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的内涵是对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本质是审美客体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我们能够认识美的规律,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美除了现实主要的表现形式以外,也普遍存在于科学物理学中。物理具有美的特征,物理学眼中的世界就是自然界,这物理世界的美就是自然美。  相似文献   

2.
<正> 从事自然科学的人接触到美学,从一开始起就感到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自古以来,中外美学文献浩如烟海,使人应接不暇,科学美一直也没有被纳入美学体系,有人认为,如承认科学美的概念,就等于否认了美学是一门科学。有人认为科学美没有客观性,没有客观性的事物,是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但笔者认为,美学已被公认为一门科学,科学美学也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科学美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科学美学有关理论,探讨了情报美及情报科学美的本质和特征,并应用臻美原则对已有的一些情报科学理论体系进行了评判,就其学科发展所遵循的美学标准进行了论述。文中还从情报科学美学研究的角度,对激发情报科学研究人员美感兴奋和审美创造、提高情报科学的审美价值,以及美学方法的引进也作了一定的探素。  相似文献   

4.
张晓琦 《科教文汇》2010,(1):137-137
舞蹈是用身体自身创造自身的美,随即又通过自身而享受自身美的创造。人体即是舞蹈创造美的材料,又是达到人体自身美的目的。而从美学及哲学的角度去看艺术作品,又有着另外一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尹祯民 《知识窗》2012,(6X):34-35
<正>美育又称美的教育、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育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中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通常有培养兴趣、获取知识、启迪思维等功能。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或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或知道如何用实验去检验理论是否可靠,从而从中获得方法,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7.
彭秀珍 《科技风》2012,(16):184+186
美学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欣赏美的能力教育。英语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美学魅力,教师要充分挖掘语言所蕴含的美学因素,有意识地寓美学教育于中职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达到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美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这已成为不争的科学结论。由模仿野兽动作而猎获野兽的狩猎舞到追忆劳动动作的划浆舞、杭育派的形成,从对劳动工具打造的改进到服饰、住宅制造的美化等,无不体现出人对天性——美的追求。正象高尔基说的:"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要理解美、获取美,还必需从美的源头——劳动即实践活动做起,方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正>在物理实验里,真正做好物理演示实验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的成功演示,要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不可避免即教师的操作是否规范、操作技能高低;物理实验仪器的造成的系统误差不可忽略,即仪器设备设计的是否科学合  相似文献   

10.
"浩然之气"在美学意义上体现着人格的独立与自主,表现着人格的伟大与崇高,是自由伟岸人格美的经典体现.其原因是善与美是相统一的--善与美在本质要求方面相同;善与美在体悟方式和完满境界方面形同.追求道德"至善"的过程,也是个体自身的自我肯定、个体价值自我实现的过程,即人格美体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与实验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物理学有是一门精密的理论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性和严格的数学量化性;物理学更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广泛联系着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学习物理过程不能完全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也不宜仅出示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去掌握,它应当是一项丰富立体的主体活动.应当把上述几种学习理论融合起来.一切学生主动地学习、探求知识、增长才干的过程,都是有益的"自主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媒体任务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科学手段和设计艺术美学的结合。所谓的教学美学艺术设计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设计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教学模式,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严红兰 《知识窗》2010,(1X):6-7
<正>一美育课程是一门讲解和传授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各类美学现象,在美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美的欣赏与创造的学科。由于这门课程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观和人生观起着直接的影响和导向作用,所以,目前  相似文献   

14.
马玲 《中国科技信息》2010,(11):223-224
在这个社会需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尚的时代,这本书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分析了美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园林美学与美学就行了比较和剖析,通过对园林美及园林美的表现形式详细介绍,引导人们创造园林美、鉴赏园林美、管理园林美,通过对古今中外园林美学的比较分析,提出"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园林美学继承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园林美学",从而对中国园林的未来发展指引了较为精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淡睿 《科教文汇》2009,(9):139-139
基于多媒体任务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科学手段和设计艺术美学的结合。所谓的教学美学艺术设计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设计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教学模武,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王冠。数学美是科学美的核心,是科学美的标志,对数学美的探索和研究将推动和促进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数学知识的科学美、理性美,体现在逻辑美、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有序美、奇异美和统一美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渗透美育,就是指在数学课堂中发  相似文献   

17.
肖运锦 《知识窗》2011,(6X):30-30
<正>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孕育了数学与美学,因此从数学诞生那天起,数学美学也随之产生,毕达哥拉斯学派不断从探索数量比例的和谐中去追求美就是一个明证。数学中存在美,数学包含着美学,现在似乎无人持异议。但在数学中为什么存在美,如何去感知数学的美,数学哪些地方体现着美,不少人对此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8.
庞丹  韩魁武 《科学学研究》2007,25(5):848-852
  杨振宁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美学思想,本文从何谓“科学美”、“科学美”栖居于何处以及如何把握“科学美”等方面探析其科学美学思想,以启迪当今学者,并且将之加以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林凯 《科技风》2014,(2):163+165
做为从事环境艺术和空间设计的工作者和研究者,设计美学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我们实践工作的理论基础。因为设计的发展是继承和发展的过程,设计师只有通过欣赏美的事物或者从美的事物中得到启发,从而设计出更美的作品,本文在研究西南民族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同时,通过设计美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和理解西南族建筑的文化及艺术形式如何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融合,成为重要的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所传达的美育更多的是一种深层次理性的思考。教师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并以适当的形式将美传承给学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理性沉淀,是素质教育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