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出版评论与现代出版产业相伴而生,是现代出版业行业自觉性的集中体现。出版评论对现代出版业起着引导、协调、监督等作用。出版评论工作的滞后已经影响到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版界应充分重视出版评论工作。  相似文献   

2.
出版业历来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吸收和应用比较快的行业,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出版业的广泛应用,使出版业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现代出版技术是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出版业高度结合的、处于人类出版技术前沿的、对提高出版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先导作用的出版技术群。它包括许多分支技术,如出版社Intranet技术、桌面出版技术、网络出版技术、多媒体出版技术、数字化印刷技术、PDF应用技术,等等。现代出版技术,尤其是桌面出版(DTP)和Intranet技术…  相似文献   

3.
翁昌寿 《出版科学》2007,15(5):35-37,16
出版业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商业出版的形成,第二次是现代出版产业的形成.商业出版出现的背景是大众阅读市场的形成、版权保护的完善.商业化使出版摆脱为宗教服务的狭窄范围,以市场销售作为出版业发展的赢利模式;国际出版市场的形成,在出版企业、出版资源配置、出版利润、出版技术等方面,使出版业产生了第二次飞跃.这两次飞跃都是历史性的,第一次使出版业得以成形,第二次则培育了现代出版业.  相似文献   

4.
西学东渐是刺激上海近代出版业向现代转轨的动因.西方传教士和西方商人在上海建立的出版机构和从事的出版活动,刺激了上海现代出版业的兴起.西学出版既重视教务又重视商务的特征,在上海现代出版业兴起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中打上了鲜明的烙印,由此形成了上海现代出版业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现代出版业可分为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三大类.其中学术出版承担着学术传承、文化积累的重要使命.学术传承是出版业诞生、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也是出版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透视三大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中国图书商报》创始人、原总编辑程三国先生发表了《理解现代出版业》长文,借鉴欧美书业的发展模式,将现代出版业归纳为三部分:一般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并对三大出版的功能作了概括,这一框架也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分析出版业结构特征的基本工具。在数字化时代,三大出版的功能并未发生改变,但载体形式、呈现方  相似文献   

7.
鹿丽萍 《出版科学》1999,(3):30-30,33
当前,出版业十分繁荣.可谓好书异彩纷呈新书目不暇接。然而,另一方面,现代出版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制约着出版业向格调更健康、质量更上乘的方向发展.也给今后的出版业发展留下了隐患,阻碍着出版业实现更大的效益与经济效益。这里就现代出版中的一些误区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最初的现代出版业基本是由传教士们发展起来的。出于传教的需要,他们在中国设立出版机构,出版书籍,创办杂志和报纸。这些出版活动在带来先进的印刷机械设备和出版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出版技术的革新和现代出版业的形成,并且在不自觉中培养了中国新一代出版家,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营出版业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中国大学出版业与民营出版业概述 从产生的时间来看,中国现代大学出版远远落后于世界大学出版业.1877年"在华传教士大会"上设置的"益智书会"为中国大学出版之滥觞,5年后,位于山东登州(今烟台市)的教会学校"登州文会馆"开始自印教材,正式开创了中国现代大学出版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国内出版了不少近现代名家的日记、书信、年谱及传记之类的图书,有心的读者不难从中发现学者文人与出版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实,知识分子涉身出版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一大特点.一来文人学者的作品需要借助出版传播,关注出版乃在情理之中;二来现代出版制度为知识分子投身出版提供了可能与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于文 《出版科学》2012,20(6):48-52
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具有需求不确定性等诸多经济特性,塑造了出版业独特的经济规律。本文以风险和利润为主线,以现代出版业起源过程中出版人的自发性制度创新为材料,展现高风险性对出版产业形态的影响与塑造。社会变迁与现代信息传播使现代出版成为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形成了专门化的出版商与发行商及出版业独特的利润机制,构筑了现代出版的本质特征与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重点是:积极推动现代内容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努力构建公共新闻出版服务体系,加强出版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印刷、复制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业发展,积极实施“中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战略,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带动新闻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出版相较于传统的出版而言,在概念上已经得到了丰富和延伸。现代的出版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图书出版,而是转变为以全版权IP运营为辐射的综合出版。版权运营是实现版权价值延伸和拓展的重要方式,它的出现无疑为出版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既拓展了出版业的发展空间,又促进了出版业运营模式的全新变革。而负责全版权IP运营的出版人才一定是决定出版社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意义:发展自救 出版集团是出版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国出版业借此要完成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以传统出版 数字出版的现代出版方式自救.  相似文献   

15.
出版评论与图书评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新概念:出版评论众所周知,以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出版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指出,由于因特网的出现,出版业与影视、娱乐、IT等行业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其他行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涉足出版业,出版业也可以涉足传媒、娱乐、教育等行业;图书本身不会消失,但出版作为一个独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版业正处在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的交替之中,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战略性调整,根据先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杠杆的原理,出版业的发展战略调整应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出版,从产业的角度看,是一个版权密集型产业。现代版权保护制度因应出版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生,反过来,它又构成了现代出版业健康发展的支柱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看,研究出版工作不涉及版权管理,实在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一、理论思考:版权管理在出版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现代出版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出版业是与版权保护制度的确立相伴而生的,在那以前,作品以实物贸易的形式完成商业化的过程,书商是  相似文献   

18.
相比西方出版业,我国现代出版的发展并不成熟,更谈不到完善。可以说,我国传统出版产业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发展体系与框架。虽然,数字出版给了我国与国外出版业一个相同的起跑线,但出版产业与出版文化的固有差距依然会  相似文献   

19.
当下出版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版业面临的许多现实不能不引起出版人的思考.本文关注的正是出版业的几个热点话题:网络出版、现代物流、事业转企和多元经营、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出版业可分为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三大类。其中学术出版承担着学术传承、文化积累的重要使命。学术传承是出版业诞生、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也是出版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做好学术出版,对于出版社打造图书品牌、提升学术品位、扩大社会影响具有重大作用。国家出版基金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重大常设文化基金。国家出版基金以公益性、重大性、精品性和传世性以及国家主导、打造精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