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2.
乌镇香市     
语文园地二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相似文献   

3.
语文园地二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的。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  相似文献   

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氏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的。  相似文献   

6.
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坝子,川西民俗节日呈现出凡俗化、生活化、娱乐化、多样化的特色,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不同川西传统的民俗节日各自有哪些民俗民风?这些民俗民风中又有哪些资源是有益的,能为幼儿教育利用?应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二. 教学目标: 1.借鉴本组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重点:运用本组课文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围绕民风民俗展开。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学习了作者写出民俗特点的方法。这为本次口语交际的设计提供了基础。联系佛山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及与外界日益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二。 教学目标:1.借鉴本组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相似文献   

10.
王鸿 《小学语文》2014,(1):95-98
一、教材分析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人教版六年级第二组课文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主题编写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二》。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搜集、交流自己喜欢的民风民俗,增强民族文化情怀。2.指导学生借鉴本组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喜欢的节日习俗。  相似文献   

12.
春节,是学生感受民风民俗的最佳时机。2011年春节过后,学生们带着各自的节日体验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恰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就是围绕民风民俗编排的,并在几篇课文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这一单元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习作,渠道要自然成。  相似文献   

13.
习作要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6”:你知道家乡有哪些“名人”?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如果了解不多,可以做些调查访问工作,也可以直接拜访一下“名人”,然后写一篇习作。拓展思路写家乡的“名人”,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有突出业绩的能手;也可以是道德品  相似文献   

14.
本组课文,写的都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你长大以后,或许也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以“20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5.
【文题展示】俗话说:"三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许沈从文《云南的歌会》中,那三个唱歌的情景曾让你激动过;也许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中,那乡土气息浓郁的风俗曾令你向往过;也许萧乾《吆喝》中,那飘荡在街头巷尾的吆喝声曾让你怀念过……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了解哪些民俗民风?见过哪些过节的风俗场景?请以"家乡的民俗风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人提问“习作要不要复习”?你会怎么回答呢?有的同学会说: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东西,能够获得新的理解或体会。要使我们的习作有提高,当然也要注意复习。有的同学不同意习作复习的说法。他的理由是:习作无课本,复习没有门。意思是复习习作,没有本本可以作为依据。到底谁说的有道理呢?我想说“本本”是有的,小学阶段学过的那么多的语文课文,实际上每一篇都是优秀的习作,同学们可以有目的地再选些读读、比比、想想,看看哪些课文对写好习作有帮助,再揣摩人家是怎样写出来的。另外,我们在小学里不是已经写了不少的习作吗,一学期恐怕每位…  相似文献   

17.
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坝子,川西民俗节日呈现出凡俗化、生活化、娱乐化、多样化的特色,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不同川西传统的民俗节日各自有哪些民俗民风?这些民俗民风中又有哪些资源是有益的,能为幼儿教育利用?应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  相似文献   

18.
冬天的早晨     
第九册习作七要求:请你读读下面几个题目——我喜欢的一篇课文你喜欢哪一篇课文?为什么喜欢?你有什么感受?有趣的一次实验这学期科学课老师做了不少实验,你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一次?有趣在哪里?冬天冬天有冬天的情趣,冬天有冬天的景物,冬天有冬天的活动,你眼里的冬天是什么样?盼春节春节快到了,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个春节?以上几个题目,你可以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如果你还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给自己的习作命题。“呵,好大的雪啊!”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听了爸爸的话,立马从床上“弹”了起来。我“嗖”地一声拉开了窗帘,天哪!房顶上、栏杆上、花盆上、…  相似文献   

19.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有关"中华民风民俗"的略读课文,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师可把口语交际、习作结合起来,以主题单元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第六册 一、本册八篇习作例文,安排了哪几个写作训练项目?哪八篇是配合习作例文的课文?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什么?教学时应注意些什么? 二、图画《在艰苦的岁月里》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战斗的岁月非常艰苦”?老红军吹着笛子,小红军侧着耳朵倾听,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三、根据课文《放风筝》课后作业第一题的问题,你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图诬纷乍勺容并进行判断? 四、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徐徐琦曳着瓦蓝精致 五、联系课文《一定耍争气》,想一想下列句子中“才”字的作用和表示的不同意思。 1。……十七岁才进中学。 2.……平均成绩才四十五分。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