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1解答有机物推断题的突破口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①1分子有机物加成1分子H_2(或Br_2)含有1个双键.②加成2个分子H_2(或Br_2)含有1个三键或2个双键.③加成3分子H_2含有3个双键或1个苯环.④1个双键相当于1个环.2)具有特定碳、氢原子物质的量比的常见有机物  相似文献   

2.
不饱和度即缺氢指数,常用Ω表示.了解有机分子的不饱和度,可以快捷有效地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同时利用不饱和度和有机物的分子式可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系统性强,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很容易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但对于其物理性质总觉得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其实有机物的熔、沸点高低也是由其结构决定的.有机物的晶体大多是分子晶体,它们的熔、沸点取决于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结构(有无支链、有无极性基团、饱和程度)、分子量等有关,主要分为下面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1 不饱和度的定义 不饱和度是有机物分子中“缺氢”的情况,又称缺氢指数.常用Ω表示,Ω值越大,则有机物的不饱和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5.
有机物分子式的求解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中的热点之一。现介绍有机物分子确定的常见技巧和方法。
  1.由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通过测定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再依据有机物的分子量来确定分子式。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类有机化学习题:给出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讨论有机物的分子组成.这类习题难度较大,但若能巧妙地进行变形,则可快速解题.现与大家共同探讨此类习题的变形技巧.  相似文献   

7.
袁来德 《新高考》2007,(3):29-32
【易错指津】 1.注意有机物的水溶性:含羟基、羧基相对分子质量小或含羟基、羧基比例大的有机物可溶于水。2.对化学反应一要抓住官能团的性质,二要注意断键部位。3.分子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8.
应用Lewis的结构式,采用共价键的均裂和异裂方法,计算有机物分子中各原子的氧化数.方法简单,容易计算.  相似文献   

9.
(一)有机反应类型大归纳 1.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有机化学是碳化合物化学.含碳化合物的数目比不含碳化合物数目多许多倍.有机化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探明原子在分子中是如何排列的”,也就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一、有机物性质与结构理论每种不同的原子排列就相当于一个不同的化合物,而每一个化合物有它自己特征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我们通过对有机物的结构的分析,能够知道该有机物的性质,反过来我们知道了某有机物的性质,就能够对该有机物的结构进行探讨.因此,毫不奇怪,今天已知的碳化合物的数目已超过千万,并且每年还有二十多万种的新的化合物制备出来,研究它们的化学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一、重视基础知识 形成知识规律 1.有机物重要物理性质的规律 (1)有关密度的规律 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里所含物质的质量,它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半径等因素有关.一般讲,有机物的密度与分子中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所占质量分数成正比.例如:烷、烯、炔及苯和苯的同系物等物质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即ρ烃〈1),并且它们的密度均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一卤代烷.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氯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降低,密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不少相关习题涉及到甲醛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特殊性,所以它的特殊性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一.结构的特殊性甲醛分子中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例1 已知甲醛(HVHO)分子中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相似文献   

13.
冯立波 《中学理科》2006,(11):28-29,92-93
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的共线共面问题。一直是中学化学的难点问题之一.下面介绍一种准确、快速地判断原子是否共线共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京戎 《时代教育》2012,(16):83-84
有机物分子中各原子的价电子数的总和应该等于有机物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的两倍,这就是价电子规律。运用此规律,可以非常方便解决一些有关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C.两个醛基 D.一个羧基  相似文献   

16.
对水处理中矿物胶体颗粒表面附着有机物分子的状态下的混凝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胶体颗粒表面附着有机物分子形态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多变特性,吸附在胶体颗粒表面的有机物分子的各种结构型式会引起胶体颗粒表面性质的改变,以及这些分子形态结构会对混凝过程形成影响,包括颗粒物的作用半径,胶体稳定性,颗粒物之间的絮凝机理及絮体结构变化。这对于理解有机物分子存在条件下的胶体混凝过程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成物质的单位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原子(如金属)、或是离子(如盐类),或是分子(如有机物),为了简化,把构成物质的单位一般统称为分子,它具有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我们说分子很小,是指它的质量很小,同学们从书本中提供的数据已标出水分子的质量大约只有3.0×10^-26千克.分子的体积也很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学生对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发展,提出了应用“基团间相互作用影响有机物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预测有机物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寻找证据、利用比较法把握知识间联系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对“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作用”认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是不同的.结合案例介绍了应用原子化学环境思维的方法,分析有机物分子中某个特定原子的周围原子和原子团,进而有利于深入理解有机物分子的真实立体结构以及化学性质,有效建立其宏微关系.实践表明,这种动态的微观思维方法有助于有机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有机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断键与生成物成键的过程,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分子中较易断裂的化学键一般是官能团处的键.因此,有机物发生什么样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其含有什么样的官能团,而且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往往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时,如能将官能团、化学反应类型及断键部位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