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地市级晚报是都市类报纸,属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的“市场报”,办报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必须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如果没有效益,报纸办得再好,也没有办下去的可能。随着报业经营市场化的深入,报业竞争正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大面积转移、延伸和扩散、地市级晚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地市级晚报如何经营?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城市晚报、都市报生存环境恶化,不少媒体人茫然失措的当下,2013年2月1日经国家出版广电总局批复正式创刊的《廊坊都市报》,秉承“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以“都市色彩、关注民生、主流舆论、权威阅读”为办报定位,实施“精品+深度+服务”战略,在为读者服务中找到了立身之本、发展之源。短短两年时间,报纸品牌深入人心,发行量突破3万份,广告收入600多万元,并获得了“全国十佳成长性报纸”荣誉称号。“廊都”逆势崛起的轨迹,为晚报、都市报等民生类报纸强身健体发展壮大增添了亮色,探索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春城晚报是云南日报主办的一张四开晚报。它于1980年1月创刊,是“文革”结束以后最早出刊的晚报。它面向城市,以春城昆明以及省内其他城镇各阶层人民为读者对象。8年多来,编辑部执行创刊时省委批准的侧重思想教育、反映人民生活的办报方针,学习1983年冬在昆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晚报会议交流的突出“晚”字特点等经验,使春城晚报受到城市各阶层读者的欢迎,发行数近年一直保持在20万份左右,最高时曾达24万多份。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晚报兴起的时候,大多是依托于中心城市,一个中心城市大多也是一张晚报.进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型的晚报、生活类报纸的大量问世,一个中心城市出现几家同质媒体同时存在、相互竞争的局面.这一时期,有的报纸为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走出中心城市,实施区域化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5.
唐天虎 《新闻实践》2009,(11):31-32
名为“晚报”不一定“晚出”常常有论者以数量来证明我国晚报阵容强大,如“截至2002年,全国晚报共有147家”等这样的论证,这是把所有名为“晚报”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晚报都包括进去了。业界对晚报这样概括: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供人们晚饭前后阅读的报纸,是一日间发行最迟的报纸,常报道午前的消息。按照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6.
晚报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是打谴品牌、树立形象、迎战白热化竞争的一大法宝.晚报参与社会活动是由其办报宗旨决定的晚报同机关报、专业报、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它“飞入寻常百姓家”,最直接地服务于市民.这种个性和特点要求晚报必须参与市民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同时,晚报参与社会活动也是由它的办报宗旨所决定的.大凡晚报都以贴近生活、贴近市民为其办报宗旨,晚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应是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7.
春城晚报是云南日报主办的一张四开晚报。它于1980年1月创刊,是“文革”结束以后最早出刊的晚报。它面向城市,以春城昆明以及省内其他城镇各阶层人民为读者对象。8年多来,编辑部执行创刊时省委批准的侧重思想教育、反映人民生活的办报方针,学习1983年冬在昆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晚报会议交流的突出“晚”字特点等经验,使春城晚报受到城市各阶层读者的欢迎,发行数近年一直保持在20万份左右,最高时曾达24万多份。但在深化改革期间,编辑部要求改革的同志提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带动了全国报业的兴旺发达,其中晚报异军突起格外引人注目。2001年8月12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16届年会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召开,据统计当时中国晚报协会的会员单位已达到141家。加上未入会的,总数达到170多家,其中地市晚报占90%以上,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地市晚报现象”。伴随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东北三省第一城、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心城市,沈阳报业市场历来为各界所瞩目.当前沈阳报业格局堪称"三国演义":一是以辽宁日报为龙头、以辽沈晚报和时代商报为主力的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二是以沈阳日报为龙头、以沈阳晚报为主力的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三是挂靠于辽宁省侨联、由华商传媒集团投资兴办的华商晨报.  相似文献   

10.
自从我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经济新闻图片在晚报上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了。然而经济新闻的“硬”和晚报新闻的“软”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如何使经济新闻图片报道更具晚报味已成为晚报摄影记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一、透视经济活动背后的故事“新闻的面要广一些”,是我们晚报的老前辈赵超构先生一贯的办报思想。这一思想至今对于搞好晚报经济图片报道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广泛性和多样性是晚报新闻的固有特征,只有抓住了这一特征,使晚报的经济新闻既有天天不能离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既有老百姓关心…  相似文献   

11.
创特色树品牌:地市党报的出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党报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市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扩展.维持了多年的地市级城市"一城一报"格局(即以地市级党报为龙头的办报格局)逐步被打破,地市级党报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王金建  戎炜 《中国记者》2012,(3):106-107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宁夏的第二大城市。石嘴山市委机关报《石嘴山日报》综合实力位居宁夏五家地市党报第二位,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党报晚报化,新闻本土化"的西部地区办报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报业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晚报现象”,使我国的晚报由1992年的66家猛增到现在的136家,成为新闻界一大景观.然而,发展速度过快也使得一些晚报理论准备不充分,导致内容结构不尽合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因而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新形势下晚报的内容结构,找准晚报新闻报道和专刊专栏安排的方位,对于提高晚报的质量,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践行媒体责任 公益培树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11年末,《保定晚报》从版式到内容,进行了全面改版。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办报理念,“做大本地、做强民生、做细服务、做厚文化”的办报思路,突出“主流、责任、服务、实用”意识,这标志着晚报品牌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武汉晚报从1961年5月1日创刊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文革”前的“市委机关报”时期;从1984年9月 1日复刊到1992年7月,日报主办晚报时期;从1992年8月到现在,作为独立的晚报时期。 三个历史时期,武汉晚报虽然扮演了不同的“晚报角色”,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晚报特色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近年来,还把创自身特色当作新闻改革的首要目标。 在探索晚报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晚报特点到底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和多媒体的“前夹后攻”,如何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晚报特色?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报思想、办报观念、宣传方式和报道方法,哪些在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坚持,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需要创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这些年来,武汉晚报在创自身的晚报特色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和作法,简而言之,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创自身更加鲜明的晚报特色。 1984年9月1日,武汉晚报复刊时市委为我们确定的办报方针是:“面向社会、进入家庭、指导生活、陶冶情操”;1992  相似文献   

16.
你不仅是做新闻长春是全国新闻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上世纪90年代起,《城市晚报》《新文化报》《东亚经贸新闻》《长春晚报》四家都市类报纸“挤”在长春这个人口总量仅280万、经济总量几千亿的中等城市.“白刃战”“惨烈”……这样的词汇曾经是这四家报纸老总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1999年,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名词刚刚引发新闻学者关注,记得很多人还在研究“下水井冒水”是不是新闻的时候,在《吉林日报》的强力支持下,吉林省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报纸专栏——“杨光帮你办”出现在《城市晚报》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两个重要讲话,结合晚报实际,总结办报经验,由中宣部主办的全国晚报总编辑研讨班,于1990年12月7日在京举办。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42家晚报总编辑参加了研讨班。目前,全国有40多家晚报,期发数达1000多万份,而且大部分都是自费订阅的,读者多,覆盖面大,对我国城市居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  相似文献   

18.
做大叫响报纸品牌——试论钱江晚报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这一新的经济环境,新闻媒体怎样在市场的分化组合中,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在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许多晚报、都市报都在努力探索,有的已取得显著成效。在此,笔者就钱江晚报的办报理念,特别是其品牌战略作些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一、构建都市主流媒体,做大品牌报纸的品牌凝聚着一家报社的办报理念、办报质量和办报实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报纸要赢得读者,赢得市场,不容置疑需要有信誉度、美誉度高的品牌。报纸品牌最重要的内涵应是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  相似文献   

19.
在活动中办报.在办报中开展活动,这已是晚报与都市类报纸在实践中已经验证的成功经验。很多晚报与都市类报纸得益甚至倚重于活动在办报中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南方及一些发达城市。一些知名的报纸。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令人目不暇接。而在北方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地方,开展活动仍是一个不新不旧的话题。近日,我们对大庆市的两家报纸进行了粗略的考察。从中可窥见北方中小城市晚报与都市类报纸开展活动之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闻事业在迅猛发展,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促进了新闻改革的加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国晚报不过10多家,改革开放以来,晚报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国晚报除台湾以外,已发展到130多家.这种发展速度,在我国新闻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武汉晚报复刊10年来,尤其是近7年来,花了较大的精力,对晚报各类新闻写作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从1993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着手对晚报新闻中难度较大的会议新闻的写作改革进行了尝试.根据一些兄弟新闻单位的做法,结合我们的自身实践,我们把会议新闻写作方法的改革归纳为“会议新闻写作八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