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广播主持人节目中,当节目风格与主持风格发生矛盾时,往往会有两种风格“不搭调”的情况出现。如何使两者协调一致是广大广播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主持人节目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主持人节目要求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这是由受众需求和节目内容所决定的。其一、主持人节目传播是为了使受众接受信息,不同的受众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对节目有不同的需求和心理亲近性,这就要求广播工作者必须细分受众群,在设计不同主持人节目时要认真考虑主要收听群的心理和听觉规律,这样才能吸引并稳定收听队伍。比如《对农村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当下某些文艺广播娱乐节目创作中存在的"对形式的追求大过对内容的追求,对节目表面状态的追求大过对节目内涵的追求"的失衡现象,提出娱乐节目的信息意识概念,从传播理论、娱乐节目创作定位、受众接受几方面,分析、阐释节目信息意识的必要性,并以北京文艺广播《娱乐72变》节目为例,说明节目创作中如何实现"娱乐"与"信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节目单是广播电视台节目的总括,它是广播电视台播出节目所在频率(道)、节目名称、节目播出顺序、节目播出时间、节目内容背景、所播节目的进程、节目定位、主持人情况、受众反馈等信息的总汇.  相似文献   

4.
张怡 《新闻传播》2023,(3):112-114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在接受信息时的功利性更加凸显,娱乐已经成为受众信息消费的重要目的,广播娱乐节目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本文集合笔者自己主持的《心花一路“fun”》节目,首先就广播娱乐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定义及重要性进行了论述,然后就如何打造广播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进行了探讨,以期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亮 《东南传播》2016,(3):128-129
在新媒体四处兴起的时代,传统广播节目的受众严重分化,并且更注重情感交流,面对这种境况,怎么实现节目转型定位、塑造新时代服务类广播主持人、扩大受众群且满足广告商的诉求?本文以笔者亲自主持的旅游服务类节目《主播星游记》为例,从节目策划定位,主持人形象塑造,语言形态,线下服务等多个方面,探讨生活服务性节目主持人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尹剑虹 《视听纵横》2005,(1):120-120
随着受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初单纯的宣传工具转变为传播工具,节目类型丰富了,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适合特定节目的定位,又要适应节目特定观众的需求。因为主持人是节目与受众交流的桥梁,受众对一个节目的信任与接受首先表现的就是对主持人的信任和接受,而他们所能够信任与接受的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  相似文献   

7.
所谓参与性广播节目,是指受众在收听广播时通过及时或延时的交流手段使节目与受众形成互动的节目。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广播互动节目有以下几个特征:1.受众必须参与,2.节目内容随着受众的参与而改变。根据参与手段的划分,我们可以将广播受众参与性节目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广播受众参与性节目是指受众采用及时性的手段如电话、网络等与节目主持人交流。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台热线直播节目以其时效性、现场感的“共时空效应”的显著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不但增强了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而且使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一种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这种全新的传受关系成为广播节目突出的亮点.但是,在热线直播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热线直播节目的定位不明、宏观容量失控、情感倾诉类节目格调不高、随意性大以及主持人驾驭节目能力弱等.如何办好办活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满足不同层面受众的需求?本文围绕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设置定位与运作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播谈话类热线直播节目有许多种,有新闻性的、娱乐性的、服务性的等等,而目前所占比重较大、影响面较广的应同夜间清谈式的,这种夜话节目不仅丰富了广播的节目形式,而且为广播又开辟了一块新的黄金时段,扩大了广播在传媒中的市场占有率.夜话节目把以往只是单向接受信息的听众推到了广播的第一线,使听众具有是受众又是传者的双重色彩,而主持人也由‘一人挑”,变为‘二人抬”,这既是节目的成功之处也是节目的难点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研究主持人的同时,也着重分析一下主持人的合作者,节目的另一主角─—受众.武汉电台的漫谈…  相似文献   

10.
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定位与错位潘世权主持人节目是广播改革的产物。经过10多年的实践,主持人节目已日趋成熟。然而,成熟的主持人节目也容易在听众心目中失去新鲜感,特别是在人们快节奏、多变幻的现代生活方式下,主持人节目能否适应受众的生活变化和心理变化,主持...  相似文献   

11.
钱睿 《视听界》2008,(2):76-79
2007年,随着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真情》等栏目的热播,情感类访谈节目受到受众和广告两级市场的追捧,逐渐成为新一轮电视市场竞争的焦点。实际上,情感类节目并不是一种新生的节目形态,如果将2000年开播的《艺术人生》作为开端,这一节目类型在我国已有十年左右的发展期。近两年来,这一节目类型不断融合新的元素,交流平台的功能被不断放大,节目的核心元素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形成了独特的节目定位与风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电视受众越来越多地选择观看体育节目,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受众是体育迷,这对体育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那么同样作为节目主持人,体育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与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相比较,体育新闻节目主持人还应该具备哪些独特的方面呢?以下是笔者通过一些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点拙见,与各位同行们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大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在节目改革中不断加大了力度,进行了形式、内容、技巧方方面面的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广播情感类直播板块节目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任何一档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重要载体,从某种程度来看也是节目的名片。因此,广播情感类节目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则更高,主持人本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节目的品牌,尤其主持人语言表现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与受众之间能否顺畅的沟通,决定能否拉近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并树立起节目的品牌。因此,作为一名播音员或者是主持人,如何在情感类节目中得到受众的青睐,其语言表现力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4.
陈晓露 《视听界》2013,(2):106-108
作为南通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城市日历》的主持人,我深知,主持人的形象就是节目的形象,主持人的一言一行乃至一颦一笑都应该是节目特有的,这样一来,他才能成为人们记忆中关于该节目的代名词。民生新闻主持人怎样塑造受众喜爱的屏幕形象并保持长久的新鲜感,延长受众的审美疲劳视点?一言以蔽之:本色。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主持人热,要求主持人个性化主持的大背景下,本文尝试着从一种主持人与受众互为关系的角度去分析主持人个性化形成的基本原因,认为受众主体意识的回复是主持人主持意识、个性化主持产生、存在与发展的根本要素,而一个定位合适的节目是连结二者关系的桥梁.只有节目定位合理,能够为主持人与受众主体意识的发挥提供一个场的存在,主持人的个性化主持才能够有其产生的土壤,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话实说》节目可以说是这几个方面的较好结合,并形成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鲜明特色的广播专业频率也日益增多,专业频率与节目定位的关系也愈发显得尤为重要,二者有机融合才会使节目深入人心,更具可听性。节目定位是指节目制作人员对播出节目的思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制作风格等的判定,对节目的设置目的和宗旨所做的事先规划。为此,锦州广播电视台的节目进一步优化节目内容和节目资源,四套广播的专业特色日益彰显。第一,新闻广播的受众群体以离退休的中老年居多老年人的休闲时间相对较多,老年听众希望通过广播了解新闻资讯,而对广播的娱乐型需求明显低于其他受众群体,为此,新闻广播节目在节目定位上以"新闻立台权威舆论"为宗旨,立足主频道、强化主阵地、发挥主功能唱响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80年代初,主持人节目在我国应运而生。这种节目形式因主持人在节目中以个人身份同受众进行平等交流而赢得了受众的喜爱和青睐,已被广播电台普遍采用。可以说主持人节目是广播新闻改革之树上结出的一颗丰硕的果实。就目前而言,主  相似文献   

18.
广播少儿节目主持人需要对自己及节目进行准确的定位,使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寓教于乐。少儿节目主持人将因此被更多的少儿听众所喜爱和接受,激发少儿参与节目的热情,引导少年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从自己多年主持广播少儿节目的经验来探讨广播少儿节目主持人如何成为少儿的引导者与同伴。  相似文献   

19.
在广播或电视传播中,出场为受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叫做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组织串联和传播信息的双重作用。主持人应是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演播阶段的组织者和主播者;他是节目的主要代言人,也是节目与受众之间感情与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节目主持人这一名称,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片人唐·休利脱在1952年提出的。那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休利脱提出设立节目主持人来组织串连其他记者发来的不同报道,并让老记者沃尔特·克朗凯  相似文献   

20.
在广播频率日趋专业化的今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依靠独特专业的频率风格,轻松时尚的节目内容,专业、高素质的主持人团队,成为音乐广播专业频率中的第一品牌。音乐之声的节目定位与其目标受众的契合,是其节目成功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