”听了我的话,冰清高兴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娃娃“睡着”了,冰清很快就把娃娃家收拾得整整齐齐,比任何时候都认真。游戏得以继续,愿望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