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珂 《科技广场》2009,(5):131-133
本文综述了脉冲激光沉积(PLD)薄膜技术的机理、特点及薄膜生长的主要过程,并介绍了其在制备半导体、高温超导、类金刚石、生物陶瓷薄膜等方面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脉冲激光沉积技术是目前最好的制备薄膜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超短脉冲激光与金属薄膜相互作用的多维模拟计算时,存在计算效率低、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pen MP的物质点法并行算法。通过优化边界节点整合的背景网格区域分解法避免节点更新阶段出现的数据竞争问题。采用物质点法模拟二维情况下,金薄膜在能流密度为175 Jm-2,脉宽为100 fs的激光辐照下的温度响应,比较并行算法和串行算法的计算效率,研究并行计算对不同规模网格数量的提速效果和特点。计算结果表明,采用Open MP实现CPU多核并行计算,能够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且不影响计算结果,且对于越大规模的网格模型并行效率会稍高。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7)
氧化铟是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本文在室温下用蓝色激光照射氧化铟薄膜,利用THz-TDS系统研究了蓝色激光入射角度相同但激光强度不同和蓝色激光强度相同但激光入射角度不同两种情况下氧化铟薄膜的太赫兹透射特性。发现当蓝色激光入射角不变时,氧化铟薄膜的太赫兹透射强度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蓝色激光光强不变,氧化铟薄膜的太赫兹透射强度随着激光入射角的增大而缓慢减小。将蓝色激光和氧化铟相结合,为太赫兹波的调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毫秒脉冲激光辐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温度场以及应力场的分布,本文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基于热传导和弹塑性力学理论,对毫秒脉冲激光辐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得到复合材料表面的瞬态温度场以及应力场的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毫秒脉冲激光辐照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辐照中心点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材料表面中心点的温度高于周围区域的温度;复合材料的中心点的应力值最大值为4×108N/m2,出现应力损伤,材料有明显的应力形变。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旋涂与涂敷制成的两种纯染料聚合物薄膜的辐射光谱进行测试,观察到涂敷薄膜辐射的是自发辐射光谱,旋涂薄膜辐射的是一种类似的激光,同时也发现了旋涂染料聚合物薄膜辐射光波长的蓝移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 HN激光并用微波同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HN激光并用微波治疗组 ,以功率为 2 .5 9m W的 He- Ne激光光针照射手合谷穴和耳部的肺、内分泌穴 ,每穴辐照 1 0 min,1次 /d微波探头直接辐照受损的神经根部 ,功率 1 0 W,每次 2 0 min,1次 /d,1 0 d一疗程 ,有渗出者局部涂龙胆紫 ;药物治疗组 ,根据病情的轻重分别给予穿琥宁、阿昔洛韦、病毒唑、青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B1、B12 及消炎痛等药静脉点滴、肌肉注射和口服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两组每个疗程均为 1 0天 ,结果 :以He- Ne激光为主并用微波辐照治疗带状疱疹较药物治疗组见效快 ,疗程短 ,无一例后遗神经痛发生。结论 :以 HN激光为主并用微波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史Jun 《科技通报》1991,7(5):251-254
介绍了用不同脉宽、不同波长的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在不同厚度的金属样品中产生超声脉冲的实验。超声波的接收是用聚偏氟乙烯薄膜(PVDF)实现的。文中给出了激光超声脉冲及其在金属板中的回波的波形曲线;测量了不同条件下激光超声幅度与激光能量的关系,超声幅度与激光波长的关系,以及超声脉宽和激光脉宽的关系;观察到了激光超声的传播方向总是沿被照表面的法线方向,而与激光的入射角无关。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超声作为一种非接触的超声源,对于工业应用尤其是高温运动状态下对弯曲表面的工件(如管材等)进行厚度测量和探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将是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领域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曹宁翔  赵娟  曹科峰  冯莉 《大众科技》2005,(11):138-138,121
激光器能源系统通过对电容充电,对氙灯放电来进行激光放大.远程控制部分以计算机为核心,PLC模块为下位机单元,通过光纤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控制激光器三级储能系统和触发系统,实现能量充放和延时触发,达到提高激光能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在7月5日,位于加州斯利福摩尔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的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激光型核聚变装置创造了破纪录的激光发射峰值功率和能量输出。激光型核聚变装置同时也可称为“国家点火装置”,该装置的激光系统激发192柬激光释放出超过500兆兆瓦(5000亿千瓦)的峰值功率和1.85兆焦的紫外激光能量,峰值功率是目前美国本土任一时刻功率消耗的1000倍以上,而紫外激光能量值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激光束能量100倍。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1):1-2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设计研制的10MeV/15kW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今天在京通过验收,这是我国目前即将投入使用的能量最高、功率最大的电子辐照加速器装置。该示范工程装置由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和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