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雯瑄  詹萍 《科教文汇》2009,(33):50-50,62
科学发展观提出高教教学必须更加关注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本文尝试通过建立贫困生社团达到提高贫困生全面素质的目的,从建立贫困生社团的意义、社团建制及管理办法、社团教育活动形式及内容等方面探讨了贫困生教育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2.
萧莉  刘伟  徐沙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6):99-100
从建立贫困生社团的意义、社团建制及管理办法、社团教育活动形式及内容等方面探讨了贫困生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孤僻、焦虑等方面,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应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学校勤工助学的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并完善贷款资助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4.
杜江山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311-311,307
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导致思想认识存在误区、面临“心理贫困”危机和综合素质不高全面发展受限的问题,而学生社团在解决这方面问题时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是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婉 《科教文汇》2013,(27):172-173
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但国家及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以经济资助为主,仍然比较单一。要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确保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建立经济资助、精神帮扶、学习帮助、素质拓展和人文关怀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婉 《科教文汇》2013,(9):172-173
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但国家及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以经济资助为主,仍然比较单一。要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确保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建立经济资助、精神帮扶、学习帮助、素质拓展和人文关怀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国家整体就业形势、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对高校如何解决贫困生就业难的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高校需要从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择业能力、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以及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等多方面着手,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8.
李华明 《科技广场》2008,(4):129-130
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高校贫困生扶助的根本途径,也是使贫困生脱贫的重要举措。本文对高校贫困生的"贫困"进行了着重分析,并就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对其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同时也提出一些对策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覃晶晶 《科教文汇》2007,(10Z):49-49,52
文章从国家整体就业形势、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对高校如何解决贫困生就业难的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高校需要从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择业能力、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以及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等多方面着手,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工作中如何培养贫困生的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当今,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影响,分析影响贫困生智力发展的非智力因素,提出辅导员工作中加强贫困生非智力因素教育的途径,有利于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苗磊 《科教文汇》2008,(20):33-34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当今,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影响,分析影响贫困生智力发展的非智力因素,提出辅导员工作中加强贫困生非智力因素教育的途径,有利于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省市、各高校出台了各种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贫困生不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如何让贫困生在大学期间,摆脱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树立合理的求职目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促进贫困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如何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国家整体就业形势、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对高校如何解决贫困生就业难的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高校需要从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择业能力、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以及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等多方面着手,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4.
贫困生管理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环节,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寻找合理有效的贫困生管理方法,从促进资助资源的有效分配、提升贫困生的管理水平、促进校园和谐建设等方面入手,论述当前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汤超珍 《科教文汇》2011,(31):182-183
高中教育对高等教育起着基础和支撑作用,普通高中作为高中教育这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它不仅关系到普通高中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问题,同时还是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促进贫困生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以博白县实验中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等途径了解普通高中的贫困生基本现状和资助工作实施情况,根据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资金少、体系不完善、管理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探讨提高资助工作的实效性对策,希望能为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及贫困生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蓝辛娇 《科教文汇》2012,(22):195-19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高校贫困生职业生涯概念模糊、综合素质低、就业成本负担大等问题,高校应进一步提高贫困毕业生综合素质,加强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为贫困毕业生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完善资助体系,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新生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重点,在大学贫困生教育的第一阶段—新生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分析大学新生贫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着重探讨思想政治辅导员进行大学新生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当今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现状及原因的探究入手,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深入思考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路径与对策,提出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与支持,更需要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当今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现状及原因的探究入手,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深入思考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路径与对策,提出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与支持,更需要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寻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有效地对贫困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