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电视新闻记者首先需要履行的职责就是进行新闻报道的采写。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把自身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受众。所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记者应该在报道中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这一基本职能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的。文章正是针对新闻突发事件来探讨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具有怎样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有三大职责:一是采写新闻报道;二是反映情况:三是做群众工作。在这三大职责中,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的首要职责而且是雷打不动,但在履行这一职责时,也应转换自己的角色,要侧重于服务。特别是在揭露问题时,不要就问题而报问题,而应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方面,加强服务。广义来说,这些服务既包括新闻记者的另外两个职责,又包括一些更细、更周详的服务。而实现这种服务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记者的特殊身份和个人能力及社交圈,但凡事要量力而行,要顾全大局。  相似文献   

3.
新闻源之于新闻记者是极其重要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来源就是"米".新闻来源的及时与否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源的质量高低决定了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传统的新闻来源有记者采写、通讯社发稿、新闻图片社发稿、公共关系机构供稿、读者来信、通讯员投稿以及内部文件、简报等多种.然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庞大,传统的新闻来源已经不能满足新闻记者的需求,互联网以其信息传播的多、快、广等特点,成为新闻记者获取新闻来源的新渠道.互联网在经历了论坛、博客、社交网站等社交平台之后迎来了微博,作为后起之秀的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近一时期,具有较强现场感和可读性的采写形式——体验式采访报道,很受观众欢迎。这类新闻报道的特点都是由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当场解说,当场说出新闻记者在现场的某种感觉,使观众同现场的记者产生同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李莉 《记者摇篮》2009,(12):57-5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先生,在他编写的教材里对记者的职责概括有三:采写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内参)、做群众工作(通讯员工作)。通过新闻实践,对记者特别是党报记者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传播信息、提供观点、宣传政策之外,将不宜公开报道又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写成内参,上报政府及相关部门是党报记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略谈记者的新闻敏感矫阳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对事实中新闻价值发现、判断的能力,它是新闻记者长期实践而养成的职业上的“条件反射”,是新闻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对于新近发生的一个事实、现象,是否有经过采写传播出去的必要,它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需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新闻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心里要有人民群众,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如何做到这一点?只有扑下身子,沉到社会最基层,才能采写到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作品。本人在1993年秋参加本报组织的“记者周边行”活动中,对此感受颇深。 活鱼来自基层  相似文献   

8.
采写出更多不同凡响的新闻报道,是每个新闻记者萦绕于怀并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中,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如体制的制约,政治因素的掺杂,采访条件的限制等等。但是,最大的干扰恐怕还是记者本身,是记者一种习惯的思维定式所致。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新闻记者对新闻采写的绝对话语权。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除自己掌握的独家线索外,如何用已有的“米”做出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独特菜肴,考验的是传统媒体记者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报道采写“六问”,以期为我们进行新闻报道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作为人民接触世界的眼睛,其采写工作的质量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接受,新闻记者必须不断地探寻新的措施,推动新闻采写工作的顺利实施。而时政新闻在全部的新闻报道中可以说是最为困难的部分,但是,它对于人们所需要的新闻报道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内容,新闻记者必须在时政新闻的工作中寄予充分的心力,推动人们对时政新闻报道的有效接受。笔者从时政新闻报道的采访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必要性,谈论了推动时政新闻采访顺利实施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为受众提供事实的报道,而新闻采访中情境的不确定性和时间的局限性使记者的新闻选择与价值判断成为一种特殊的决策。本文试图探索影响新闻记者新闻选择和价值判断基本过程的社会心理因素,以改进我们对新闻决策过程的理解,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达齐 《新闻传播》2009,(7):111-111
记者思维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概念、新闻判断和新闻推理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用来充分开掘新闻事实的信息资源.表现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优劣。在此本人试将记者采写新闻中几种常用的思维方式进行论述。一、创造性思维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其本质属性要求它必须求变求新,与时俱进。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闻敏感,即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记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如电光火石那样准确无误地完成发现、判定、采写、传播新闻的全过程,这首先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鼻,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生命。 新闻记者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呢?本人认为,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人物采写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之一。在我采写的新闻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写服刑人员的。这是特殊的采访对象,所用的采访方法也与一般的采访对象不同,在实践中自己也积累了一些体会。 法制新闻的采写较一般新闻的采写难度大一些,既要求事实真实,又要求运用法律法规准确。从事法制新闻报道的记者涉足的法制领域常常是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汇集点,而这些部门或机构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又总是受制于某种强制性的规范,处处表现着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严谨性。因此,在法制新闻的宣传报道中,对特殊人物的采写与一般新闻人物的采写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以人为本,是新闻记者的基本素养 记者的职责是客观报道新闻事实,透过记者的报道,观众还需要感受到镜头、文字背后作者的良善动机,即记者对报道的对象——人——的人文关怀。如果,受众感觉到的是记者对报道对象人文关怀的冷漠、缺失,那么即便新闻报道完全客观属实,也难以被受众接受而达不到新闻报道原本想要传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和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记者要把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原汁原味地传播给听众,要努力在第一时间报道鲜活新闻事件,要对客观事物进行跟踪式调研、剖析,抓住事物的本质,采写有深度、有力度的新闻报道,就必须到新闻现场去。那里是新闻的唯一源泉,是记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宝库。  相似文献   

17.
毛超 《大观周刊》2011,(26):210-210
新闻采写是记者的天职。无论是在十六世纪新闻事业诞生之时,来往跑动于各大船埠码头间靠传递和出售商业行情、交易讯息谋生的早期新闻从业人员.还是现代社会中广泛活跃在各大新闻现场:用各种方式为大众报道最新信息的新闻记者,其所有职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新闻信息的采写和传播。然而。通过阅读大量的新闻稿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可观性)及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包括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知识结构、撰写水平、逻辑分析能力及思维方式等。而笔者认为.其中.对记者要求最高也是最难培养的是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如何采用独特的、多角度的切入点去进行采写.即采写活动中的多角度思维的运用能力。因此,本文仅就当前记者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多角度思维能力的运用进行一番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夏文 《新闻前哨》2009,(3):86-87
新闻从业者即记者的职责,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我们通常论及较多的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敏锐地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在编写的教材里对记者的职责概括有三:采写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内参)、做群众工作(通讯员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媒体将记者分为条口记者和非条口记者,条口记者负责条块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闻报道;和条口记者相对应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负责和条口记者联系沟通。按道理,条口记者肩负新闻记者的职责,应该以专业的责任和水平及时报道自己联系条口的新闻,对好人好事予以褒扬,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电视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的载体,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为了更好地将现场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大众,新闻记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以便提高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那么,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呢?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