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古代诗歌意象的特殊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意象在漫长的文化进程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指能独立表现情感的形象结构,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画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但意象又不等于意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高新中 《考试周刊》2013,(47):44-45
<正>诗歌以意境这一特殊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以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来抒发情感,所以诗人的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美国文艺理论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诗歌教学可以通过对诗的意境分析、对意象的赏析,使学生体会诗的感情,感悟  相似文献   

4.
王忠玲 《教师》2010,(21):68-69
所谓诗歌的意象,是指主体(诗人)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的“意”同作为审美客体的景象、事物和场景的“象”,在文学语言中的融会和契合。换言之,它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说得再简洁一些,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它是诗的语言,诗人往往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5.
“诗言志”。那么诗人的心志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诗人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表达.“以意逆志”.意象浸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鉴赏诗歌的意象.从而挖掘其所蕴含的本意.这便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成功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6.
石修银 《考试》2010,(3):12-14
意象,是情感的承载。诗人选定特定的意象,以暗示诗歌特定思想或情感,可我们的学生在分析诗人情感或思想,或在赏析具体语句时,往往常忽视此“暗示”。  相似文献   

7.
蝴蝶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意象,多用来表达自由闲适、爱情新生、美丽感伤等主题。文章探讨古典诗词中的蝴蝶意象,通过对蝴蝶意象的阐释来把握诗人对世界独特的理解,以及特定时代诗歌的某种整体经验。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意"是诗人主观的思想和情感,而"象"则是具体的物象或形象。在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事物或形象都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本文拟从古诗中"桃花"的意象为例,来解读中国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9.
鉴赏中国诗歌时,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常常借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这些事物就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但是要想准确的把握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需要我们具体诗歌具体分析。可以根据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1.
在唐代,驴作为特殊的意象,频繁地进入文人诗歌创作中,并逐渐具有了特定的文学和文化内涵,成为诗人(包括贫士、隐士)特定的坐骑,甚至在某些诗僧的诗歌中还带上了禅意。唐代诗歌中的驴意象对后代诗人,尤其是宋代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简单地说,在古典诗歌中,“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即诗人的思想感情;“象”即物象,指自然界中的景物和事物。诗人常常借助于客观物象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塑造形象。  相似文献   

13.
古代诗人每每采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以创造诗的意象。为了使诗的意象具有强烈的美感,很讲究以色彩词来烘染事物、环境、气氛,借以表达诗人的特定情绪和感受。因此,重彩的修辞方式乃是古典诗词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中,重彩的修辞方式,大约有下列几种:有“野径云俱  相似文献   

14.
举凡古典诗歌,都会有一些意象,诗人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总是撷起自然界中一些物象来抒发情怀,甚至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特定的意象上,久而久之这些物象就积淀了特定的人所共识的内涵。这些典型的意象的运用,不仅使诗歌表达简洁,且意味深长,真正达到了言约而意丰、语简而境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晶 《新高考》2010,(3):12-13
一、意象暗示意象,是情感的承载。诗人选定特定的意象,以暗示诗歌特定的思想或情感,可我们的学生在分析诗人情感或思想,或在赏析具体语句时,往往忽视此"暗示"。例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思考: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菊花  相似文献   

16.
诗词之妙在于诗人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这些文化意象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诗歌的核心在于理解诗歌中的文化意象。通过对中西方意象理论的介绍,以期让读者对文化意象有一个大致了解。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诗的基本元件。每位有造诣的诗人,必有其与众不同的意象群落。本文介绍了戴望舒对意象的选择、分类与组合,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来展现诗人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8.
诗的意象是发展变化的,由最初的比喻发展到暗示、象征和意象,由表现外部事物演化到展示人的内心世界.这种立意造象的演化,使诗的表现力随之而增强,蓬勃发展,使诗人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9.
李艳飞 《考试周刊》2012,(78):21-22
在中学阶段.诗歌鉴赏需要学生理解意象及意境的基本内涵,并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继而在诗歌中鉴赏由诗人组合意象而形成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20.
1912年.以美国诗人庞德为首的英美诗人掀起了一场“意象派”诗歌运动。他们强调诗歌的基本要索是“意象”,他们认为,“意象就是在一瞬刻间.一个智力的,感觉的激情所显示的东西。”即“意”与“象”的瞬间合一,以“象”暗示或象征“意”。强调用视觉意象引起联想,表达自己一瞬间的直觉和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