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要求 1.通过品味词句体会作者对奥运的深情向往,感悟奥林匹克精神和我国申奥的重大意义。 2.自学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运用文章中的精美句段。 4.通过资料搜集处理,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会徽引入,激发情感  相似文献   

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小语苏教版第八册18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中感悟课文内容,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标1.认识“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的“尤、其”等8个字。2.能用会写的8个字分别组词语,在组词中理解字义。3.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前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收集有关黄山奇石的图片或黄山有关资料。2.教师准备黄山风光录像资料片或图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同桌之间用生字卡片互相听读、听写会写的生字、词语。二、复习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黄山的哪几种怪石?三、朗读课文,认真领悟朗读全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黄山石头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胜负”、“不解”两个词语。2 .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学会本课生字。二、理清脉络 ,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 ,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 ,学习生字 ,掌握识字方法。2 .指导学生写字。三、感知课文 ,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 .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 ,理清脉络。四、巩固…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1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掌握生字新词 ,按课后要求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火烧云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揭题谈话 ,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学生自由读课文 ,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2 .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霞光 ?哪些地方写火烧云 ?是从哪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 ?三、学习写“霞光”的部分 (第1自然段 )。1 .学生自读、交流 :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  相似文献   

6.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课前准备:1.实物玫瑰花、花骨朵。2.多媒体课件。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生字,细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用好教材,通过朗读、品味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情感体验。通过搜集资料,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加强语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陶冶情操。学习目标1.让学生学会生字,理解“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并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探索精神。3.学生学会检索和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走近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课文中出…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索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感悟揭题1.同学们,我们把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什么?想不想看一看太阳落山的美景?(播放图片课件,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强烈地感受夕阳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兴趣。)2.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些什么?3.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描写夕阳美景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赞美之情。)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作者是…  相似文献   

10.
孙园岭 《考试周刊》2013,(46):46-47
<正>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课文。2.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指导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结合课文理解古诗。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小学低年级是阅读学习的起步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入景生情、读中感悟为突破口,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5个生字,课文后绿线方框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喜欢家吗?…  相似文献   

12.
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园、因”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表达的心愿。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词句,正确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求:一、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懂得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2.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课文运用具体数字和举例、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习用具体数字、举例比较的方法来说...  相似文献   

14.
教学理念: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学习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的道理。3.在学习中提出疑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词。3.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课文语言的描述,结合图片、录像等辅助手段,感悟九寨沟童话般的神奇和美;背诵第三自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科技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测,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学文与实践中体会动手和动脑的乐趣,激发创造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词句,正确朗读,背诵课文。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1.课文录音。2.多媒体…  相似文献   

18.
学习目标 :1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 ,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4 .领悟文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 ,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 ,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激发阅读兴趣1 .揭题、读题。2 .播放录像 ,形象感知。3.小结、过渡。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想一想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这场雪的 ?写出了这…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读书活动中,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了情报安全,在危急关头是如何同德军周旋的,感悟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敢机智的品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情激趣,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半截蜡烛》,一起读课题。师:通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词语,感受夕阳西下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夕阳美。[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美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夕阳真美》(齐读课题),在文中谁说了这句话?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爷爷为什么如此赞叹.夕阳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夕阳美在哪里?[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读中主动寻找答案,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对夕阳落山的先后顺序也更清楚。]二、品读课文,欣赏美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