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读者为什么要读副刊,喜欢读什么样的副刊?编者为什么而编副刊?应该办出什么样的副刊?编辑与读者需要形成一些什么共识?我试图从副刊读者心理的角度做一些探讨,并从编辑的角度寻求某些相应的对策。副刊读者心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求知心理读者有求知欲,否则就不会读报。作为报纸副刊的读者,他们总  相似文献   

2.
最近,本刊编辑部邀集一些大学生对图书出版工作进行座谈,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也回答了一些问题。现纪要如下: 编辑:我们同你们座谈,主要想听一下你们对图书出版工作的意见,请你们谈一下你们喜欢哪些图书,不喜欢哪些图书? 大学生: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回答。因为喜欢是趣味问题,任何趣味都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历时性的变化过  相似文献   

3.
读者为什么要读副刊,喜欢读什么样的副刊?编者为什么而编副刊?应该办出什么样的副刊?编辑与读者需要形成一些什么共识?我试图从副刊读者心理的角度做一些探讨,并从编辑的角度寻求某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副刊编辑需要哪些能力呢?我觉得,副刊编辑除了需要比较广博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学素养、一定的文艺修养、比较丰富的感情外,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评说能力和策划能力。一、写作能力一段时期以来,编辑界不知是自怨自艾还是自我解嘲,抑或是自命高雅,一些编辑乐得自在,久而久之,笔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专副刊与新闻版一起构成了一张报纸的内涵与品位。长期以来,党报的专副刊都是以传统的文学性副刊为主,但是在当代丰富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读者喜欢什么样的专副刊?党报专副刊如何定位?版面如何配置?这些问题可能都需要做一番新的审视。本文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解放日报》《杭州日报》四张党报为例,剖析当下党报专副刊的发展态势和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鸡西矿工报是一张企业报,它有着六十多年的历史,比共和国的年龄还长。鸡西矿工报的副刊作为鸡西矿工报的一部分,也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培养了一批批文学创作者。近两年来,鸡西矿工报副刊出现了一个新的创作群体——来自煤矿生产一线的工人。上班时,他们就工作在千尺井下,下班后,他们把身边的人和事用文学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通过副刊刊载,逐渐形成了鸡西矿工报副刊一个新的创作群体。  相似文献   

7.
谈到儿童图书的时候,我们最不能忽略的往往是教育.基于儿童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儿童阅读通常跟教育紧密结合.如何看待我国儿童图书市场现状?他们喜欢阅读哪些图书,他们的阅读需求是什么?儿童图书出版者应该如何做,才能满足当前儿童阅读的需要?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记者特别采访了几位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副刊工作中,快速反应能力是编辑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的体现。我们常说副刊要创新,而这种创新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编辑的快速反应能力。那么,如何训练、提高副刊编辑的快速反应能力,以使副刊更主动地适应时代变化和领潮流之先呢? 一、以灵敏的政治嗅觉指导编辑创新 副刊编辑在创新时,有一个因素常常在起重要作用,这就是政治嗅觉。政治嗅觉可影响到编辑敏锐地搜寻和追踪热点题材,并在处理稿件时作出导向定位的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使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期待。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世界,许多地方报纸都纷纷开办了国际副刊。但作为地市一级的报纸,怎样办好国际副刊呢?怎样使国际副刊既有自己特色又受读者欢迎呢?这些问题颇有探讨的必要。我们《宁波日报》时事版自1988年开始设立《国际  相似文献   

10.
张世光 《新闻传播》2013,(12):83-84
2005年开始,连续10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报业出现了增长率降低的情况,一些报纸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从2005年开始,美国报刊总类数量以年0.5%的速度递减,《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一些老牌报纸的停止纸质版印刷,也引发了人们对报纸行业的担忧。要想改变报纸在年轻人中间的颓势,首先就要了解年轻人新闻需求的偏好——他们爱读哪些新闻,他们喜欢如何阅读新闻,他们对读到的新闻会做出哪些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综合性副刊?在讨论综合性副刊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副刊这一概念。我国报纸上的副刊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才达到现在这种样式。最初的副刊是在报纸的最后部分刊登一些诗词、小品之类的文字,它没有名称。第二个阶段以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创办随报附送的《消闲报》为开端,人称“附刊”。其后,有的报纸便在正张上划出一个版面来刊登些副刊文字,并沿用“附刊”这一名称,副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使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期待。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世界,许多地方报纸都纷纷开办了国际副刊。但作为地市一级的报纸,怎样办好国际副刊呢?怎样使国际副刊既有自己特色又受读者欢迎呢?这些问题都颇有探讨的必要。我们宁波日报时事版自1988年开始设立《国际纵横》副刊。几年来,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是:办好国际副刊必须从加强深度报道,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体现地方特色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使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期待。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世界,许多地方报纸都纷纷开办了国际副刊。但作为地市一级的报纸,怎样办好国际副刊呢?怎样使国际副刊既有自己特色又受读者欢迎呢?这些问题都颇有探讨的必要。我们宁波日报时事版自1988年开始设立《国际纵横》副刊。几年来,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是:办好国际副刊必须从加强深度报道,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体现地方特色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在一段时间里,我们有的记者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把采访报道放在心上,写点报道也是为金钱所驱使。一时间,有的新闻要用金钱交换,有的副刊、星期刊则被裤裆、私房秘闻所占领,令人难以目睹。就在这时,《北京日报》的副刊、星期刊却与此相悖,仍然一身正气,博得读者的称赞。当有人问及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回答是:“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是的,《北京日报》的同仁确实有着强烈的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报的副刊该如何面对新世纪的受众,使我们的副刊走出传统文学副刊的怪圈,面向大众,引导大众,服务大众,愉悦大众,从而使党报副刊成为党报这个整体的一块不可或缺的、有吸引读者魅力的独特的园地?这是摆在每个党报副刊编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报的副刊怎样才能“活”起来,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成为企业干部、职工、师生及家属的心爱读物呢?我们在办企业报的副刊中,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过程。我们《广旺矿工报》副刊刚开办的时候,颇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文学爱好者和中学生的青睐。稿源不断,表扬信也不少。可是,好景不长,没多久,读者便开始“冷落”副刊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编辑部通过“征求读者意见”调查活动了解到,一些读者认为,副刊每期都是一个老面孔,不是诗歌就是散文,不是散文就是小说,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看了没兴趣,读了没“口  相似文献   

17.
王超群 《青年记者》2008,(15):43-44
早在2004年,<南方周末>就发表了<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一文,其中引用龙应台的话:"台湾报纸的副刊一个接一个消失……大陆的副刊在转型经济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关心副刊的文化人面有忧色:副刊没落了."副刊没落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中国新闻界开始了忧虑、反思和探索,副刊该怎样突破生存瓶颈,重获新生?笔者试从经济学与文学的双重视角,透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报纸副刊如何能吸引读者阅读?作为副刊编辑,如何能在一个副刊版面上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使副刊能在读者不断分流的尴尬中摆脱被边缘化的处境?在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副刊如何走出困惑?这是每一个地方党报副刊编辑不能不去思考的严  相似文献   

19.
邵其乐 《新闻界》2003,(4):54-55
副刊是市州党报重要的一翼,目前面临晚报、都市报的冲击,如何办好市州党报副刊,以吸引读者眼球,赢得市场份额显得尤为重要。要办好市州党报副刊,从我们的实践看,“上品位,创特色,抓服务”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上品位,体现党性、权威性、先进性坚持高品位是贴近读者办好党报副刊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使副刊的作品上档升级,从而深受读者喜爱呢?一、高扬主旋律,体现党报副刊的党性。党报副刊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党的舆论阵地。因此,在采写编发稿件时,我们要求编辑记者掌握这样一个尺度:不渲染生活隐私,不搞低级趣味。在社会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对报纸的印象中,副刊似乎总是处在报纸尾巴的位置。无论文化类、生活类还是文学类的副刊,似乎总是可有可无。的确,在报社版面紧张,比如有重大选题或者广告时,首先被冲掉的就是副刊。怎样才能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使副刊不再成为“正刊“的附庸,让副刊不“副“呢?在长期经营副刊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即前瞻性、自立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