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形成了一致抗战的局面。在上海,各界民众相继筹建组织救亡团体,其中由何香凝发起组织的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是卢沟桥事变后首先起来担负救亡工作的,它于1937年7月22日建立,是妇女界最大的救亡团体,也是各界中较活跃、影响较大的民间救亡团体之一。一何香凝发起组织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何香凝是近代的妇女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数十年来,她始终以艰苦卓绝的精神,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与宋庆龄被并称为抗日救亡斗争中的“寒夜双星”(1937年9月27日《救亡日报》)。抗战烽火燃起之时,她已年近花甲,但革命爱国之志老而弥坚,对一切爱国救亡之举无不热诚赞助。“七七”事变后,上海人民群情激奋,有大量妇女想参加抗敌后援工作,亟需领导和组织。于是何香凝集合中华职业妇女会、中华妇女互助会、基督教女青年会、中华女子职业补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随着救亡运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涌现了大量的救亡报刊。这些救亡报刊的主办者有文化、新闻界的爱国人士,也有救亡团体。这些刊物成为上海救亡运动的重要的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漫画家也纷纷拿起笔来,投入抗战救亡宣传。蔡若虹所作的这幅《全民抗战的巨浪》,就刊登在上海漫画家救亡协会创办的《救亡漫画》王日刊创刊号封面上。  相似文献   

4.
华侨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支脉。据国民党侨务委员会1940年的统计,抗战前夕,在世界各地的华侨总人数约有1140万。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虽身处海外,但时刻关注着民族的命运、祖国的生死存亡。“九一八”事变后,他们纷纷成立救亡团体,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华侨在海外建立的救亡团体多达数千余个。抗战的枪声,警醒了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华儿女。海外华侨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下,积极募捐款项,支援抗战,“富商巨贾,既不吝金钱,小贩劳工,亦尽倾血汗”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一场伟大战争。抗战是全民族的动员,中国二万万妇女也同仇敌忾。广大爱国妇女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组织起各种抗日救亡团体,结成各界妇女的联合阵线,成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就当时妇女救国组织作一简要介绍。一、先期的妇女抗日救国团体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继而占领整个东北,直驱热河,蚕食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寇的凶残激起我国民众的极大义愤,也震动了妇女界。一部分爱国知识妇女迅速觉醒,组织起抗日救国团体。 1931年9月23日,“九·一八”事变的第五天,北平妇女会就召开紧急大会,要求政府实现国  相似文献   

6.
淞沪会战爆发后,无数上海人民无家可归沦为难民,同时大量难民也从各地涌入上海。上海各慈善团体、各旅沪同乡会及其它社会组织纷纷召开紧急会议并设立机构暂时收容难民,开展了大规模的难民救济与遣送工作,在淞沪地区的难民救助方面都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同时也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保存抗战力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前期,各类妇女救亡团体在国统区广泛建立。这些团体分别由国共两党及其他党派创办,其为数之众、规模之大、活动范围之广、团体类型之多以及各阶层成员之普遍,创造了民族解放史和妇女解放史上的奇观。整体而论,众团体发展的多种不足也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8.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第一次大的会战,对于日后中日两国战略的实施及其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会战期间,中日双方投入进百万大军,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激战三个月,中国军队顽强作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本文拟从淞沪会战会战前后中日双方的部署情况以及会战的进程等方面,解析淞沪会战爆发的真正原因。在探讨中日双方在抗战初期的战略与淞沪会战的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分析淞沪会战对整个抗战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中间势力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崛起,汇集成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组织了地方乃至全国性的救亡团体,他们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其政党观念逐步增强。抗战胜利后的短时期内建立了自己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奠定了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中间势力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崛起,汇集成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组织了地方乃至全国性的救亡团体,他们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其政党观念逐步增强。抗战胜利后的短时期内建立了自己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奠定了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1.
湘西会战以日军失败和中国军民胜利而告终,是全面抗战正面战场为数不多的一次胜仗。其原因是上下齐心协力、国共团结合作、中外陆空协同、军民共同抗敌。但由于国民党的局限性,也使得胜利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沈逸千生于一九○八年,嘉定县人。早年就读于上海美专,自“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屡组救亡宣传团体,历任上海国难宣传团团长、中国抗战美术出国展览筹备会总干事(计划出访苏联、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南洋地区等,但由于他的早逝而未能如愿)、敌后写生队队长等职。他对自己所从事的抗日救国工作矢志不移,愿  相似文献   

13.
闽西苏区妇女教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烙着鲜明的"战时"特征,表现为直接服务于革命战争需要、全民化的教育理念、强烈的实用倾向。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不仅使一部分劳动妇女脱了盲,而且许多妇女与男子一样担当起了苏维埃政权建设与巩固的重任。闽西苏区妇女教育以政权力量为后盾、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以及充分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实践经验,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仍不乏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上海的民众立即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潮。在国民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时,上海成立各种抗日救国组织,成为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从工人、帮会到童子军,各界民众广泛地参加了抗日活动,上海的特殊环境,使它成为国共两党走向第二次合作的里程碑式的地点,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得以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给日本法西斯以沉重打击。上海人民与犹太难民、朝鲜的反日志士以及其它一些热爱和平的国外人士一道,生活在同一上海屋檐下,始终斗志昂扬,投身于共同的反法西斯大业中去。上海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武昌起义后,妇女们组织了各式各样的团体,以团体的形式强烈要求参军、参政、实现男女平等,热情进行救护、募捐等活动。参加活动的成员,以知识妇女为主体,还有贵夫人和下层的妇女。他们的活动领域广泛,活动地域几乎遍于全国。从此看出,妇女们为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尽了自己的力量,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抗战爆发后,为了联合各界妇女团体,团结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抗战,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新运妇指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新运妇指会,设立了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等小组,成为全国性的领导和动员妇女参加抗战的总机构。各小组在新运妇指会的领导下,积极宣传抗战、抢救难童、慰劳伤兵、训练妇女,为支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后方民众响应国民政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捐献现款、金银和物品以支援抗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献金运动。与早期自发献金不同,后方献金运动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和指导,还有众多的救亡团体组织筹划,因此更加规范,影响更大。本文拟对后方献金运动的组织部门和参与团体进行考察,分析其对全民抗战救亡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37年8月,当日本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向中国的东大门——上海时,国民党政府立即组织了抵抗。先后调集70万大军,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了三月之久的会战,这就是名震中外的八一三上海抗战、亦即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国民党战场上规模巨大,战斗惨烈,牺牲最多的一次大会战,对抗日战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扩大华北战争的同时,又积极策划攻占上海,借以打击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女的解放过程一直伴随着性别角色的转型。抗战前期,在民族主义号召下,大批妇女走出厨房,投身社会。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统区内传统思想泛起,保守派以传统性别分工制度为理论基础,试图将妇女"赶回厨房"。中共直接领导的《妇女之路》与传统思想针锋相对,构建了在抗战救国时期妇女的社会角色,推动了国统区妇女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20.
桂林抗战戏剧运动是一场在戏剧文化工作者领导下的群众性的文化运动,各行各界的群众积极组成了许多抗战戏剧团体,有效推动了桂林抗战救亡戏剧运动的胜利前进,在桂林抗战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