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式,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是在教育虚拟社区这一特殊社会领域内师生的基本活动方式,有着理想的存在形态。与一般交往相比,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表现为平等与不平等、目的与手段、双向互动与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是教育和交往的有机统一,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行为和效果的总体评价呈现积极趋势,并且努力通过学习别人的帖子和小组合作完成课题的方式来促进研究活动的深入,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相对不够充分,这有赖于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的诸因素发挥协同作用,有赖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更完善的教学交往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教育虚拟社区的涵义,通过对基于“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在教育虚拟社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反思,阐述影响社区学习交往活动的主要因素——目标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技术平台因素和社区文化因素,提出学习交往活动的设计必须注重交往准备、交往过程、交往成果与评价和交往后继四个阶段,才能有利于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虚拟社区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往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式,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与一般交往相比,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是在教育虚拟社区这一特殊社会领域内师生的基本活动方式,有着理想的存在形态和文化特性,表现为平等与不平等、目的与手段、双向互动与单向建构的辩证统一,并在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意义上影响着学生的自我建构和完满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虚拟社区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其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考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介绍教育虚拟社区中教学交往的基础上,从交往目的、交往主体、交往内容、交往方式、交往情境、交往结果等方面对其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规律与原则。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规律是:双向互动规律、施馈平衡规律、健康个性与团队精神共生共长规律。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原则是: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原则、真诚可信原则、宽容原则、保持自我与尊重他人相结合原则、有序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教育虚拟社区与学习交往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在分析了教育虚拟社区的涵义、交往特性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的主体、目标、组织形式、环境、内容、资源库、评价等要素的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8.
对交往的关注一直是教育虚拟社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以伦理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哲学思考,旨在通过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之伦理品性的分析彰显其伦理价值及伦理途径。为寻求合乎道德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行为,首先分析其伦理诉求,发现因主体的道德能力受到虚拟环境的不良影响、交往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道德控制、信息管理存在缺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中的伦理缺陷较为突出,需要伦理的规约。应用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启示我们:在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原则的制定上应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在方法选择上应保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在操作管理上应做到自由与监管相统一,从而保证教育虚拟社区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与个性完满、寻求知识与德性的统一为伦理使命,促进教育虚拟社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成员对自己社区身份的认同,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它是教育虚拟社区形成的纽带,是维系教育虚拟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基于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社区成员的社区满意度是社区归属感形成或增强的决定因素,社区文化、教师和学习者与社区归属感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有赖于以上各因素协同作用的发挥。本研究旨在为如何增强社区归属感以及更好建设教育虚拟社区提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形成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成员对自己社区身份的认同,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它是教育虚拟社区形成的纽带,是维系教育虚拟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基于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社区成员的社区满意度是社区归属感形成或增强的决定因素,社区文化、教师和学习者与社区归属感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有赖于以上各因素协同作用的发挥。本研究旨在为如何增强社区归属感以及更好建设教育虚拟社区提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