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速泰熙设计的一些图书中,不难注意到他比较喜欢用“书籍设计”这一词汇。其实,这一词汇和“装帧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后者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是指封面设计(甚至忽略书脊、封底等),积极引入“书籍设计”,决不是做文字游戏,而是强调一种整体设计的新观念,以求书籍艺术更全面地发展。倡导书籍设计这一理念的也不是速先生一人,譬如吕敬人以“书籍形态”名之,其意相近。  相似文献   

2.
书籍整体设计的内容书籍整体设计不仅指封面,还应包括环衬、扉页、字体、版面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工艺的设计等等。讲求书籍的整体设计在于将书籍的外部特征与内容联系起来,给读者一种阅读的连续感和完整感。封面封面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核心,为整部图书定了一个设计的基调。封面设计不仅包括书籍的正面,还包括书籍的侧面(书脊)及背面,设计时既要把它们作为整体考虑,又要考虑成书后三个面分开看的效果。这里书脊的设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书放在书架上展示的部分是书脊。字数多的书、精装书书脊较宽,如不进行书脊设计,不仅取书时要靠辨…  相似文献   

3.
护封的组成部分从它的折痕来分有前封、书脊、后封、前勒口、后勒口。通常设计师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前封和书脊上,因为书籍在书架上是平放或立着的,我们看见的只有这两个面。但是,读者总是要把书拿在手里,并转变它的方向。如果我们把设计引申到后封上去,这种引申又不影响前封、书脊和后封各个部分的独立和完整,那么,就可能产生一个气派更大和效果更强烈的护封。护封是从属于书籍的,是反映书籍的内容、性质和精神的,离开了书籍,就谈不上护封设计。因此,它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文化性质,能体现书籍精神,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思。构思…  相似文献   

4.
程皓 《科技与出版》2007,(12):46-48
封面设计的"整体美"包括了封面、书脊、封底、腰封等各自的设计以及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碰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图书卖场销售面积不断缩减,图书品种持续增长的形势下,书脊已成为传达图书相关信息的重要载体,书脊设计的优劣,对图书销售将形成实质性影响。文章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图书书脊包含的内容、影响书脊设计的因素、书脊设计的关键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等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对市场上图书陈列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书脊设计在图书营销中的重要作用.在书脊设计所涉及的文字、图像、色彩三个重要元素中,分别从功能要求、艺术要求和视觉要求三个方面阐述了书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加强书脊的整体设计,能够更好地发挥书脊自我营销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谈谈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是指在一定的编辑思想指导下,对期刊整体构成及每个版面的规划设计,它包括封面、封底、封二、封三、内页、书脊等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代图书馆对图书自动盘点的需求,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图书馆图书盘点系统。使用Mask R-CNN深度学习网络对书脊图像进行实例分割,再对分割后的书脊图像提取书架号和书名位置并进行文字识别,最终对书架号和书名两步验证确认书籍是否乱架。通过实地采集图像并测试表明,本文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书脊图像能够实现较好的分割和识别效果,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乱架书籍,适合搭载在图书馆自动盘点机器人上,可以有效提高图书盘点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来书籍的出版,在封面、装帧、设计、印刷各个方面,都比较重视,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但是还有令人不惬意的地方,在封面或书脊方面都存在若干缺点,值得引起注意。先说书脊。这里有三种情况,都是在设计时所忽视的。第一种是书脊不印书名,令人大惑不解。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的《对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保护儿童视力、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需求,儿童书籍并未受到数字媒体阅读的大幅度冲击.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中国儿童书籍更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市面上儿童书籍的现状,发现中国儿童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儿童书籍的整体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从五感入手,增强书籍形态设计...  相似文献   

11.
田海明 《出版科学》2007,15(6):20-22
科学、规范、合理地设计书脊是图书规范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归纳了书脊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多数设计者在设计封面时主要把精力用在了封面上 ,而忽视了书脊的设计 ,还没有真正对书脊和封底的设计加以重视。我们知道 ,图书在销售和收藏时都是竖立在书架上的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书脊。书脊色彩和式样设计的水平高低 ,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视觉感受 ,由此说明书脊设计的重要性。国家对书脊设计有标准规定 ,凡是厚度在 5mm以上的图书 ,都必须对书脊进行设计 ,这里所说的设计是利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设计。其书脊设计内容应包括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 ,是丛书的还应有丛书名。从艺术上讲 ,应对书脊所包含的内容在字体、字号、色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最近,见到一本少儿读物《趣味生物学》封面设计很新颖,但,这样一本并不算薄的书籍,却没有书脊,说得确切一些,是书脊上没有印上书名;无独有偶,一位朋友从云南给我寄来了一本《林海行》,一看也是没有书脊字的。我想,这也许都是设计人员出于标新立异的考虑吧,但这种“标新立异”,实在不宜提倡! 书脊的作用不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便于从书架上寻找,这本来是常识性的东西,但有些人却不太重视后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需要注意的是"装帧"与"装潢""包装"含义不同。"装潢""包装"是附加于  相似文献   

15.
书籍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书籍的装帧,是书籍存在的形式,没有装帧也就不成其为书了。书籍装帧的内容包括:开本、护封、封面、书脊、勒口、环衬、扉页、版面、章节、版权的设计,材料选择,制印方法,装订形式等等。一句话,它是书籍的造型艺术。书籍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作为书籍的装帧艺术,就要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要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巧妙的抽象化的装饰处理,通过造型、色彩、构  相似文献   

16.
书脊一经标上书名、出版机构等信息,就具备了检索功能。于是,当众多书籍迭放、排列在一起时,总是将书脊朝向明面,以便查寻。当面对这厚薄不一、字体不同、图案各异的书脊时,就又产生了视觉效应,或觉其美、或觉其丑。于是,在销售中这一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美丑感觉,会在很大程度上左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书脊名称亟待规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姜志静 《编辑学报》2003,15(6):430-430
GB 11668-89《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规定,期刊及其合订本书脊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mm时,应设计书脊并刊印书脊名称.科技期刊的书脊应完整地刊印包括刊名、出版年、卷次和期号.书脊名称可采用纵排或横排方式:对于中文版纵排的书脊名称,应由书脊上部向下逐字排列.如果书脊太薄(小于5mm),可在封底紧靠书脊边缘不大于15mm处印刷与书脊名称内容相同的边缘名称[1].  相似文献   

18.
GB1168-89《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以下称《规则》)规定,图书的书脊厚度≥5mm时,应该设计书脊."书脊名称"是指印在书脊上的内容,应与其封面、书名页上的名称……  相似文献   

19.
书脊、索引、注释,是一本书中的“小节”,它们可能并不影响哪一本书成为杰作,可是一个严谨的出版者对于图书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应轻易放过的,尤其是一个有着千年图书出版史的文明古国,它所奉献给读者的每一本书都应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不是粗糙的文化垃圾,因此图书中的“小节”也含糊不得,也大有说的必要。说书脊《现代汉语词典》关于“书脊”是这样定义的:“书籍被钉住的一边,新式装订的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出版机构名称等,也叫书背。”我没有学过美术,不知道书籍装帧是否有专门讲书脊的,但作为一个爱书者,我倒是很重视书籍的这一小部分,有时觉得它很重要。排列在架子里的书,这就是它的窗户,在书海中翻检,人们接触的也是书的这一部分。可惜现在不少出版社大花力气把封面打扮得  相似文献   

20.
曹琳 《出版科学》2002,(2):44-45,11
从传统与现代、整体与局部、艺术与技术、抽象与具象、内容与形式五个方面,联系若干典型的设计,对书籍设计原则做了理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