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国香 《考试周刊》2011,(74):53-54
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而言,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充满灵气。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在诗意氛围中营造课堂诗境.在文本对话中激发课堂诗情.在人文评价中谱写课堂诗意.在自我创作中提升课堂诗趣,最终让学习成为享受,让课堂成为家园。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更是一种诗意的教育。"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是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着诗意的德育。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活,让我对语文的爱日益深厚。我深深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气质。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感动,体验生命成长快乐的乐园呢?多年前,在上海华东师大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对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颇感兴趣,之后我有心拜读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和经典课堂实  相似文献   

4.
杨斌兄: 你好! 最近这些年来,“语文的诗意”“诗意的语文”这样的话语,常常出现在语文报刊上或有识之士的口中。我生性愚钝,听起来的确有味,读起来也很有劲,可是过后一想,还是不得要领,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诗意呢?语文教学的诗意在教学中怎样体现呢?怎样上出有诗意  相似文献   

5.
<正>在语文不断被功利化、技术化、习题化,被肢解、被扭曲、被现实的烟火烤灼得面目全非的时候,我想和大家聊聊我所追求并执着的"诗意语文",一起发现语文的诗意。一、"诗意语文"的几种描述首先,我要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描述"诗意语文"。第一种描述,"诗意语文"就是诗意地理解语文。走进语文的路径有千万条,我选择了诗意的路径。我用诗意的方式理解语文,理解教育的过程,进而理解人生。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大大增加,而诗意性教学也逐步地融进了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此,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学生个体、教师水平、课堂氛围等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学的诗意性作一浅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当代著名的语文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育主张是“诗意语文、诗意教育、诗意人生。”诗意语文就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诗意的语文会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诗意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诗意语文是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语文教学亟需诗意之水的浇灌,语文教师亟需诗意之水的滋养。当我们的课堂变得绿意葱笼、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诗的境界之时。因此,可以说,我们对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课堂的追寻,正是一种对教学诗情的追寻。  相似文献   

9.
用朗读教学营造诗意的语文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尔德林的诗句“人 ,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老是在我的脑海中盘旋。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职责应该是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对接 ,让语文活动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 ,让语文的诗意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 ,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语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 ,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找到最适合于释放才能的契机。我认为 ,朗读教学可以点燃学生介入语文的热情 ,可以让学生在精神漫游的过程中尽情领略语文生活的精微与高妙 ,它是学生走进语文世界的通衢。于是 ,我想到了黄仲苏先生———一个与诗结缘 ,翻译、介绍外国诗歌 ,撰写诗文评论 ,在中国文化史…  相似文献   

10.
王海青 《青海教育》2013,(11):86-86
“教师心中有爱,腹中有诗,指上有金,就可以诗意地栖居了。”这是我在山东师范大学参加学习时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给我很深的触动,也让我回味良久。原来教学也可以成为诗意的生活,原来教师也可以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抓住中学语文教材的诗意内涵,精心展开语文教学环节和测评的诗意设计,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到诗意的滋润,提升美的情怀。本文从7个方面阐述了让语文教学过程浸润诗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毛敏敏 《考试周刊》2013,(69):38-39
诗意是语文的灵魂,诗意能为语文奠基.语文课应该流淌着诗意,语文作业也应该充满着诗意.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诗意的追求是教育本我的回归,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语文作业应该能让学生津津乐道、眉飞色舞,所以本文力图挖掘作业的诗意,探究构建小学语文诗意作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诗意的语文在我们这个诗意的国度,总是被一批又一批“技术”高超的语文教师当作生物学上解剖用的动物标本,分解得支离破碎?为什么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作为生命奠基工程的小学语文教学,竟然如此地远离诗意?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培育人文精神、发展人的素质之类的口号叫喊了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只在技术上对语言和文字进行分解、排列与组合,从纯技术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肢解,使得语文的诗意日益匮乏。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诗意”的“滥砍滥伐”,已经造成了…  相似文献   

14.
诗意语文是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以王崧舟等语文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教学片段为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人性、情感和个性三个方面,追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头评价的诗意。  相似文献   

15.
诗意境界是人生至高的境界。在达到诗意境界的过程中,诗歌的熏陶不叮或缺。想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就不应忽视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下面我就谈谈在把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的过程中涛歌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可谓众说纷纭,苏州许红琴老师如此概括:真实、朴实、扎实,让语文返璞归真,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为学生打好文化的底子;诗意、智慧、灵动,让语文情智交融,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精神享受、诗意栖息、走向智慧的过程,为学生奠好精神生命的底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摆脱肢解文本、繁琐分析的诟病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感.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寻找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点,改进教学行为,构建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俞敏 《考试周刊》2012,(8):34-36
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学往往成为一种技巧性的训练,缺乏独立人格的培养和诗意世界的构建。诗性是人性的完美形式。因而我们呼唤回归诗性和人性的语文教育。通过诗性的教化培育人性的诗意.应当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努力让诗的精神进入课堂,让诗的美感萦绕学生。课堂教学应该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语文教学不懈的美学追求。也是语文教学目标上重在“向善”的要求。本文从重视文学教学。开掘文本的诗意;融摄诗情教育。追求课堂的诗意和植入诗性教化。培育人性的诗意等方面探讨了语文的诗意和诗意的语文。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种独特的感受,那就是:语文是温馨的,语文是智慧的,语文是诗意的,语文是激情的,语文是博大的。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关注生活,关注文化,关注生命,要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大智慧的教学。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让语文,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让语文,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每一个学生个体通过语文学习而感到无限的快乐,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感悟人生的精彩。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灵魂和生命也是诗意。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枯燥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语文。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多一些诗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一种诗意的生存和栖居。一、理念上追求诗意语文学科是情感的世界,也是诗意的世界。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  相似文献   

20.
袁凤英 《文教资料》2009,(11):118-119
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诗化教学.追求语文的诗意就是追求语文的创造、张扬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的个性、开启潜能无限的心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