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言是社会的,也是空间的。空间通过某种关联将个体联系起来,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向人们传达不同的感受、指引或约束;空间的行为都包含了某种程度的交流,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以空间语言为切入点,对民国时期宁波公园这一空间加以分析和探讨,以管窥空间、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侧面反映近代宁波社会的变迁的侧面。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语言是生活的工具,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而幼儿语言活动脱离真实生活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从幼儿的真实生活出发,让幼儿与生活中的空间、时间、家长以及社区互动起来,真正让生活为幼儿的语言服务.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必然兼有共性和个性。莱考夫根据隐喻的概念系统,把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空间)隐喻、本体隐喻三类。认知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意义,因为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概念来表达和理解的。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通过描写与解释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汉英语里大量存在的空间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来考察汉英两种语言在空间关系的选择和表达形式方面以圾对状态、时间、数量、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空间隐喻化认知的异同,深人分析隐藏在其后的原因,以对期研究语义引申和第二语言习得教学中母语干扰问题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空间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使语言研究者深入思考汉语认知和表达空间位置与空间关系的方式和手段。通过对汉语事实的深入挖掘,《汉语空间短语研究》分析了汉语空间短语的类型和共性、历时发展变化、内部成分的选择及隐现机制等问题,揭示了汉语认知和表达空间位置与空间关系的基本方式。在语言事实的深度发掘中,把静态的多样性研究和动态的倾向性研究结合起来,探索“穷尽性基础上的倾向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托班幼儿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我们选择了一个两岁托班作为语言学习的实验班。经过一轮实验,我们感到有计划、有意识的语言学习,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一、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择与小儿生活有密切接触的人、动物、事物方面的儿歌。这些儿歌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空间观念的载体之一,也是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语言,并结合操作、观察、思考过程进行语言训练,使空间观念呈现得更清晰、更深刻。既可以反馈学生对空间观念的落实程度,又是增强学生空间观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通过怎样的语言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呢?一、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性质是直观几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举例说明几何外形,说出名称,可以使抽象的空间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直观认识。如教学"平行线"概念时,就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例子导入,引导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媒体语言生活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了新疆哈萨克族媒体语言使用的情况.解读了哈萨克族如何选择与使用媒体语言这一问题,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语言生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不同表述功能,对传达不同的语言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它也为生活现象中语言的运用提供了选择的可能。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是语言。不同的学科,其教学语言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中要更注重语言的表现功能,在语言表达中更多地选择表现性语言。  相似文献   

9.
空间语言作为幼儿语言交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空间技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通过对近十年国外关于空间语言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影响幼儿空间语言的因素有游戏环境、成人的空间语言和所提供的"脚手架"、幼儿的年龄、性别,以及手势语言等。成人可通过为幼儿空间语言的产生创造一个适宜的游戏环境、多用空间语言与幼儿进行交流、重视手势语言的作用等几方面来促进幼儿空间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汉语拼音是孩子人学第一课,教时长达两个月。拼音字母既没有汉字的形象与想象空间,又没有语言的无穷魅力,但却摆在了孩子学习生活的“第一步”。让孩子“迷恋”字母,让他们在拼音学习阶段就开始产生对语文、对语言、对生活的强烈感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抓手便是逻辑。逻辑知识关乎国民思考力培育,关乎个人生存方式选择,但在语文教学中应定位为缄默知识,通过在教科书中从语用视角建构助学系统、在教参中启示教师积累思维与言语联动教学经验、在活动中采用内隐认知策略组织教学来呈现。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其中的空间隐喻则是人类认知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认知领域,是语言中最为基本的隐喻类型。空间隐喻既是语言现象,又透析了一种思维现象,它对于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其中的生态环境习语描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阐释了社会发展规律。语言形式的选择以语用策略的选择为基础,对英语生态环境习语的语用策略研究表明,英语地域气候习语主要运用了以言行事和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英语动植物习语主要运用了礼貌的语用策略。对英语生态环境习语的语用策略的正确认知和准确运用,能帮助交际者在具体语境中恰当地运用英语习语,从而顺利地应对各种交际场合。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全球化的背后直接关注到民族语方的纯洁性问题。语言的选择实质上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选择。面对洋泾浜英语的重新泛起,我们既要学好英语,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又要注意语言的纯洁,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5.
语言顺应论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言使用的本质,指出语言使用实际上是人们不断地对语言作出选择的过程,构建了一个研究语言的新框架。语言的三大特性顺应性、商讨和变异性使语言的选择成为可能。而外语教学从内在属性上讲也符合语言的三大特性。语言顺应论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紧密,对实际外语教学过程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全球化的背后直接关注到民族语方的纯洁性问题。语言的选择实质上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选择。面对洋泾浜英语的重新泛起,我们既要学好英语,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又要注意语言的纯洁,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语言状态。“网络语言”是因为载体的变化而造成的语言风格或者语体的变化,其本质上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网络语言展示了一种生活态度,是网民身份识别的符号资本,也是表达自我叛逆性、向传统进行挑战的媒介和工具。这也决定了网络语言具有反叛和戏谑的解构性、无序和匿名的创造性、狂欢与边缘的前卫性等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8.
意象图式是在认知语言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们将生活经验和语言这样的更高层次上的认知域连接起来。意象图式对二语习得尤其是介词习得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意象图式理论可以运用到双宾语结构转换中对介词To和For的选择上。此理论也可以运用到跟别的动态动词搭配时介词TO与FOR的选择上,并且需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跨民族交际中语码选择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哪些因素起主导作用,哪些因素起辅助作用。主要从语言社会功能的角度出发,阐述语言社会功能的强弱对新疆跨民族交际中语码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标话是今两广交界处西江流域由百越土著居民存留下来、以汉族人为主要使用对象的一种独特的少数民族语言,是语言活化石。标话的研究对语言学、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都有重要的意义,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标话是濒危语言,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话的保存和保护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公众的语言危机意识,可通过建立标话地区语言文化博物馆、建立标话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等途径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