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爱迪生从12岁就当报童赚钱以维持他的化学实验室。他去世后,留下"两千项发明"的成果。那么多发明,事实上,他一个人是办不到的。"爱迪生"是他所率领的研究团体的名称。这个团体包含各行各业的聪明人。他们有不同国籍,这些人有博士、也有人完全没受过教育,爱迪生给每个人依专长取绰号,比如其中有一位纺织工人派特罗,被称为"艺术",因为他的手很灵巧。这个团队的人来来  相似文献   

2.
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也是一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幼儿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关键是他的日常行为是否合乎规范要求。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足以体现了  相似文献   

3.
教育故事     
《辽宁教育》2012,(10):46
我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相似文献   

4.
<正>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另有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还有一个孩子,他3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医院检查,直到9岁他讲话还不通畅;读小学时,他举止木讷,不爱与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  相似文献   

5.
花儿在开     
有一个人想学医,可是又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一个朋友:"再过4年,我就44岁了,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医,再过4年也是44岁啊!"他想了  相似文献   

6.
广泛提早开发智力,是大量造就人才的重要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至四岁发展到40%,四—八岁发展30%,八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人的整个智力能量,四分之三以上在他小学三年级时已经确定了。大脑研究资料表明:大脑皮层细胞分化,三岁大致完成,八岁与成人没有多大差别。我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  相似文献   

7.
很久以前,黄河边有个小村庄,那里住着三个很有本事的人:一个叫"顺风耳",他能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一个叫"千里眼",他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东西;还有一个叫"万能手",他能做出任何想得到的东西。三个人是好邻居,互帮互助,日子过得很幸福。  相似文献   

8.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还曾遭遇过退学。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  相似文献   

9.
<正>阮炳炎说自己注定是要救火的,"喏,我名字里就有三个火。"老汉近70岁,以前人称"阿三",是因为在家排行第三。25年前,他组建了农民义务消防队,迄今救火达二百次,远近闻名。人们于是改了口,叫他"救火阿三"。阮炳炎是浙江绍兴上虞人,他所在的村离绍兴有50里,离上虞也有50里,一旦发生火灾,等消防队赶到,火也烧得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10.
<正>梁漱溟一生研究人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深奥的人生哲学课题。最终,他得出结论:"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是,人和物的关系;再次是,人和人的关系;最后是,人和内心的关系。"他研究这个课题,与他的父亲有关。1918年11月7日,父亲60岁生日前夕,问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父亲说罢离家,三天后,自沉  相似文献   

11.
<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春夏秋冬、山川湖海皆能生成字字动人的文字。文字的精妙之处,在于真情的表达与描述能力透纸背,震颤读者的心灵。那么,有哪些文字妙到"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呢?1.我知道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小林一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俳人。他一生坎坷。三岁丧母,父亲续弦后,继母把他扫地出门;61岁时,小他20岁的妻子早逝65岁时,房屋连同所有财产尽付一炬。  相似文献   

12.
我想要赢     
柴静 《初中生》2014,(4):16-16
正大概五六年前,与李富荣一起在乒乓球中心看新招来的队员对练。我随口问他:"这么多年,你带出这么多世界冠军,他们有什么特点吗?"他看了一会儿训练的人,指指一个每球都打得很拼命的十五六岁的短发女孩:"她三年之后可以当世界冠军。"我问为什么,他说:"所有的世界冠军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想当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13.
他2岁开始"梦想成真"的小发明;5岁,设计了一部"矿石收音机";18岁,已经有了300多件发明问世,10余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如今,他年仅25岁,不仅是清华大学光学工程最年轻的博士,还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创办大学生公司、第一个获发明专利最多、第一个连续四年摘取清华最高规格的学生科技竞赛桂冠……有分析家认为,他发明的产品有着上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他就是--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从研究的起步阶段经过研究的深化阶段到现在的创新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不同特色,这三个发展阶段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不断推进,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同时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我们改革开放事业是一个不断往前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名师档案他是一个爱读书的人。闲暇之时,诗词歌赋、经史哲学、杂文小说皆成他怡情养性的食粮。因为书的濡染,成就了他文质彬彬的教师形象;因为书的滋养,厚实了他的专业底蕴,丰富了他的教学思想。他是一个善思考的人。他能经常捕捉到课堂教学中转瞬即逝的智慧和灵光;静坐独处,他的思绪又会随着时间静静流淌而驰骋飞扬……最近几年,他有十余篇力作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他倡导的小学英语"四学三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在镇江句容全面推广。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20多年来,因为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与追求,所以他能心无旁骛、从容淡定、快乐而幸福地走着自己的路。走着、走着,走成了该地区受人尊敬的小学英语师长,成为了镇江市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辅导》2013,(20):93-96
他是一个孤儿,曾经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第一户人家从五岁到八岁共养了他三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实在挨不过了,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第二户人家养了他五年,到十三岁那年,还是被狠心的养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们收养了自己亲戚家的一个儿子,好过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  相似文献   

17.
章岩 《课外阅读》2013,(11):4-5
他是一个孤儿,曾经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第一户人家从他五岁到八岁共养了他三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他实在挨不过了,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第二户人家养了他五年,到十三岁那  相似文献   

18.
孟国泰教授说:"真正的教育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孟教授指导下的"三标高快课堂"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也是最体现人性关怀的教育。在潍坊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二班,有个学生是本级部"名生",因为入校时他的测评成绩非常让人惊讶:语文0分,数学18分。经过这两年的学习,他的学业成绩已经有了非常大  相似文献   

19.
橙橙说新闻     
《少先队小干部》2013,(3):18-21
热点一:关键词——"正能量"材料①:"无腿哥"笑傲五岳有一个人,6岁时父母离开了他,8岁时跟随爷爷一起流浪,13岁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腿。2012年,他挑战五岳。他就是歌手陈州。陈州1983年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乡村,13岁那年因为扒火车摔了下来,失去了双腿,他只能用双手拄着一对木盒行走。14岁那年,他在街头遇见了  相似文献   

20.
男人是个哑巴,看上去有五十多岁了。他在县城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以给人补鞋谋生。那是一个冬日的中午,我到他那里修鞋。修鞋的人很多,有三个人在排队。我只好坐在他专门留给顾客的小板凳上边等边翻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